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H363栽培技术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H363栽培技术
风。针对倒伏原因,栽培中应根据当地当时葵花长势长
相,结合气候栽培条件采用灵活措施,预防倒伏。
(收稿日期:2012__02.吨0 J (本栏责任编辑:刘中漱)
@种子世界2012.6 万方数据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H363栽培技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李生晔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712000 种子世界 Seed World 2012(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zsj201206032.aspx
组合为最优杂交组合。该组合比甘南1号增产22觞。
200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牡丹江、佳木斯、依 安、鸡西等地区进行多点试验,表现为瓜形瓜色整齐, 抗性好,单瓜重6—8妇,褐绿色带浅条纹,单瓜产籽250 粒左右,籽粒宽12mm以上占80%,粒白,商品性优。
4高产栽培技术
4.1地块选择
株,hm2。二是施氮肥过量发生徒长。三是灌水不合理, 表现为有的出块第l水灌的过早。有的田块灌水间隔时间 很短,有5~7d重复灌水现象。有的田块灌水量过大。有 的田块土表不平整,低洼处积水过多。四是灌水时遇大
用量。增施磷、钾肥。民勤县南湖乡群众减少了氮肥 作底肥,有机肥施375kg,hm2,配合其他栽培措施, 201 1年取得6 000kg/}lm2的好收成。一般地施用磷酸二铵
225~300kg,llm2,尿素75~150kg/Ilm2,硫酸钾150k咖m2,
葱地茬基肥可不施氮肥,增施钾肥。
3加大行距
甘肃向日葵主栽区群众种植普遍采用140cm地膜覆盖 种植,但是膜间距逐渐缩小,有的不足50cm,平均行距 变小.密度加大,对高秆作物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建议膜 间距70cm,膜上行距50cm,增加通透性增强抗倒性。
3产量表现
3.1
区域试验 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共设5个试验点,
全部增产。平均产量l 232k卯珊2,比对照品种甘南l号增 产13.7%。 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共设4个试验点,
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129k加m2,比对照品种甘南1号增
产11.6%。 3.2生产试验 201J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共设6个试验点,平 均产量1 305kg/Ilm2,比对照品种甘南1号增产18.5%。
doi:lO.3969/j.jssn.1000—807I.2012.06.032
食用向日藩新品种sH 36 3裁语技术
李生晔
(威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
712000)
SH363食用向日葵新品种由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育成,2011年通过甘肃省农业厅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员会认定登记,认定登记编号为甘认葵2011003。福瑞 公司2们O年引进并进入品种比较试验,性状表现突出, 2010—2叭1年连续在甘肃民勤、河西地区多点试验、示 范。该品种连续表现出了优良的产量性状和商品性状, 丰产丰收。 该品种偏晚熟,生育期在武威地区115d左右。 发芽出苗整齐。成苗率高。株形比较高大,株高 190。230cm,叶片数量37片左右,叶片大小适中,叶片 平展,植株清秀,叶色绿。生育期生长整齐。花色黄, 花盘平,灌浆成熟期花盘弯曲度大。倾斜度4级。该品 种生育前期和和中期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性能,连续3 年在武威田间生长条件下表现对霜霉病、黄萎病高抗, 零星感染叶斑病和菌核病。不同栽培条件下有的田块表 现出了点片倒伏和茎折。 该品种平均盘径19—21 cm,开花整齐一致,授 粉结实能力强,单盘结实粒数670一790粒,千粒重 170~1809,单盘粒重126~1349,增产潜力大.比对照增 产达显著水平,试验产量高达5 100—6 000kg,hm2。籽粒 长2.1—2-3cm,长锥形,粒色黑底自边不规则白色条,黑 白鲜明,籽粒口感香甜,商品性好。 本品种从20lO年引入武威地区试验示范,连年表现出 产量高、田问综合抗性好、少量倒伏、商品性好、价值高 的特点。2010年品种比较试验产量87 075k加m2,分别比 对照增产16%和4l%,2011年品种比较试验产量97 403吲 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4.8%,增产达显著水平。民勤县
