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对象 分部分项工 程 给排水工程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一、 施工准备 1、材料
本工程给水管为 DN400球墨铸铁管,0型橡胶圈接口,素土基础;雨水管主要是 D600, D800, D1000,, D1200几种管径,根据设计, D > 500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
浆抹带接口,混凝土基础;污水管采用 D500管径,采用HDPE双层缠绕结构壁排水管, 砂石基础。 管道运到现场,采用目测法,对管道是否有损伤进行检查:管道内外壁光滑无气泡、 裂口、脱皮及明显的凹陷、杂质、颜色不均匀;管节的同一截面壁厚偏差不能超过 14% ; 管节弯曲不得大于 1%;管节端口平整,并垂直于轴线。并做好记录与验收手续,同时按 要求见证取样送检。 2、机具
电动工具:立式夯实机。 手动工具:手锯,吊链,棉纱绳,锉刀,电热熔机。
二、 设计要求 1、给水工程设计
1) 本次设计新增一道 DN400给水干管。
2) 给水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 O型橡胶圈接口。素土基础,如遇特殊情况,另行处 理。管中心线埋深
约 1.20m。 3) 沿道路每侧约200m预留用户接管点(或根据业主提供的用户要求),一般支管管 径DN200mm (或根
据用户要求的管径)。 4) 给水支管均用阀门控制。给水管道均 DN > 300均采用蝶阀,DN < 300采用闸阀控 制。 DN80mm,排气阀的井径 1200mm。排泥泄水阀:在管道低洼处设置排泥泄水阀。排泥阀
DN75mm , SZ45T-10闸阀,阀门井井径 1200mm。排泥湿井井径①800。6)给水干管上每
2、排水工程设计
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排水方向
根据详细规划和现状水系及道路纵坡,排水方向如下: a、雨水排水方向:
①红星路〜车站路,根据道路纵断面及雨水规划总图,该段汇水面积: 西向东排入车站路雨水管。
②车站路〜通济门路,根据道路纵断面及雨水规划总图,该段汇水面积: 由西向东近期排至文星门路雨水管,远期排入通济门路雨水管。 b、污水排水方向: 根据污水规划总图: 红星路〜通济门路,根据道路纵断面及污水规划总图,由西向东近期排至文星门路污 水管,远期排入通济门路污水管。 3)雨水量计算: 暴雨强度公式参考附近城市长沙地区的暴强度公式: 1392.1(1 0.551 gT) q (t 12.548严2 (升 / 公顷 *秒) 设计重现期:P=3年 径流系数:()=0.6 设计降雨历时:t=t1+t2 t1:地面集水时间,取 10min t2 :管内流行时间(min) 4)污水量计算: Q= qNKz/86400 式中Q ――污水排水量(L/S ) q――每人每日平均污水量定额( L/S •怦) N――设计人口数 5 )排气阀:在管道隆起点、以及缓坡段每隔约 1000m左右设置排气阀。排气阀直径 隔不大于120m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规格: SS100/65-1.6。 4.2公顷,由 15.5公顷, Kz --- 总变化系数
5) 管径大小:污水管管径为 D500,雨水管管径为 D1200。
6) 管材
:
污水管采用HDPE双层缠绕结构壁排水管,热熔连接,砂石基础; 雨水管D < 500采用HDPE双层缠绕结构壁排水管,热熔连接,砂石基础; D > 5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混凝土基础。
7 )雨水口:
绿化带里雨水口采用单篦雨水口(重型铸铁井圈),连接管均为 d300,管道坡度均为 0.01,雨水口井底埋深 H=1.0m。 8)检查井及井盖
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检查井, 并应安装防坠落装置,检查井盖均采用球墨铸铁重型防盗井盖, 且检查井盖上均须编号标明雨、污字样。
三、 设计位置 1、 给水干管设置在广云路南侧,建设北路至车站路段距路边路缘石内边往南 4.25m, 车站路至通济门路段距路边路缘石内边往南 3.75m。 2、 污水管设置在广云路北侧,位于道路内侧距离道路路缘石内边 2m, i=0.003。
3、 雨水管设置在广云路南侧,位于道路内侧距离道路路缘石内边 2m, i=0.003 ;
0+500-680处为 D600管,0+680-840处为 D800管,0+840-1+040 处为 D1000管,1+040-1+220 处
为 D1200管,1+220-1+460处为 D1500管。
四、 施工工艺 管道铺设施工工序流程如下: 沟槽开挖及处理 ►管道安装 •闭合性试验 •沟槽回填。 1、沟槽开挖及处理:
沟槽开挖放坡坡比采用 1:0.67,现场如遇不良土层可适当调整。 开挖及回填断面图如下: 刈08 7 s 7
劇 DO-BOOri \ ?95« / / 陶00 -EOCnm 申•册叫 \ ^5?-- / cl
2=+30
和
f £<申邑砂、E耳土毎掘
/
•H為型打锻宅卵薛埶騒
a ” D D
给、雨、污水开挖回填断面图 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管道的外径 D0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a (mm) 混凝土类管道 Z< |=r.、」/. AyV、/ F,、、人-r-+t.. T.」、 金丿禺类管道、 化学建材管道
D0W 500 300 500 v D0W 1000 刚性接口 500 1000 v D0< 1500 刚性接口 600
注:1槽底需设排水沟时,a应适当增加; 2管道有现场施工的外防水层时, a宜取800mm;
3采用机械回填管道侧面时, a需满足机械作业的宽度要求。
管线开槽后必须会同业主、审计、监理验槽,沟槽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砂垫层、混 凝土垫层部分基础施工。
