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1、(P3)建筑按其使用性质分类:按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2、(p5)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3、(p11)建筑物平面面积确定因素有:(1)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p12)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确定因素有:(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等方面的综合要求。
4、(p31)建筑净高确定因素有哪些:(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3)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4)节能要求。
建筑净高是指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
5、(p32)音质要求6、(p62 )常用的结构承重体系:(1)横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横墙上。
优点是横墙较密使横向刚度大,抗震性高,外墙开窗灵活性大,容易组织穿堂风;缺点是用材量较多,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纵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纵墙上。
优点是建筑物分间灵活,材料用量少;缺点是刚度较差,外墙开窗局限性大。
(3)、纵横墙混合承重就是把梁或板同时搁置在纵墙和横墙上。
优点是房间布置灵活,整体刚度好;缺点是所用梁、板类型较多,施工较为麻烦。
7、(p96)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
屋盖阳台是有楼层的建筑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开敞的平台。
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
雨篷是建筑物入口处位于外门上部可以遮挡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害的水平构件。
楼板是单向板最小高跨比:简支1/35 ,连续板1/40;民用建筑楼板板厚》70mm, 工业建筑》80mm楼板是双向板最小高跨比:简支1/45 ,连续板1/50;而且板厚》80mm8、(p100)整体现浇式楼盖预制装配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9、、墙身构造详图、圈梁(p140)10、(p192)_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在常用的建筑材料中,砖、石、素混凝土等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均属强度低,均属刚性材料。
非刚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
11、(p191)基础埋深: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埋置深度>5m的称为深基础;埋置深度<5m的称为浅基础;直接做在地表上的称为不埋基础;基础的埋深一般情况下不小于0.5m)12、(p198)楼梯的组成部分: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和扶手栏杆(板)三部分组成。
13、(p202)楼梯的结构支承形式、板式楼梯、配筋形式14、(p217)楼梯的要求:一、楼梯段的宽度楼梯的宽度必须满足上下人流及搬运物品的需要。
从确保安全角度出发,楼梯段宽度是由通过该梯段的人流数确定的。
每股人流宽度为0.55+(0 0.15m),不少于两股。
二、楼梯的坡度与踏步尺寸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当坡度小于20°时,采用坡道;大于45°时,则采用爬梯楼梯坡度实质上与楼梯踏步密切相关,踏步高与宽之比即可构成楼梯坡度。
踏步高常以h表示,踏步宽常以b表示,踏步经验公式2h+b=600 620mm。
三、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指踏面前缘至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
在30°左右的坡度下常采用900mm;儿童使用的楼梯一般为600mm对一般室内楼梯》900mm靠梯井一侧水平栏杆长度 >500mm 其高度》1000mm室外楼梯栏杆高》1050 mm。
四、楼梯的净空高度为保证通行或搬运物件时不受影响,楼梯净高在平台处应大于2m在梯段处应大于2.2m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时,为求得下面空间净高》2000mm常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将楼梯底层设计成“长短跑”,让第一跑的踏步数目多些,第二跑踏步少些,利用踏步的多少来调节下部净空的高度。
2、增加室内外高差。
3、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即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同时增加楼梯底层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
4、将底层采用单跑楼梯,这种方式多用于少雨地区的住宅建筑。
5、取消平台梁,即平台板和梯段组合成一块折形板。
15、(p245)门窗的开启线、开启方向16、(p246)门窗框的安装方式:门框的安装根据施工方式分为后塞口和先立_______ 两种。
(1)塞口又称塞樘子,是墙砌好后在按装门框。
洞口的宽度应比门框宽20〜30mm高度比门框高10〜20mm 门洞两侧砖墙上每隔500〜600mm预埋木砖或预留缺口,以便用园钉或水泥砂浆将门框固定。
(2 )立口又称立樘子,是在砌墙前即用支撑先立门框然后砌墙。
框与墙结合紧密,但是立樘与砌墙工序交叉,施工不便。
17、(p260、263 )卷材防水屋面卷材防水屋面,是指以防水卷材和粘结剂分层粘贴而构成防水层的屋面。
卷材防水屋面所用卷材有沥青类卷材、高分子类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等。
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级的屋面防水。
一、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和做法卷材防水屋面由多层材料叠合而成,其基本构造层次按构造要求由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组成。
