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质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 . 专业资料 精心整理 施工现场 质 量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 . . .

专业资料 精心整理

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多工艺、多工序作业的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质量隐患。特别是在工程基础、主体及装修施工阶段的高峰期间,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艺、工序增多,原材料增多,极易发生质量事故。为了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质量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企业财产和业主的利益及安全,针对施工现场实际,项目部制定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施工期间的质量事故防范工作是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地一旦发生质量事故不仅会给项目部带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我们要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质量事故原理及预防和消除质量隐患的基础知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预防和消除质量隐患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员工的全面质量意识。 二、质量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质量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带来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等。质量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突发性、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安全的质量事故,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积极组织工人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和保护质量事故现场,并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发生区域、事故性质及危害程度。认真做好对质量事故的观测记录。 3.事故报告: . . . . 专业资料 精心整理 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书面上报 序号 事故等级 规定期限 上报单位(部门) 1 一般质量问题 7天 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2 一般质量事故 3天 受监的质量监督机构

3 重大质量事故 24小时 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检察、劳动部门

事故报告应写明事故的详细情况,发生时间、地点(或部位)、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事故现场控制情况。 同时提供与事故有关的施工图纸、文件,与施工有关的资料(如施工记录、材料检测与试验报告等),事故的观测记录(如变化规律、稳定情况等)。 4.调查研究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性质和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深入地调查研究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划定出事故的发生范围和最大影响程度。 三、成立应急小组和调查组,落实职责 成立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调查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成 员: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安全员等 职 责:发生质量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和求援。平时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质量紧急事故时,在应急小组未到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代理组长,全权负责落实抢险。 2.调查组: 必要时,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协助进行技术鉴定、事故分析和财. . . . 专业资料 精心整理 产评估工作。 调查组职责:组织技术鉴定;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查明事故的性质、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写出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3.应急小组地点和联系电话 地点:施工工地内 电话: 应急小组长电话: 4.人员名单及分工应挂在项目部办公室墙上。 四、突发质量事故应急响应步骤 1.立即保护现场,并启动相关的安全应急预案。当质量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认真做好事故的观测记录。同时维护好现场秩序,疏散人员减少伤亡。等待事故调查组的介入调查,并采取善后工作,及时分类清理事故造成的垃圾,使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2.事故报告。当接到事故信息时,应确定事故等级,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以便于处理质量事故。停止有质量问题的部位和其有关部位及下道工序的施工,需要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3.进行质量事故调研、原因分析、研究制定处理方案。质量事故分析处理程序:(见下页) 五、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管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 诸多质量事故案例告诉我们,质量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质量事故的措施是: 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法规,确定质量目标 . . . . 专业资料 精心整理 分部分项质量目标在质量计划中明确分解,以分项质量保证分部质量,以 发现质量事故 事故调查 确定防护措施 不清楚 原因分析 防护措施实施 清 楚 补充调查进一步分析原因 确定是否处理 要处理 确定处理方案 不处理 设计、施工 检查验收 结 论 提交处理报告 质量事故分析处理程序 分部质量保证单位工程质量,以子单位工程质量保证单位工程质量。 2.制定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已通过国际质量体系ISO9002体系认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运行体系和企业质量运行标准,在该项目上我们要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的预控和全面管理工作,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项目技术负责人为主管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层层监督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为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根据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3.施工管理质量保证措施 . . . . 专业资料 精心整理 3.1 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到位。 3.1.1 在该工程施工中,按照ISO9002标准的全部要素组织施工,横向包括各职能机构,纵向包括工程部,对工程质量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3.1.2 公司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签订制度,首先由分公司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责任状,确定质量目标,实行风险抵押,然后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签订工程质量责任状,确定分部分项质量目标。层层签订责任制度,以利于质量目标的实现。 3.1.3 建立项目五条控制线:即基础控制线、主体控制线、装修控制线、现场文明、现场安全控制线,每条线上要专人负责,且要与经济挂勾,做到落实到位,奖金兑现。 3.1.4 针对项目的关键工序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成立QC小组,用QC方法向科技进步要质量、要工期、要效益。 3.1.5 施工中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3.2 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推行施工现场工程组织技术管理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贯彻执行总公司的各项技术规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作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工作业务上。 3.2.1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开工前将我单位编制并审批的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 3.2.2 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组织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尤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奖罚措施,对质量好的作业人员重奖,对违章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重罚,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 3.2.3 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和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的技术工作复核,工程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和标高;基础的位置、标高尺寸,. . . . 专业资料 精心整理 梁、板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的位置;水泥、砖、砂石、防水材料的试验报告,以及其它需要复核的项目。 3.2.4 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成后,先由作业班组自检和交接检,再由质量员进行专检,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 3.2.5 坚持“三级”检查制度:公司对项目部每月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纠正,并进行跟踪验证。 3.2.6 实施砼浇灌令签发制度,砼浇筑前,砼施工员必须向项目经理提出“砼浇灌令”申请,经项目经理审查确认具备浇灌条件后,签发“砼浇灌令”,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否则不得进行砼施工。 3.3 加强质量预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力措施 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编制针对性的质量计划,并做到四定: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定措施,施工中每道工序由质检员跟踪检查,公司抽查,达到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保证分部工程质量,以分部工程质量保证了单位工程质量,最终确保单位工程质量优良。 3.4 建立贯穿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系统 3.4.1 施工中所用原材料、构件、半成品必须在有质量保证能力的厂家购买,并要有原材料合格证书,对重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防水材料等,还需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做好现场材料的标识。 3.4.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使员工明白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这个道理,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以保证产品质量。 3.4.3 质检人员要对工作认真、及时、投入、到位、严格执行质量否决制。 3.4.5 坚持“样板先行制”“挂牌作业制”“混凝土浇灌令”“混凝土拆模令”,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3.4.6 施工过程中坚决杜绝质量通病,制定消除质量通病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