2011年示范种植产量7.425万一11。250万k跏mz。
1
选地
近几年民勤和河西地区黄萎病、叶斑病、菌核病有
连年加重的趋势,因此应避免重茬和迎茬.选择禾谷类 作物或者瓜类、棉花茬口种植向日葵,减少病源。选择 通风透光、地面平整,地力基础好的二三类田块种植, 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
6预防倒伏 2控制基肥氮肥用量
根据田问调查,sH363在种植过程中发生有不同情况 底肥应增施有机肥或者农家肥,减少氮素肥料施 的倒伏,主要原因有:一是种植密度过大,超过5.25万
万方数据
2012・6种子世界0
doi:10.3969/j.issn.100畦8071.2012.06.033
籽用南瓜新品种星雪i号c1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肥调节
生育前期促根育壮苗,中期控制不徒长,达到茎粗
节密攻大盘,生育后期防贪青、防倒伏、促进灌浆成 熟,增粒增重,丰产丰收。供肥能力强长势强的田块控 制第l水到初花期,一般田块可适当提前到现蕾后期或 者到初花期。结合灌水追施钾肥75—105kg,llm2,控制氮 肥用量。第l水灌后15.20d灌第2水即浆期水,结合浇水 追氮肥尿素15肌225k爵,}lm2。硫酸钾75~105kl;/llm2。以后 根据天气、长势长相、土壤水分进行水肥管理,水量不 宜大,浇出头水即可,选择无风天浇水,避免倒伏,供 水供肥好的田块尽量减少浇水次数。
刘金风玄日龙王世伟张东技开发有限公司 哈尔滨
150001)
苑洪志
(黑龙汪省海伦东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星雪l号(原代号:艾单603)是以自交系H6为母 本,自交系Hl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杂交籽用南 瓜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登记2叭2037。 1.1选育目标 黑龙江省是国内籽用南瓜第一生产大省和世界知名 产区,每年生产面积20万hm2左右,年生产白瓜籽20万 一25万t,年出口10万一12万t,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 产品之一。 籽用南瓜新品种选育研究,国内大多数为常规品种 育种,如银辉l号、银辉2号、金辉2号、雪城1号、友雪 l号、桦南l号等。印度瓜白板类型杂交种目前只有梅亚 雪城2号,缺少新的杂交品种。星雪l号是由哈尔滨明星 种子研究所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选育出的籽用南瓜新品 种。 1.2选育过程 1998年秋季在密山大自板生产田中选择籽大粒白, 瓜形瓜色一致的单瓜52个,并在哈尔滨和海南育种基地 连续9代选育,育成母本稳定自交系H6,瓜形瓜色整齐 一致,单瓜重5—6kg,圆形灰麻瓜,籽大粒白,中抗白 粉病、疫病、高抗病毒病等病害。 2000年秋季在由加拿大引入白板类型灰瓜品种“比 尔”中选择瓜形为纺锤形绿瓜单瓜6个,并在哈尔滨和海 南育种基地连续8代选育,育成父本稳定自交系Hl,单瓜 重5kg左右,褐绿灰瓜,后期经日光照射变为褐红绿灰瓜, 2005年,经过组合力测配,冬季在海南经鉴定确定H6×H1
4种植密度
食用向日葵种植密度5.25万一6.30万株/Ilm2,容易造 成徒长倒伏和品质下降效益低。密度4.2万一4.8万株,hm2 产量最高,分别为6 240一6 915kg/hm2。茎粗以4.2万株 ,}lm2密度最粗,为2.46cm。千粒重和单盘结实粒数也以 4.2万~4.8万株/hm2最高。地力基础好,栽培条件好的地 块适当稀植,地力基础差,栽培条件差的适当密植。密 度过大容易造成茎折或者倒伏。 5
2特征特性
该品种是印度南瓜白板类型杂交新品种,优质高 产、抗病性强。植株生长中性。结瓜节位第8一12节,结
瓜均匀圆形,瓜色褐绿带浅条纹,单瓜重5k砬右。籽粒
饱满、均匀,单瓜产籽250粒左右,籽粒12mm宽以上占 80%,籽粒雪白饱满,商品性状优良。 该品种在适应区种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0d左 右。属中熟品种。适合黑龙江省第一至第三积温带各地 种植。 经东北农业大学品质分析:星雪1号蛋白质含量 28.14%,脂肪含量56.25%,干物质95.13%,分别比对照 品种甘南1号高17.78%、5.02%、1.35%。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植保研究室人工接种抗病 性鉴定结果:病毒病、白粉病病情指数分别为33.33%和 39.26%,分别比对照品种甘南1号低9.38%和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