1、结构层:通常为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找坡层(结构找坡和材料找坡):材料找坡应选用轻质材料形成所需要的排水坡度,通常是在结构层上铺1: (6~8)的水泥焦渣或水泥膨胀蛭石等。
3、找平层:柔性防水层要求铺贴在坚固而平整的基层上,必须在结构层或找坡层上设置找平层。
4、结合层:结合层的作用是使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粘结牢固。
5、防水层:防水层是由胶结材料与卷材粘合而成,卷材连续搭接,形成屋面防水的主要部分。
6、保护层:不上人屋面保护层的做法:当采用油毡防水层时为粒径 3 ~ 6mm的小石子,称为绿豆砂保护层。
上人屋面的保护层构造做法:通常可采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砂浆铺贴缸砖、大阶砖、混凝土板等;也可现浇40mn厚C20细石混凝土。
二、柔性防水屋面细部构造屋顶细部是指屋面上的泛水、天沟、雨水口、檐口、变形缝等部位。
1、泛水构造泛水指屋顶上沿所有垂直面所设的防水构造。
必须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
2、檐口构造柔性防水屋面的檐口构造有无组织排水挑檐和有组织排水挑檐沟及女儿墙檐口等,挑檐和挑檐沟构造都应注意处理好卷材的收头固定、檐口饰面并做好滴水。
3、雨水口构造雨水口的类型有用于檐沟排水的直管式雨水口和女儿墙外排水的弯管式雨水口两种。
直管式雨水口为防止其周边漏水,应加铺一层卷材并贴入连接管内100mm,雨水口上用定型铸铁罩或铅丝球盖住,用油膏嵌缝。
弯管式雨水口穿过女儿墙预留孔洞内,屋面防水层应铺入雨水口内壁四周不小于100mm,并安装铸铁蓖子以防杂物流人造成堵塞。
4、屋面变形缝构造屋面变形缝的构造处理原则:既不能影响屋面的变形,又要防止雨水从变形缝渗入室内。
刚性防水屋面冈『性防水屋面是指以刚性材料作为防水层的屋面,多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建筑。
一、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及做法刚性防水屋面一般由结构层、找平层、隔离层和防水层组成。
二、刚性防水屋面细部构造刚性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包括屋面防水层的分格缝、泛水、檐口、雨水口等部位的构造处理。
1、屋面分格缝、屋面分格缝实质上是在屋面防水层上设置的变形缝。
其目的在于:(1)防止温度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2)防止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坏。
分格缝的构造要点:①防水层内的钢筋在分格缝处应断开;②屋面板缝用浸过沥青的木丝板等密封材料嵌填,缝口用油膏等嵌填;③缝口表面用防水卷材铺贴盖缝,卷材的宽度为200~ 300mm。
2、泛水构造刚性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要点与卷材屋面基本相同。
不同的地方是:刚性防水层与屋面突出物(女儿墙、烟囱等)间须留分格缝,另铺贴附加卷材盖缝形成泛水。
3、檐口构造刚性防水屋面檐口的形式一般有自由落水挑檐口、挑檐沟外排水檐口和女儿墙外排水檐口、坡檐口等。
(1)自由落水挑檐口根据挑檐挑出的长度,有直接利用混凝土防水层悬挑和在增设的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挑檐板上做防水层等做法。
无论采用哪种做法,都应注意做好滴水。
(2)挑檐沟外排水檐口檐沟构件一般采用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槽形天沟板,在沟底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水泥炉渣等材料垫置成纵向排水坡度,铺好隔离层后再浇筑防水层,防水层应挑出屋面并做好滴水。
(3)坡檐口建筑设计中出于造型方面的考虑,常采用一种平顶坡檐即“平改坡”的处理形式,使较为呆板的平顶建筑具有某种传统的韵味,以丰富城市景观。
4、雨水口构造刚性防水屋面的雨水口有直管式和弯管式两种做法,直管式一般用于挑檐沟外排水的雨水口,弯管式用于女儿墙外排水的雨水口。
18、(p287)热量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高温处的分子向低温处的分子连续不断地传送热能的过程:热对流是指流体(如空气)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相对运动而使热量发生转移;热辐射是指温度较高的物质的分子在振动激烈时释放出辐射波,热能按电磁波的形态传递。
19、(p290)屋面保温层放置方式:(1)、保温层设置在屋面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下设隔蒸汽层;(2)、保温层放置在防水屋面之上; (3)、保温层放置在屋面结构层之下。
屋面保温层放置在结构外的布置方式:(1)、保温层放置在防水屋面之上;(2)、保温层放置在屋面结构层之下。
20、(p302)隔热构造方式有哪些:(1)、设空气间层;(2 )、用浅色的饰面材料来反射掉部分辐射热;(3)、利用植被遮阴或蓄水屋面散热。
21、(p306)变形缝: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1 、伸缩缝(或温度缝)伸缩缝是在长度或宽度较大的建筑物中,为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而沿建筑物的竖向将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的垂直缝隙。
有关规范规定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m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2、沉降缝为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在建筑物某些部位设置从基础到屋面全部断开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1)沉降缝一般在下列部位设置:当同一建筑物建造在地基承载力相差很大时;建筑物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结构形式不同处;新建、扩建的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2)沉降缝的缝宽沉降缝的缝宽与地基情况和建筑物高度有关,其沉降缝宽度一般为30~70mm在软弱地基上其缝宽应适当增加。
3、防震缝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置的垂直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