给水管素土基础,需进行夯实,污水管槽砂石基础,由人工铺设,振密实,中粗砂含 水量不大于砂重的10%。砂石基础铺设作到表面平整, 其横断面最大水平偏差控制在 10mm
以内,压实系数不低于 90%,以满足管道的安装要求,雨水管 120°混凝土基础,需进行 振捣。当现场状况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及时进行现场处理;遇有地下水时,应采用可靠的 降水措施,地下水将至管底 0.5m以下。 2、管道安装:
1) 、安装前管床处理 管床必须处理的连续平整,不得有大颗粒圆石(直径大于 38mm)或尖角形石块(大 于25mm),防止应力集中损伤管道。 2) 、下管、排管(布管):
管道安装采用人工安装。槽深不深时由人工抬管入槽,槽深大于 3m或管径大于公称 直径DN400mm时,用非金属绳索溜管入槽,依次平稳的放在素土基础、砂石基础及混凝 土基础管位上。严禁用金属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自槽边翻滚抛入槽中。混合槽或支 撑槽,采用从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槽底将管材运送到位。素土基础、砂石基础及混凝土 基础垫层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管施工,下管前管道内外壁清扫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合 格品用于吊放。按设计要求进行排管,排管从下游开始排放,管道承口为进水方向。 3) 、稳管
由于管道承口为进水方向,管道安装从下游开始安装,朝上游连续铺设。 先将设计井段第一节管按检查井井位稳好,回填管道两侧基础,以提高此节管道稳定 性,同时增大 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摩阻力。事先在该节管管体上套好两根棉纱绳,留作以后管节撞口 时用。采用水准仪、经纬仪现场全过程对管到中心线和高程控制校核。 管道安装前挖工作坑,工作坑满足安装要求,且使双管身与基础均匀接触。 4) 、管道修补
管道敷设后,因意外因素造成管壁出现局部损坏,当损坏部位的面积或裂缝长度和宽 度不超过规定时,可采取粘贴修补措施。 管壁局部损坏的孔洞直径或边长不大于 20mm时,可用聚氯乙烯塑料粘接溶剂在其外 部粘贴直径不小于100mm与管材同样材质的圆形板。 管壁局部损坏孔洞为 20〜100mm时,可用聚氯乙烯塑料粘接溶剂在其外部粘贴不小 于孔洞最大尺寸加100mm与管材同样材质的圆形板。 管壁局部出现裂缝,当裂缝长度不大于管周长的 1/12时,可在其裂缝处粘贴长度大 于裂缝长度加100mm、宽度不小于60mm与管材同样材质的板,板两端宜切割成圆弧形。 修补前应先将管道内水排除,用刮刀将管壁面破损部分剔平修整,并用水清洗干净。 对异形壁管,必须将贴补范围内的肋剔除,再用砂纸或锉刀磨平。 粘接前应先用环已酮刷粘接部位基面,待干后尽快涂刷粘接溶剂进行粘 贴。外贴用 的板材宜采用,从相同管径管材的相应部位切割的弧形板。外贴板材的内侧同样必须先清 洗干净,采用环已酮涂刷基面后再涂刷粘接溶剂。 对不大于20mm的孔洞,在粘贴完成后,可用土工布包缠固定;对大于 20mm的孑L 洞和裂缝,在粘贴完成后,可用铅丝包扎固定。
在管道修补完成后,必须对管底的挖空部位按支承角的要求用粗砂回填密实。 对损坏管道采取修补措施,施工单位应事前取得管理单位和现场监理人员的同意;对 出现在管底部的损坏,还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方可实施。坚决抵制违章操作现象。
电工作业时必须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高 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雨后应清除积水后方可作业。 3、 封闭性检验
沟槽铺设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后要及时通知实验监理及实验员做封闭性实验, 对于无 法分段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无压力管段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2) 、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3) 、全部预留孔应圭寸堵,不得渗水;
4)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 坚固,不得渗水。
4、 回填
管道敷设验收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回填。 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小于 0.5m。从 管底基础至管顶 0.5m范围内,管两侧必须用人工对称、分层回填夯实。严禁用机械推土 回填。从管底基础面至管顶 0.5m以上范围内回填材料不得含有机物、 冻土以及大于50mm 的砖、石等硬块。管道胸腔填实密度》 95%,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填实密度为 87%,管顶 0.5m以上至地面按路基要求回填。填筑全用立式夯实机进行夯实。具体情况详见上图管槽 开挖及回填断面图。 回填土过程中不允许带水回填,不得回填积泥、有机物,回填土中不能含有石块、砖 头、冻土块及其他杂硬物件。 沟槽回填,从管线、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产生位 移。 其他未尽事宜,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五、 质量要求
主控项目 管道的走向、标高及坐标等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管道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