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 1、坐标正算 已知 点的坐标、 边的方位角、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计算待 定点 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 6-6 所示,点的坐标可由下式计 算:式中 、 为两导线点坐标之差,称为坐标增量,即:【例题 6-1】已知点 A 坐标, =1000 、 =1000 、方位角 =35°17'36.5", 两点水平距离 =200.416 ,计算 点的坐标?35o17'36.5"=1163.580 35o17'36.5"=1115.793 2、坐标反算 已知 两点的坐标,计算 两点的水平距离与坐标方位角, 称为坐标反算。
如图 6-6 可知,由下式计算水平距离与坐标方位角。
(6-3) (6-4) 式中反正切函数的值域是-90°~+90°,而坐标方位角为 0°~ 360°,因此坐标方位角的值,可根据 、 的正负号所在象限,将反 正切角值换算为坐标方位角。
【例题 6-2】 =3712232.528 、 =523620.436 、 =3712227.860 、 =523611.598 ,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方位角、水平距离 。
=62°09'29.4"+180°=242°09'29.4"注意:一直线有两个方向,存在两个方位角,式中:、的计算是过 A 点坐标纵轴至直线 的坐标方位角,若所求坐标方位角为,则应是 A 点坐标减 点坐标。
坐标正算与反算,可以利用普通科学电子计算器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相互转换功能计算,普通科学电子计算器的类型比较多,操作方法不相同,下面介绍一种方法。
【例题 6-3】坐标反算,已知 =2365.16 、 =1181.77 、=1771.03 、 =1719.24 ,试计算坐标方位角 、水平距离 。
键入 1771.03-2365.16 按等号键[=]等于纵坐标增量,按储存键[ ],键入 1719.24-1181.77 按等号键[=]等于横坐标增量,按[ ]键输入,按[ ]显示横坐标增量,按[ ]键输入,按第二功能键[2ndF],再按[ ]键,屏显为距离,再按[ ]键,屏显为方位角。
【例题 6-4】坐标正算,已知坐标方位角 =294°42'51",=200.40 ,试计算纵坐标增量 横坐标增量 。
键入 294.4251,转换为以度为单位按[DEG],按[ ]键输入,键入 200.40 ,按[ ]键输入,按第二功能键[2ndF],按[ ]屏 显 ,按[ ]屏显 。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一、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
4、真误差为减。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 4 测回,第 3 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左右。
9、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 、 、、、。
10、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11、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 A、B、C、D 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 B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 轴。
13、权等于 1 的观测量称。
14、已知 A 点高程为 14.305m,欲测设高程为 15.000m 的 B 点,水准仪安置在 A,B 两点中间,在 A 尺读数为 2.314m,则在 B 尺读数应为m,才能使 B 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5、水准仪主要由、、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 6 测回,则第 4 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左右。
18、等高线的种类有、、、。
1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 112.314m,返测为 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23、通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4、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km。
25、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方向。
27、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2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
29、某站水准测量时,由 A 点向 B 点进行测量,测得 AB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 0.506m,且 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2.376m,则 A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m。
30、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的影响。
31、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 AB、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 476.4m,返测为 476.3m;CD往测为 126.33m,返测为 126.3m,则 AB 比 CD 丈量精度要 高 。
32、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右侧、字头应。
33、测绘地形图时,对地物应选择角点立尺、对地貌应选择立尺。
34、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连接而成。
35、已知 A、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 xA 5773.633m, yA 4244.098m, xB 6190.496m,yB 4193.614m,则坐标方位角 AB 、水平距离 DAB 36、在 1∶2000 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 18.17cm,则实地长度为m。
m。
37、地面某点的经度为 131°58′,该点所在统一 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38、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或测量两次高差。
39、已知路线交点 JD 桩号为 K2+215.14,圆曲线切线长为 61.75m,圆曲线起点桩号为。
40、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41、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取值范围为42、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43、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
4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的连续封闭曲面。
45、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和。
46、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y 坐标恒大于零,将 x 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
。
。
km。
47、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
48、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49、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
50、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
51、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52、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
53、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
54、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55、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56、试写出下列地物符号的名称:,,,,,,,,,,,,,,,,,,,,,,,,,。
57 、 用 经 纬 仪 盘 左 、 盘 右 两 个 盘 位 观 测 水 平 角 , 取 其 观 测 结 果 的 平 均 值 , 可 以 消除、、对水平角的影响。
58、距离测量方法有、、、。
59、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60、典型地貌有、、、。
61、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123°20′,其反方位角为。
62、圆曲线的主点有 、 、 。
63、测设路线曲线的方法有、、。
64、路线加桩分为、、和。
65、建筑变形包括 和 。
66、建筑物的位移观测包括、、、挠度观测、日照变形观测、风振观测和场地滑坡观测。
67、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方法有、、、、。
68、路线勘测设计测量一般分为 和 两个阶段。
69、里程桩分 和加桩。
70、加桩分为、、和。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 体。
…………………………………………( ) 2、天文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 面。
………………………………………………………( ) 3、大地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 面。
………………………………………………………( )4、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 线。
………………………………………………………( ) 5、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0°~± 180°。
… ……………………………………………………( ) 6、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 0°~±90°。
… ……………………………………………………() 7、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 响°。
……………………………( )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 度。
…………………………( ) 9、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 10、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 11、高程测量时,测区位于半径为 10km 的范围内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三、选择题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 )。
A.1956 黄海高程系 C.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B.1956 年黄海高程系 D.1985 国家高程基准2、我国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 )。
A.1954 北京坐标系B. 1954 年北京坐标系C.1980 西安坐标系D. 1980 年西安坐标系3、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的影响。
A.视差B.视准轴误差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4、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 )个测回。
A.2B.3C.4D.55、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6、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7、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 26m、27m、28m、29m、30m、31m、32m 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m。
A.26、31 B.27、32 C.29 D.308、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为坡度。
A.和B.差C.比 D.积9、设 AB 距离为 200.23m,方位角为 121°23′36″,则 AB 的 x 坐标增量为( )m.。
A.-170.919 B.170.919C.104.30210、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D.-104.302A. x 轴,向东为正B. y 轴,向东为正C. x 轴,向北为正D. y 轴,向北为正11、在以( )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B.10C.15D.2012、水准测量中,设后尺 A 的读数 a=2.713m,前尺 B 的读数为 b=1.401m,已知 A 点高程为 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