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干髓术操作注意事项

口腔干髓术操作注意事项

生理盐水冲洗髓腔,棉球蘸干。
注意:
尽量防止根髓感染,在操作过程中勿将根髓一 并带出。 切除断面应整齐。
复诊: 4. 甲醛浴
清洗
吹干
甲醛浴
吸干
甲醛浴:用浸有甲酚醛液小棉球置于根髓断面上 约 1 min ,用棉球吸干多余液体。
复诊: 5. 放干髓剂
将干髓剂放在根髓断面上,即放入 根管内 1mm
取量(根髓体积 1/4 )
注意:
不要将干髓剂放置在髓室底处,以免干髓剂 通过此处的侧枝根管,对根分叉处的牙周组 织产生刺激作用。
复诊: 6. 垫底,充填
干髓剂 ZOP 充填材料
用 ZOP (磷酸锌粘固粉)垫底 至牙本质浅层(洞 深 1.5-2mm )
采用银汞合金或树脂材料永久充填窝洞,调牙合。 注意:充填时,不要向根方加压,防止术后疼痛。
干髓术失败原因分析
1. 术后并发根尖炎 , 主要是适应证选择不当 , 如根髓已 感染或部分坏死 , 根尖周已有炎症 , 也有一部分是牙周 病引起的逆行性牙髓炎。
2. 术后残髓炎的原因是冠髓去除不全 , 部分根髓未完全 失活 , 干髓剂质量欠佳 , 封药位置不准确 , 根髓不能很 好地干髓化。残髓炎常在封药后 1 ~ 5 月内发生 , 尤其 是多根牙常见。
3. 牙折裂的病例多为中青年。其原因是干髓术治疗后 , 因牙冠破坏较大 , 窝洞的抗力型欠佳 , 或充填物有早接 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对合牙牙尖过锐未作调合 , 或原有牙裂者。
总结
根管治疗是牙髓,根尖周病最彻底有效的治 疗方法。
干髓术后 3 ~ 4 年失败率最高,以后疗效稳 定。但干髓术的远期预后欠佳,需谨慎选择 适应症。
加强患者对做过干髓术患牙的保护意识。
复诊: 2. 揭髓顶
第一步:去封药 可仅使用探针去除,临床多采用高速手
机结合探针去除;手机去除封药时,注 意避免小棉球缠绕车针
探查穿髓孔
复诊: 2. 揭髓顶
第二步:揭髓顶
■ 用球钻或裂钻进入穿髓孔,然后用 球钻的腹部沿洞侧壁做提拉动作揭净 髓顶。
■ 也可以继续均匀磨除牙体组织暴露其 余髓角,将各髓角连接起来,从而去 除髓室顶。
口内教研室
失活干髓术(二次法)
初诊
1. 问诊,临床检查 2. 局麻,开髓 3. 封失活剂 4. 暂封 5. 医嘱
复诊
1.问诊,临床检查 2.揭髓室顶 3.去除冠髓 4.甲醛浴(消毒) 5.放置干髓剂 6.垫底充填
复诊: 1. 问诊,临床检查
问诊:症状改善情况 患牙是否疼痛
检查:视诊 -- 患牙暂封保存状况 叩诊,扪诊 -- 患牙根尖周情况
揭髓顶时,洞外形合理,符合抗力形和固位形的要求,防 止牙折。(干髓术后牙折率 29~62% )
操作中注意严格隔湿,保证无菌操作。 充填后要预防性调 牙合,防止牙折裂。
干髓术失误及处理
1. 封失活剂后疼痛 2. 失活剂引起的牙周组织坏死 3. 失活剂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 4. 残髓炎 5. 牙体折裂
注意
去髓室顶时不能向髓室底加压。 注意去除死角,并保持牙的抗力形和洞 的固位形。
复诊: 2. 揭髓顶
第三步:检查 揭髓顶的过程中,不断用探针检查
髓室顶是否揭全,多用探针的三弯 端,观察能否卡住探针。
能够寻找到所有的根管口
注意:
一定要寻找到所有的根管口后再行下步 操作。
复诊: 3. 去冠髓
使用锐利挖器去除冠髓,从根管口根 方约 1mm 处切断牙髓效果最佳。
2. 保证干髓剂的有效成分及含量,尽量使用新调制的 干髓剂。 3. 要对牙根及根管系统有全面的了解 , 能准确地找
到 根管口的位置 , 干髓治疗时要对每个根管的牙髓失
活, 只有这样 , 才能提高干髓术的成功率。
干髓术操作注意事项( 2 )
4. 正确掌握干髓术的操作技术
失活剂和干髓剂的放置位置,封药时间。 干髓剂需要紧帖根管口放置,才能有效地固定根髓 ; 且 由于干髓剂很软且不固化 , 所以放置的量不应过多(约 1mm 厚),以免因牙齿合面受力时发生变形、移位 , 可 将根管口局部略扩大加深来放置干髓剂。
医嘱
患牙在行使功能时应当注意勿咬食硬食物。
术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术后数小 时或次日 , 持续时间为 1 ~ 2 d, 最长者 1 周完全消失。临床表现主要为胀感 , 有时酸 胀 , 属正常现象,一般不另行处理。
干髓术操作注意事项( 1 )
1. 严格掌握干髓术的适应症。
干髓术仅用于病变局限于冠髓,或老龄患者的后牙无 牙髓炎表现,又需进行牙髓失活治疗者,张口受限者。 凡根髓有炎症感染的患牙均属禁忌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