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态度调查报告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生活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
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对他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本调查研究以宿迁学院为对象,共发放问卷770份,回收有效答卷670份,回收率位87.0%。
问卷调查共设24个问题,其中单选题21个,多选题3个。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当问及复习情况时,20.63%的学生选择平常勤于复习,69.12%的学生选择考前一周复习,7.22%的学生选择考前一两天复习,2.74%的学生选择基本不复习,有一人表示偶尔复习,另有一人考前几小时复习。
当问及“你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如何”时,13.62%的学生选择主动性很强,66.76%的学生选择主动性一般,另外选择主动性不强和不想学习的分别为12.74%和6.88%。
2.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强认为对专业非常感兴趣的为9.26%,很感兴趣的为25.15%,一般的为56.47%,不感兴趣的为8.97%。
学生当初对专业的选择可能有家庭、社会、高考成绩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3.对学校的专业课程以及教学内容基本满意调查中有5.73%的学生选择满意,完全符合自己期望,61.24%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与自己期望有一定出入,27.30%的学生选择不太满意,与自己的期望有较大出入,5.73%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满意,需要大规模地改进。
学校必然有某些因素导致一些问题,要使每个学生都满意学校的安排是不实际的。
4.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被问及大部分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授课水平与你的要求是怎样的时,学生中有19.17%选教师的水平高,方法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69.09%选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方法普通,有11.59%选教师基本水平不高,授课也没有方法。
这个问题可能问法不当,容易使学生觉得上课没有欢声笑语就是教学放法不好,另外也与学生对课程是否感兴趣有关。
5.对考试作弊现象认识多样21.96%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很普遍,48.02%的学生认为只有部分人作弊,30.01%的而学生认为没有这种现象。
当问及作弊原因(此题为多项选择)时,14.67%的学生认为为了得奖学金,41.80%的学生认为为了考试过关,16.03%的学生认为帮助其他人作弊,13.69%的学生认为为了求得心里平衡,另有4.7%的学生自己写上了不作弊,空者没答的为52人。
作弊现象在学校里古已有之,要杜绝这种现象,需要学校和社会必要的手段,治理这种现象决不能手软。
6.同学们对考试成绩能正确对待学生中有48.22%认为考试重要,36.35%认为不重要,15.43%认为无所谓。
问及对考试成绩的期望时,40.71%的学生认为一定要达到优秀,48.13%认为中游水平就可以,9.36%认为几个就行,1.63%认为无所谓。
考试成绩五次以上不及格、3-5次不及格、3次以下不及格、没有这种现象的比例分别为0.87%、1.15%、16.01%、81.96%。
7.课余时间能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课余时间上自习或去图书馆的学生比例为46.81%,上网、娱乐有32.37%,参加各类社会活动9.57%,无所事事有11.09%。
频繁、经常、有时、从不到图书馆借书或查找资料的比例分别为9.13%、29.79%、56.29%、4.79%。
图书馆书目参考价值对于图书馆的人流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8.影响学习风气的原因多样当问及你认为学习风气好或坏的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什么时,选择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为9.69%、教师的教风为18.99%、社会大环境为10.76%、学生自身为31.34%、校园文化氛围为29.22%。
学校因素只会影响到本校学生,但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就广泛了,后果不堪设想。
9.学习中最大的问题是所学内容过于枯燥,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9.9%的学生选择不喜欢所学专业,负担太重,19.51%选择学习方法不科学,效率不高,37.41%选择所学内容过于枯燥,学习兴趣不浓,33.04%选择只掌握书本知识,缺乏实践能力。
大学生学习态度出现不同状态根源于此,解决途径也出自此处。
10.同学普遍具有学习上进心1.“你是否认为不努力学习是不行的”,选择“是”、“时常”、“偶尔”的分别有56.82%、27.00%、16.17%。
2.“成绩不好的科目你是否会更努力学习”,选择“会”、“有时”、“不”的分别有35.53%、53.67%、10.79%。
3.“假如你和同学玩耍的时间过长而挤掉了学习的时间,你会怎样”,选择“非常懊悔”、“会给自己找理由”、“无所谓”分别为47.99%、34。
18%、17.53%。
学习上进心是学生是否努力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原因分析1.个性因素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面对成绩的落差,有得学生不以为然,有的学生丧失信心,有得学生则会奋起直追,图书馆就成了他们常去之地,对于这时的学习,耶基斯--道德森定律就发挥了其作用。
同时笔者认为对于自己负责的学生就会常去图书馆,而得过且过的学生,平时就把时间花费在了上网、娱乐上了。
面对考试作弊,有的学生就会随波逐流,而有的就会坚持自己的原则,考试需要凭真才实学。
2.学校因素学校有时课程安排不合理,也会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严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由于学生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所学专业教学体系缺乏足够了解,对所学课程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缺乏长远认识,实用主义和功利心比较强,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光,对自认为没有用的专业及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1]所以学校在专业建设和学生沟通方面的工作有待于加强。
对于考试作弊问题,学校的态度很重要,学校严查并且对查处学生做出相对严厉的惩罚,就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有作弊倾向的学生会不敢铤而走险,要想成绩满意,而只能自己努力看书了。
所以学校学习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不可忽略,学校对条律制定、日常纪律的管理工作要进一步严格。
