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财税体制及改革..
• 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按征税 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不是规定 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它是以绝对金额表示 的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在具体运 用上,也可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和差别定额税率、 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几种。
• 累进税率制度下,税率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 高。 • 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和依据不同,又可分为: • 全额累进税率。即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 之相应的税率计算税额。在征税对象提高到税收 的一个等级档次时,对征税对象全部都按提高一 级的税率征税。 • 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 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 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征。此时一定的 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纳税人的应纳税款 总额由各个等级计算出的税额加总而成。
(一)我国税制结构的特点
1.中国目前主要依赖商品和服务课税;
2.尚未开征社会保障税;
3.对个人所得、企业利润等所得课税征税偏低; 4.其它税种的收入比重偏高; 5.国际贸易税比较适中。
(二)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管理能力 3.财政支出结构 4.税收政策目标
5.相邻国家的示范效应
(三)各国税制结构的趋同趋势
三、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是在原有税制的基础上,经过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逐渐完善形成的。现共有 23个税种,按其性质和作用大致分为七类: • 1.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主要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业中发挥调节作用。 • 2.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主要是对因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差异而形成的 级差收入发挥调节作用。 •
中国现行财税体制及改革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胡拥军
第一部分 中国现行税收制度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以及与税法的关系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 • • • 三、中国现行税收制度 四、税收原则 五、附件:中国现行税收法规体系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以及与税法的关系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 合状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地 位。 可作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税制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税收管理体 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的管理 制度的总称。 狭义的税制则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 制度,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 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等
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快,各国税制结构表现出缓慢趋同态势。 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税制结构趋同的原 因。
二、税制的构成要素 1、纳税人※ 2、征税对象※ 3、税率※※ 4、征税对象 5、征税环节 6、减免税 7、附加与加成 8、违章处理
1.纳税人 • 纳税人:所谓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区分纳税人和负税人 • 负税人,即税款的实际负担者。 • 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 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征税对象 • 所谓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或征税客体。它 是指对什么事物和什么活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 物。 • 税目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 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它将征税对象 具体化。 • 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基本上可以分 为两种:一是计税金额;二是计税数量。 • 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
7.违章处理
• 所谓违章处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 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它是税收强制性形式特 征的体现。 • 违章行为:抗税、偷税、骗税、欠税 • 处理方式:滞纳金、罚金、刑事处分
8.纳税地点 • 所谓纳税地点,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 一般来说,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 生地却是不一致的,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 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
第二阶段:从1985年全面实施第二步“利改税” 到1991年。 第三阶段:从新一轮经济繁荣伊始的1992年到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1996年。 第四阶段:1997年到2007年,税制运行的宏观 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税制结构的特点
(二)税制结构的பைடு நூலகம்定因素 (三)各国税制结构的趋同趋势
3.税率 • 所谓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 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 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反映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政策,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 担。。
• 比例税率是指对于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 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制度。其主要特 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在其 具体运用上,包括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 其中差别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行业比例税率、地区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四 种
税制的建立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服务, 税法与税制的关系 而税法是税制达到这一目的的保证。税 法同税制的目的、本质、性质及作用等 方面的内容是一致的 。故税制决定税法, 税法为税制服务。
税制结构的比较分析
一、我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 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伊始到1985年实行第二步 “利改税”前夕的1984年。
4、纳税环节
• 所谓纳税环节,一般是指在商品流转过程中按照 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5、纳税期限 • 所谓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 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即上次纳税到下 次纳税的间隔期。有按期与按次纳税两种。
6. 减税免税 • 所谓减税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 象给与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 减税和免税。所谓减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少征一 部分税款;所谓免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除税法列举的免税项目外,一般减税、免税都属 于定期减免性质,税法规定有具体的减免条件和 期限,到期就应当恢复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