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2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2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罗生门》中描述了一位被解
雇的仆人在罗生门上的一番离奇遭遇,当仆人看到城门上老
太婆拔下死人头发后,他也剥下老太婆的衣服不知所踪。整
篇文章流露出一种阴郁、悲情的色调,似乎所有的人都在为
自我的行为寻找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仿佛又不是那么的
充实。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仆人以及老太婆行为的动机来指出
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对生存的拷问,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当
时日本社会的现状的绝望.结合芥川龙之介生活的时代背景,进一
步指出其对当时日本社会的情感
准备情况(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现有仪器、设备情况、已发表或撰写的相关文章等):
长江大学外语学院张婷教授在《时代文学》中发表罗生门中的罗生门一文,从罗生门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及作品中的象征作用入手,分析了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的弱点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选题指导组意见:
系选题指导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 目
罗生门论
学生姓名
许琴
学 号
0874057
指导教师
汪徐莹

外语系
专 业
日语
职 称
学生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罗生门是日本传说中的一道门,通往生死,坚固无比.在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里,罗生门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代表“人间地狱”。通过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对生存的拷问,从而结合芥川龙之介生活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指出其对当时日本社会的情感流露。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1日-12月31日,开题等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书的填写,确定论文(设计)方案.
2012年1月1日-3月31日,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撰写.
指导教师意见(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前期基础工作、存在的》中发表借鉴与创新一文,,论述了《罗生门》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主题和塑造鲜明人物形象这两个突出特点 ,从中表现芥川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表现力。同时 ,追溯芥川创作《罗生门》的社会原因 ,以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作者和理解作品。
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刘振生教授在论《罗生门》出场人物的相互关系一文中,通过对仆人善、恶转变过程的心理描写,完成了对人类利己主义之恶性循环过程的剖析,同时也再现了芥川龙之介眼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的逻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