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管理考核细则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设备缺陷管理考核细则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加强设备可靠性管理,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特制定本细则。
一、设备缺陷的定义范围设备缺陷是指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各种异常情况, 如振动、摩擦、卡涩、过热变形、变音、泄漏、不准、失灵、事故跳闸、无法启动等, 以及由于设备异常引起的参数不正常。
二、缺陷的分类1、一类缺陷:指必须停止机组运行的缺陷或者必须停止机组运行才能处理的缺陷。
2、二类缺陷:指在机组运行状态下就能消除而不立即消除将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或机组降出力运行才能处理的缺陷。
3、三类缺陷:是指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在机组运行中就能消除的缺陷。
三、缺陷的记录1、单元控制室设汽机专业、锅炉专业、热工专业缺陷记录本;网控设电气专业缺陷记录本;化学净水室设化学检修、热工专业缺陷记录本;除灰23米设锅炉专业、电气专业、热工专业缺陷记录本;启动炉设汽机专业、锅炉专业、电气专业、热工专业缺陷记录本。
2、单元控制室设《可靠性管理考核记录》, 由值长负责记录。
3、缺陷的记录由相应专业的运行班长或单元长负责确认、记录、联系。
对机组运行有影响的缺陷要及时汇报值长记录。
4、缺陷管理实行登记、电话通知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运行发现缺陷应立即电话通知检修人员, 消缺延误者由值长视情况填入《可靠性管理考核记录》进行考核。
5、缺陷处理完后检修人员应会同运行人员到现场检查, 并一起在缺陷记录本上签字消缺。
6、《缺陷记录本》每月底由生产部专业专工负责更换, 并将未处理的缺陷转入新本, 收缴与保存由生产部专业专工负责。
四、考核标准l、不论白天、夜间检修班组在接到处理缺陷通知后, 白天应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 夜间有值班人员的班组, 应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 启动炉应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启动炉缺陷由值长负责通知)检修人员末按要求时间到达现场, 每超过1分钟罚款5元, 值班人员脱岗, 加倍考核。
2、对危急机组安全运行的缺陷, 检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必须立即组织处理, 因检修原因不能处理或运行措施不利、不及时, 影响消缺, 按延误时间的5元/分钟考核责任单位。
3、运行人员记录缺陷时, 必须查明缺陷的情况, 落实到具体专业, 因运行人员对缺陷判定不明确, 影响缺陷处理的考核50元/项•次。
影响机组启动的按《可靠性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要求运行人员提报、记录、通知检修处理缺陷间隔时间不超过1小时, 否则每项.次考核5分。
4、检修车间内部分工不明确, 延误缺陷处理的加罚50元/项•次, 因厂部分工不明确, 由生产部负责协调处理, 生产部处理不及时, 考核50元/项•次。
5、每天早8:30分、晚15:30分之前(启动炉、除灰每天10点前)检修单位的专业负责人及生产部专业专工要分别检查缺陷记录, 在本专业缺陷记录本相应栏目内签字, 安排、督促、检查班组消缺情况, 否则每次扣10分。
由值长负责监督并提出考核建议。
6、每天早6点前由机、炉、电专业班长负责(外围专业由值长负责)对局域网上记录的所有缺陷进行刷新消项, 否则每次扣10分。
值长负责进行检查、监督, 并提出考核建议。
7、《缺陷记录本》更换不及时, 每次扣10分。
8、运行、检修人员巡视检查不认真, 应发现的缺陷未发现, 考核运行单位50元/项•次, 考核检修单位25元/项•次, 造成设备损坏或延误机组启动, 同时依据《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厂管理者发现的未登记缺陷, 除对检修、运行单位考核外, 考核生产部相应专业专工100元/项•次。
9、一个缺陷涉及到几个专业时, 由值长协调, 在缺陷不明没有值长许可的情况下有关专业的消缺人员不许离开, 否则按延误消缺考核。
10、处理缺陷过程中发生推委扯皮现象, 查出责任后, 对责任单位考核200元/项•次。
11、检修人员在处理缺陷的过程中, 发现该缺陷属其它专业, 应及时向值长说明, 得到值长同意方可消项, 并及时转到相应专业。
