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1 / 41 制药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2 / 412 / 41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法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注册资金 企业地址 电子信箱 网 址 填 表 人 手机号码 办公电话 传真号码 3 / 413 / 4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子项 数据采集项 备注
基础建设 资金投入
信息化建设专项 信息化建设专项预算设立情况
□没有设置信息化专项预算
□按照企业信息化规划设立年度专项预算
信息化建设投入 信息化建设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均值) ① 2009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 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______; ② 2010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 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______; ③ 2011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 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______。 (单位:万元) 信息化建设投入:当年新建和升级信息化系统的投入,用于业务运营的软硬件投入。(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
信息系统运维投入 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均值) ① 2009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______; ② 2010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______; ③ 2011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______。 (单位:万元) 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包括:软硬件升级改造及更新更换、外包服务、租用设施、日常维修维护等)的投入。(主要体现在损益表中的数据)
自动化投入 自动化设备资产占企业设备总资产的比例 ①2011年自动化设备资产______。(单位:万元) 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 4 / 414 / 4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子项 数据采集项 备注
②2011年企业设备总资产______。(单位:万元)
R&D投入 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均值) ① 2009年R&D投入______; ② 2010年R&D投入______; ③ 2011年R&D投入______。 (单位:万元)
组织和规划 人员队伍建设
信息化专职人员占企业年末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 2011年末信息化专职人员总数______(人); ② 2011年末人员总数______(人);
信息化专职人员:包括正式编制、外聘、劳务派遣等全时服务于企业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人员。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占企业年末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 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______(人); ② 年末生产人员总数______(人); ③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员______(人); ④ 年末管理人员总数______(人); 生产人员:指车间生产线或岗位操作者。 管理人员:指非车间生产线或岗位操作者。
组织与领导设置以及职部门设置 □无信息化部门 □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 □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 5 / 415 / 4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子项 数据采集项 备注
责定位 部门建制
信息化专职(责任)部门的职能定位 □提供信息技术开发及运维服务 □部分或全面负责企业信息化管理 □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 □职能上涵盖管理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仪表 □对股份公司与子公司信息化具有统管权力(集团级)
信息化主管领导的层级 □一般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CIO □无信息化主管领导 高层管理者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信息化高层管理者/CIO的职责定位 □全面负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全面负责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资源调配等 □负责根据企业战略,提出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设置了信息化高层管理者/CIO职务的企业填写。 6 / 416 / 4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子项 数据采集项 备注
□集企业信息化推进和管理创新职责为一体
信息化制度 信息化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信息化规划及项目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化相关标准化管理制度 □以上均无 可多选
规划、战略制定和实施
信息化规划制定情况 □无规划 □分散在业务规划中 □有企业级专项规划 □在企业发展战略框架
下有明确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年度信息化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 □否 □是
设备设施 企业网络环境等信息设施的水平
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 □未覆盖 □覆盖主要生产区域 □覆盖主要办公区域 □覆盖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
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内。 单选
企业主干网络带宽 ①企业主干网带宽______; 填写企业内部局域网主干网带宽。 7 / 417 / 4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子项 数据采集项 备注
企业主干网与互联网接口带宽 ①企业主干网与互联网接口带宽______;
工业设备设施
生产设备/系统验证情况 □未实施验证 ① 通过验证的系统/设备数 (套/台); 全部设备/系统总数 (套/台)。 验证包括:中国2010版GMP、 FDA、EUGMP、日本JGMP 或其它国家GMP。
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联网率 联网数字化生产设备(生产线)数量______; 数字化生产设备(生产线)数量______生产设备(生产线)总数量______; 数字化生产设备(生产线):是指带数据接口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等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生产设备(生产线) 联网数字化生产设备(生产线):与过程控制系统或制造执行系统直接连接的数字化生产设备
检测和监控设备数字化率和联网率 ①联网数字化检测和监控设备数量______;
联网数字化检测和监控设备:
与检测和监控系统直连,实现8 / 418 / 4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子项 数据采集项 备注
②数字化检测与监控设备数量______; ③检测与监控设备总数量______; 自动采集检测和监控数据的数字化检测和监控设备。
仓储物流设备数字化率和联网率 ①联网数字化仓储物流设备数量______; ②数字化仓储物流设备数量______; ③仓储物流设备总数量______; 联网数字化仓储物流设备:与仓储物流系统直连,并实现仓储物流信息自动转换和共享的数字化仓储物流设备
数字化实验室设备验证情况 ① 经过验证的实验室设备数 (台); ② 实验室设备总数 (台)。 数字化实验室设备:指计算机
化试验仪器及软件。
工业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覆盖情况 □未覆盖 □部分覆盖 □全部覆盖 用于评价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工业以太网进行信息交换的情况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采集 信息自动采集业务范围覆盖情况 系统可从以下哪些业务自动采集信息 □产品 □研发设计 □采购 □生产制造 □质量 □仓储 □销售 □物流 □售后 □财务 □能源监测 □以上均无 自动获取:直接从业务系统中自动获得数据,数据从产生的源头抓取,数据不落地、不可更改多选。 可多选 9 / 419 / 4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子项 数据采集项 备注
信息化标准的制定
信息编码的统一程度 □产品 □物料 □资产 □组织 □人员 □供应商 □客户代码 □财务科目代码 □质检项目 可多选
信息交换标准的制定情况 □无信息交换标准 □制定或采用了企业内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与应用集成或数据总线标准 □制定或采用了与企业外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与应用集成标准 信息交换:指应用系统间或者企业上下游间数据交换。 可多选
信息资源的管理
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 □数据分散管理 □分区域集中管理 □统一集中管理
企业存档信息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性维护 □否 □是 有效性维护是指存档信息资源能够读取、查询、调用等。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情况 □尚未开展信息安全等级评估工作 □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评估,但尚未实施 □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评估,按照评估结果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都采取了国家标准要求的相应各项措施 □等级保护实施经过了第三方机构验收 10 / 4110 / 4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子项 数据采集项 备注
计算机和网络安全防护
计算机安全保护 □无任何保护措施 □电脑装有个体(单机版)的防病毒软件 □建立了统一(网络)的防病毒体系 计算机机房环境监控管理系统 □无专业环境监控系统 □有专业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漏水检测、空调运行情况、市电接入等信息实时监控)
网络安全保护 □无任何网络安全保护措施 □网络分区防火墙隔离 □有服务器端入侵检测 □有数据文件加密 □有(设备)网络准入管控 □有互联网出口安全审计 □有信息泄露防护系统 □有日常检查制度 可多选 信息资源安全和灾备建设
信息资源备份情况 □无备份 □有备份且介质非异地存放 □有备份且介质异地存放 单选
灾备建设水平 □无灾备 □同城异地灾备 □异城灾备 单选 系统安全保护 系统安全保护情况 □无系统安全保护 □建立了较完备的网络结构安全保护体系 □建立了较完备的操作系统安全保护体系 □建立了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