3.教师因素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情境等,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直接的影响,“好老师”一进教室,学生会精神饱满,以崇敬的眼光迎接他(她)的到来,“坏老师”一进教室,学生们可能全然不知,因为根本不关心老师是否进了教室这个问题,或者都趴在桌上小睡呢,所以教师的上课水平也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4.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很深的影响。
虽不能说一个作弊的学生肯定没有良好的家教,但是至少一个不作弊且鄙视这种行为的学生是有着良好的家教的。
学生对于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和所学专业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有很大的联系。
可能当初在选择专业时,是父母替他做了主,自己只能接受,造成了现在尴尬的境地。
5.社会因素学生是不可能和社会隔绝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必然会为学生所知,不良的社会风气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另外选择专业时,可能当时限于分数原因,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现在的专业;也有可能一时盲目,选择了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是自己丝毫没兴趣。
由此可见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
三.对策与建议1.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社会上对大学生“手高眼低”评价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度更低,既然社会不认可那就没必要学习。
这种观念是可怕的,学生务必要弄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一件长远的事,当然知识本身不会发生作用,关键是看你会不会把知识联系实际,运用到实际中去,所以想要摆脱手高眼低的称呼,现在就更需要学习。
2.培养兴趣,选择合适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某一门功课发生兴趣,定会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地钻研它,弄懂它。
所以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兴趣,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以免将来学习没有动力和激情。
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
学习方法正确了,学习起来就顺心顺手。
个人有自己的特点,别人的学习方法对你不一定有用,所以学生要大一时就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四年学习做好准备。
4.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大学的责任,所以大学课程的设置要联系实际,在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真正的知识”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强校风校纪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由此可见校风校纪建设的重要。
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严明学习纪律和考核标准及考试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
[2]6.发挥教师对调整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同时要有教学感染力,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自然学生就会对本门课程兴趣加倍,精力加倍。
7.发挥家长对调整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
填写志愿时,不少家长对考生的志愿“指手画脚”,甚至完全由他们决定,把考生当成了一个旁观者,那么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也不是不可能。
家长要尊重考生的选择,毕竟要学习的是他(她)自己,要教导他(她)慎重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8.发挥社会对调整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
现如今社会已不可能和大学这一象牙塔真正的隔离开,社会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大学里传播。
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影响着在校生的情绪和选择。
所以我们的社会舆论要正确评价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不能只看到其消极面而忽略了其积极面。
一、调查概况20xx年9月14日—11月9日,我被分到灵川县中等职业专业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工作的实习,二是班主任工作的实习。
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就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除了专门访谈,课余时间我还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我对职校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方法和内容此次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访谈法,包括以集体提问的方式座谈和个别深入访谈;其次是观察法,通过巡班和下晚自习来观察学生的上课情况和生活习惯。
访谈内容如下:1、从入学到毕业,对学习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2、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自愿选择的同学占了多大比重?不愿意选择本专业就业的同学是什么原因?3、您有什么好的养成良好学习态度的方法吗?请举例说明。
三、访谈对象与访谈时间20xx级汽修2班学生于20xx年9月19日在教室进行集体座谈;20xx级服装班的学生于20xx年9月20日在宿舍进行个别访谈; 20xx级汽修2班班主任蒋建军老师于20xx年9月25日进行深入访谈;20xx级汽修1班班主任石念军老师于20xx年9月25日进行深入访谈;20xx级汽修3班班主任康桂喜老师于20xx年9月25日进行深入访谈;四、调查结果通过分析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结果表明,中职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与其是否明确学习目标有很大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