否则, 对责任单位考核50元/项•次。
12、三类缺陷必须在24小时内消除, 否则每项•次考核责任单位100元。
超时未处理的缺陷, 要求值长了解掌握原因, 原因不清每次扣10分/项。
缺陷能在规定时间内消除但未消的, 考核车间主任10分, 生产部专业专工5分。
受到考核后, 仍不积极处理的, 逐日加倍累计考核。
13、因无备件暂无法处理的缺陷, 对责任单位以50元/项按天进行累计考核, 直到备件到货消项为止。
14、发生缺陷, 检修交待可以运行的, 经生产部专业专工确认, 可视为消项, 但因该缺陷造成设备损坏、影响负荷或机组停运等影响安全生产的事件发生时, 对检修单位按3倍考核, 同时生产部专业专工连带20%。
15、确因设备质量原因, 造成缺陷重复发生又无力解决的缺陷由生产部确认后, 可降低考核力度;若因运行人员操作不当, 造成缺陷重复出现, 考核运行人员。
16、未经验收的外围工程发生缺陷, 由施工单位负责消缺, 生产部专工监督, 列入工程管理考核, 验收后由检修单位负责消缺。
17、运行人员对所有缺陷消除后的验收负责, 只有缺陷处理完时, 运行人员才能在验收栏签字, 其它情况不许签字, 否则考核50元/项•次。
18、生产部专工对一、二类缺陷消除负有连带责任, 如缺陷消除后, 存在质量问题致使缺陷重复发生, 对验收责任人按缺陷责任单位的15%进行考核。
19、运行、检修人员在缺陷消项时, 未按真正消项时间填写, 或存在不如实记录缺陷、缺陷末处理即消项等其它弄虚作假行为, 考核责任人200元/项•次, 考核20分/项•次。
20、发现及时、消缺主动、措施得当, 避免因重大缺陷停机及消缺组织好的单位, 生产部视情节给予不低于2000元以上的嘉奖。
21、当月消缺率及消缺及时率均达到100%, 奖励机、炉、电各2000元、热工1000元。
22、生产部专工对缺陷的管理和考核不到位, 每项•次考核100元。
23、生产部对设备消缺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考核, 按天统计并予以通报, 每月对缺陷发生及消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并提出考核意见, 当月兑现。
五、对设备缺陷发生率的考核l、统计方法:各专业每月发生的一、二、三类缺陷的项数与本专业的设备台套数之比, 为该专业一、二、三类的缺陷发生率。
2、各专业的设备台套数为:汽机专业l0315, 锅炉专业10188, 电气专业l0892, 热工专业9822, 化检4650(含启动炉850);另外启动炉:汽机专业1503, 锅炉专业1350, 电气专业756, 热工专业2000。
3、各专业缺陷发生率指标:一类缺陷发生率各专业均为0(含启动炉);二、三类缺陷发生率为:汽机5‰, 锅炉专业14‰, 电气专业4‰, 热工专业4‰, 化检8‰;启动炉:汽机、锅炉14‰, 电气专业、热工专业12‰。
一类缺陷发生即按一类缺陷考核, 二、三类缺陷发生率每增加(减少)l‰, 罚款(奖励)300元, 启动炉缺陷发生率每增加(减少)l‰, 罚款(奖励)100元。
生产技术部依据机组运行稳定程度的不断提高, 将对各专业缺陷发生率指标进行不定期的调整。
同时, 对于本细则定义缺陷范围外的其它缺陷在核实缺陷发生率时予以扣除。
4、缺陷发生率定额值的确定:上述各缺陷发生率指标×(1+双机运行时间/统计时间), 启动炉同样根据机、炉运行台数和时间对定额进行调整, 每月依据该定额值进行考核。
化学专业按冬、夏季进行定额调整。
5、电气专业的照明缺陷除照明变和电源开关外的其他缺陷不列入缺陷发生率的考核。
六、对重复消缺的考核l、一类缺陷考核基数为300元/项, 二类缺陷考核基数为200元/项;三类缺陷考核基数100元/项。
2、缺陷消除后, 一周内重复发生, 按500%考核;一个月内重复发生, 按300%考核;二个月内重复发生, 按200%;三个月内重复发生, 按100%考核;三个月后重复发生不考核。
3、技改、大(小)修中处理的缺陷, 在机组启动后重复发生, 考核责任单位2000元, 每延长l天, 减少20元。
七、一、二类缺陷的考核:1、一类缺陷或无法做措施的缺陷必须由值长负责认定, 若值长无法认定, 组织生产部专业专工认定。
2、一、二类缺陷考核按缺陷发生的项数和存在的时间考核。
3、按月统计, 每月每1项•天考核责任单位50元, 未消的一类缺陷下一月重新进行累计考核直至消项为止。
4、因一、二类缺陷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或降出力运行, 按可靠性相应条款考核。
5、若缺陷重复出现, 同时按重复消缺相应条款考核。
八、其它l、本细则与可靠性管理冲突重复时, 以《可靠性管理考核细则》为主。
2、本细则解释权属生产技术部。
3、本细则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 原考核细则及补充规定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