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象征符号设计观念的启示

中国古代象征符号设计观念的启示

湖南工业大学论文题目:中国古代象征符号设计观念的启示所修课程名称:美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工业设计1002班学生姓名:学号:104054指导教师:完成论文日期:2013.12评阅成绩: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古代象征符号设计观念的启示摘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且不说漫长的原始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所创造的文化已经很高,且在有了文字之后,艺术越来越多样和丰富。

但是长期以来艺术家和设计师往往只是从形式美的角度,孤立、狭隘地看待传统艺术。

很少从中意识到艺术与科学之间不寻常的关系。

Summary: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not to mention the long primitive times, especially in the dawn of the Neolithic civilization, culture has created high, and after the text has been artistic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rich. But for a long time artists and designers often j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al beauty, isolated, narrow-minded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Few realized from an unus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cience.关键词:象征;符号;传统文化;语义Keywords:Symbol;notation;Traditional Culture;Semantic翻开中国历史,便可清晰地意识到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审美意识、道德标准几乎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图形符号。

并且还有在这种观念和审美标准的引导和影响下,所产生的器具。

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具备了现代符号简洁凝练的外部特征,而丰富的内涵则包容了华夏民族对宇宙自然乃至现实社会的各个层面。

中国象征图案符合可以讲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典籍”。

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可以说是一部巨大而丰富的教科书,它涉及到了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道德审美等各个层面。

既有对天地日月、星辰、云雷等自然景观充满幻想的符号,也有借助于各种动物寓意的图形,还有以抽象形态象征哲学观念、文化意识的图形符号。

从世界的角度看,由于各国文化交流和相互间的影响,古埃及、印度、非洲、北美等国家也有属于本民族文化的符号,但是像中国这样遍及建筑、器型、染织物,融于普通百姓的精神观念、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是极为少见的。

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它包含有科学与合理的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归纳与总结,另一个是它的想象和象征性,充满了创造意识。

众所周知的太极八卦图被专家们称之为“抽象程度最高、最具有总旨意义”的原始哲学观念。

太极图的首尾相接,一黑一白的鱼纹,体现宇宙天地、阴阳、男女、生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一自然现象的普遍规律。

所以,中国传统象征符号也是象征性思维的产物,而象征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处重要特征。

《易传》一书中有一段话写到:”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之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

“这段话说明了”立象“、”意象“这一古典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元——汉字,本身就是以象征手段发展起来的,汉字是传统象征符号重要的文化土壤和思想前提。

天圆地方”天圆地方“是古人”仰观象于天,俯视法于地“经过对客观自然的观察,根据想象推测出来的认识观念。

《淮南子·天之训》云:”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

”在古人看来天不仅是圆的,而且是旋转轮回的,者从中国古代神话中可以得知。

最早记录盘古开天辟地,这一神话的著作是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的《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盘是一种器皿,其形多为圆形,盘子所从的“般”具有声兼意的作用。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般,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

”河南淮阳民间木板画中的盘龙神像,胸前抱一轮圆的太极图,盘古右手托其下,左手扶其上。

这幅画将盘古与太极图联系起来,寓意深刻。

太极图所标示的内涵正是天地轮回、循环不息这一客观规律。

“方与圆”这一抽象的概念还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造物。

中国象征符号以及传统器具一向是以精神与实用结合,双重内涵为特征,其造型特点则是现实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发现、幻想、创造”思维活动的三个阶段。

有了发现,产生幻想,才有创造。

中国古代造型艺术既有合理实用的一面,又有推测,假想的一面。

正是在这样一种大胆而又奇特的构思方法指导下,才能产生令世界惊叹的传世精品。

作为设计来讲光有使用的一面,或者光有幻想的一面,都实行不通的。

离开幻想也就远离了创造。

反过来,离开了科学,实用的一面,幻想也就永远成不了现实。

五行与五方阴阳五行说也是中国古老的原始哲学。

五行的“行”字,古文象征道通四方,也就是以王为中心的四方,以王为中心的东西南北中五方布局。

有专家认为所谓春夏秋冬的四时产于周代,而五行完善于春秋至西汉,张显清先生在《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上写到“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协性,统一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又说”从先秦的“天人合一”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五行说不仅为每个方位设置了主宰神,还设置了相应的季节,时辰,星座,神兽乃至音调。

其中各神或规矩,执衡,执绳,执矩,执权以此作为治理天下的准绳。

联系“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衡量”、“权衡”、“准绳”这些至今还在使用的古训,可见“五行说”在中国文化和政治上的特殊意义。

与五行说相对应的五常五德,体现了道德的准则;五味、五情体现出情感与品位的尺度;而五色、五彩则体现出视觉与审美的关系。

除此之外,在民俗活动“端午节”中有,食“五黄”、插“五端”、系“五丝”的习俗。

1995年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织锦上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吉语。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段文字解释了五星:“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帝太白臬,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曰甲乙。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萤感,其兽朱雀,其征,其曰丙丁。

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曰戊己。

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知秋,其神太白,其兽白虎,起音商,其日兽庚辛。

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因羽,日壬奎。

”吉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真实的的表达了中华先人对五行观念充满了幻觉,想往和希望。

围棋与洛书围棋是中国古老的娱乐器具。

围棋的创造,相传有四千多年历史。

民间流传有“尧造围棋”之说。

晋朝张华《博物馆志》中记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杜牧在《送国手王逢》诗中云:“绝妙如君天下少,仙人似我时间大,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复吴图。

”王安石诗:“战罢两奁收黑白,二样何外有亏成。

”梁武帝在《围棋赋》中更直言:“圆奁象天,方局法地。

”围棋以黑白圆形为子,纵横方格为棋盘,取天地之势。

从外在形式到格局与先天八卦的“河图”及后天八卦“洛书”有相似之处。

亢亮在《风水与建筑》第三章第四节“河图洛书与八卦九宫”中写到:“河图与洛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起源,有专家称中国文化为“河洛文化”。

”根据古代传说,”伏羲氏由河图推出八卦“,商末周初的周文王由”洛书“推演出另一种八卦顺序,及六十四卦,称为“后天文王八卦”。

其实,河图与洛书分别是中国古代发的天文与地理方位图。

这一宇宙图被中国风水及其它古代科技广泛采用。

河图中共有五十五个黑白点,代表“天地之数”;五十五。

其中白点为单数一、三、五、七、九代表阳数;黑点为双数二、四、六、八、十代表阴数,又代表地,称为“地数”。

河图将一至五个数,称为“生数”,将六至十个数称为“成数”。

两者之间存有相生相存的关系。

而图中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都有一奇一偶两组数字搭配着,表示世间万物皆有阴阳化合而生存。

“中国民间有围棋是伏羲氏所造的传说,并说围棋与八卦可能是一对孪生兄弟。

围棋古谱中的四颗座子象征八卦中的四象,其方位与八卦中的四象位置完全一致,中间的”天元“加上,则棋盘上的九个黑点与九宫格有关。

”(何泽中《生活百物妙言》)几千年的古代文明放射出智慧的光芒,留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

在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工业设计界讨论从外国引入的设计理论“产品语意学”的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几千年前的工艺精品不正是“产品语意”的一个十分有利的例子吗?参考文献:【1】《艺术与科学》,李政道著,1998.07。

【2】《中西纹饰比较》,芮传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3】《汉字王国》,林西莉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4】《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吴山等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5】《阴阳风水与中国建筑》,亢亮、亢羽著。

【6】《生活百物妙谈》,何泽忠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