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码器

编码器

旋转编码器的信号线与单片机的接法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9-3-25 22:29我直接拿信号线去接t0口,结果烧了两根信号线,就是信号线不能检测处方波了。

想问编码器与单片机的正确接法是怎样?是不是需要接口电路呢?拜托高手帮帮小弟,能给出电路图和具体元件的有追加分!!提问者:cauwhnh - 二级最佳答案关键是你要先确定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是什么电平的,通常单片机只能直接接受0--Vcc 的电平输入,输入电压高的话就很容易烧掉口线。

你的问题大概就是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电平较高,解决倒也简单,量一下它的高电平是多少,然后用2个电阻分压成0--Vcc就可以了(保险起见还可以再小一点,例如0--0.8Vcc)。

另外,最好在分压电阻上再加小电容滤波,然后经施密特触发器(例如7414)整形后再接单片机,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外部干扰,使计数更可靠,二来可以保护单片机(至多烧坏一片7414)7回答者:sd_jack - 六级2009-3-11 09:17我来评论>>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啊!最近又换了一个,经过放大才能用,又出现了杂波的问题。

太头疼了相关内容• 请教,把旋转编码器的A、B两相信号分别倍频组合后做为单片机的计数脉冲,用那些芯片可以实现? 4 2009-9-22•为什么我把光电编码器的信号线接到单片机上却不接受呢? 6 2009-3-8• 请问各位大虾,直流电机编码器如何把信号反馈给单片机 5 2009-9-12• 编码器输出的信号都有哪些类型,可以用单片机接收吗?要是可以怎么弄呢?? 3 2008-4-25• 急求:做过实物的高手请问光电编码器的信号如何让单片机的计数器接收 3 2009-3-29 更多关于单片机编码器的问题>>等待您来回答求一个暗黑2 1.10版本的大箱子和大背包补丁和安装方法越详细越好。

lioko@其他回答共 4 条编码器一般是OC输出,如果与单片机连接需加上拉电阻,且工作电压要与单片机相同;信号线要接在P3口的计数器上,如果接在P0口,那就比较好玩儿了。

回答者:xxdz2008 - 七级2009-3-11 09:09我也用得是编码器,直接与单片机相连没有关系啊。

编码器供电电压是直流5V,出来的三根信号线,A B Z都可以直接接到单片机的TO 口。

我也用电压表量过信号线的电压是0.018V.所以说比单片机的接口电压小很多,应该不会有烧坏的可能了。

记着,接信号线的同时,接地线也得接到单片机的地端。

然后用TO计数。

就可以了回答者:xinyu0218 - 一级2009-3-11 10:26我想问下,你的编码器是需要测量出旋转角度吗?还是仅仅需要测试出它的旋转方向如果是后者,你直接找个整形电路接下,出来是两个线,顺时针一个电平,反方向旋转另外出来的个一个电平,具体电路图有,不过过两天才能发给你,不在身边.已经用过好几个产品了.回答者:rebelwj - 二级2009-3-11 10: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内部两个光敏接受管转化其角度码盘的时序和相位关系,得到其角度码盘角度位移量增加(正方向)或减少(负方向)。

在接合数字电路特别是单片机后,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在角度测量和角速度测量较绝对式旋转编码器更具有廉价和简易的优势。

下面对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内部工作原理(附图)A,B两点对应两个光敏接受管,A,B两点间距为S2 ,角度码盘的光栅间距分别为S0和S1。

当角度码盘以某个速度匀速转动时,那么可知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比值与实际图的S0:S1:S2比值相同,同理角度码盘以其他的速度匀速转动时,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比值与实际图的S0:S1:S2比值仍相同。

如果角度码盘做变速运动,把它看成为多个运动周期(在下面定义)的组合,那么每个运动周期中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比值与实际图的S0:S1:S2比值仍相同。

通过输出波形图可知每个运动周期的时序为顺时针运动逆时针运动A B1 10 10 01 0 A B1 11 00 00 1我们把当前的A,B输出值保存起来,与下一个A,B输出值做比较,就可以轻易的得出角度码盘的运动方向,如果光栅格S0等于S1时,也就是S0和S1弧度夹角相同,且S2等于S0的1/2,那么可得到此次角度码盘运动位移角度为S0弧度夹角的1/2,除以所消毫的时间,就得到此次角度码盘运动位移角速度。

S0等于S1时,且S2等于S0的1/2时,1/4个运动周期就可以得到运动方向位和位移角度,如果S0不等于S1,S2不等于S0的1/2,那么要1个运动周期才可以得到运动方向位和位移角度了。

我们常用的鼠标也是这个原理哦。

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1.1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º,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而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

光电编码器分类和选择光电编码器是利用光栅衍射原理实现位移—数字变换的,从50年代开始应用于机床和计算仪器,因其结构简单、计量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在国内外受到重视和推广。

近年来更取得长足的发展,在精密定位、速度、长度、加速度、振动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光电编码器按编码方式分为二类:增量式与绝对式。

1、增量式编码器特点:增量式编码器转轴旋转时,有相应的脉冲输出,其计数起点任意设定,可实现多圈无限累加和测量。

编码器轴转一圈会输出固定的脉冲,脉冲数由编码器光栅的线数决定。

需要提高分辩率时,可利用90 度相位差的A、B 两路信号进行倍频或更换高分辩率编码器。

2、绝对式编码器特点:绝对式编码器有与位置相对应的代玛输出,通常为二进制码或BCD 码。

从代码数大小的变化可以判别正反方向和位移所处的位置,绝对零位代码还可以用于停电位置记忆。

绝对式编码器的测量范围常规为0—360 度。

速度计与长度计一般采用增量式编码器,以下就其参数范围作简要的介绍,供选型参考。

(1)光栅线数:常用线数30、60、100、120、200、250、256、300、360、400、480、500、512、600、700、800、900、907、1000、1024、1200、1250、1440、1500、1800、2000、2048、2400、2500、2669、3000、3600、4000、4069、4500、5000、5400(2)输出方式:常规有五种输出方式:• 集电极开路输出(通用型)• 互补输出• 电压输出• 长线驱动器输出• UVW 输出(3)工作电压:常规有以下几种:5V、12V、24V、5-24V(通用型)、5-30V(4)防护性能:常规为防油、防尘、抗震型。

(5)弹性联接器:编码器轴与用户轴联接时,存在同轴误差,严重时将损坏编码器。

要求采用弹性联接器(编码器厂家提供选件),解决偏心问题,一般可以做到允许扭矩<1N.m, 不同轴度<0.2mm,轴向偏角<1.5度。

弹性联轴器常用规格为:编码器端孔径(mm)用户端孔径(mm)Φ4、Φ5、Φ6、Φ8、Φ10、Φ15 Φ4、Φ5、Φ6、Φ6.35、Φ8、Φ10、Φ15(6)安装使用及注意事项:编码器属于高精密仪器,安装时不得敲击和碰撞。

轴端联接避免钢性联接,而应采用弹性联轴器、尼龙齿轮或同步带联接传动。

使用转速不要超过标称转速,否则会影响电气信号。

光电编码器的简单认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圆盘上有规则地刻有透光和不透光的线条,在圆盘两侧,安放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

当圆盘旋转时,光敏元件接收的光通量随透光线条同步变化,光敏元件输出波形经过整形后变为脉冲,码盘上有之相标志,每转一圈输出一个脉冲。

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º的两路脉冲信号,如图所示。

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1、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º,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而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

2、绝对式编码器是利用自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的。

绝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绝对编码器可有若干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绝对位置。

编码的设计可采用二进制码、循环码、二进制补码等。

它的特点是:(1)可以直接读出角度坐标的绝对值;(2)没有累积误差;(3)电源切除后位置信息不会丢失。

但是分辨率是由二进制的位数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精度取决于位数,目前有10位、14位等多种。

3、混合式绝对值编码器,它输出两组信息:一组信息用于检测磁极位置,带有绝对信息功能;另一组则完全同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息。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角度(角速度)检测装置,它将输入给轴的角度量,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或数字量,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工作可靠,接口数字化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回转台、伺服传动、机器人、雷达、军事目标测定等需要检测角度的装置和设备中。

增量型和绝对值旋转编码器一、增量型旋转编码器轴的每转动一周,增量型编码器提供一定数量的脉冲。

周期性的测量或者单位时间内的脉冲计数可以用来测量移动的速度。

如果在一个参考点后面脉冲数被累加,计算值就代表了转动角度或行程的参数。

双通道编码器输出脉冲A、B之间相差为90O,能使接收脉冲的电子设备接收轴的旋转感应信号,因此可用来实现双向的定位控制;另外,三通道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每一圈产生一个称之为零位信号的脉冲(Z)。

二、增量型绝对值旋转编码器绝对值编码器为每一个轴的位置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数字值。

特别是在定位控制应用中,绝对值编码器减轻了电子接收设备的计算任务,从而省去了复杂的和昂贵的输入装置:而且,当机器合上电源或电源故障后再接通电源,不需要回到位置参考点,就可利用当前的位置值。

单圈绝对值编码器把轴细分成规定数量的测量步,最大的分辨率为13位,这就意味着最大可区分8192个位置+多圈绝对值编码器不仅能在一圈内测量角位移,而且能够用多步齿轮测量圈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