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评卷人
得分
三、其他
6.从下面选段中任选三处语气词,试具体分析其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戊戌: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
1.用“/”给上文最后一段断句。
门生侍侧先生问之曰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孟子此章吃力说许多话其意安在汝辈读之曾得其意否读书不切己诵说何益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益: ②造:
③聊: ④但:
⑤反: ⑥举:
3.翻译划线句子。
读书暇日,则教以学算数,讲六书,习射法。郊行见枯骨,辄令子弟埋之。
评卷人
得分
五、话题作文
8.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古代经典散文时,我们常常会不经意间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行一次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我们发现,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多有一方独立的精神天地。在这一方天地里,或放浪形骸,或绝望孤独;或憧憬快意人生,或追忆逝水年华……
请以“当我走进”(如:兰亭、项脊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先生自少即勤问学,不事游乐,及成化戊子①谒疾②归家,益潜心正学,杜门不出者十年。至戊戌③岁,始造表弟马指挥文敬园中看花,有诗云:“斋居四十二年身,未见东风桃李春,今日名园一杯酒,不妨聊作赏花人。”盖实事也。
先生教子孙严而有道,教门生亦然。子孙男女但解言语,即教以揖拜、问安之礼;知出入,即教以出告反面之礼。虽习举业,必教以得失有命,毋为夺志。读书暇日,则教以学算数,讲六书,习射法。郊行见枯骨,辄令子弟埋之。
乡闾育女多不举,先生立法以戒家人曰:“吾家子妇敢有効尤者,必出之。盖忍于杀子,何所不至乎?”
门生侍侧先生问之曰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孟子此章吃力说许多话其意安在汝辈读之曾得其意否读书不切己诵说何益
——节选自《医闾先生集》
(注)①成化戊子: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②谒疾:请病假,这里指因病辞官。
这段话的意思是:门生在旁边侍奉,先生问他们说:“孟子说:‘圣人与我是同类的。’你们这些人也曾经这样省察思虑过吗?《孟子》这一章里辛苦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用意在哪儿呢?你们读这些,曾经得到他的用意吗?读书不密切联系自身,传述解说有什么益处呢?”
“先生”是名词,是“先生问之曰”中的主语,应置于开头,故其前应断开。两个“曰”后面都是引语,后面应该断开。“汝辈”是“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中的主语,其前应断开。“孟子”为后句的主语,其前应断开。“话”为宾语,“其意”为后句主语,二者中间应断开。“汝辈”为主语,其前应断开。“之”为宾语,其后应断开。“读书”为主语,其前应断开。“己”为宾语,其后应断开。
4.综合以上选段,概括这位先生的特点。
评卷人
得分
二、语言表达
5.“不忍”一词有很多意思,如不忍耐、不收敛、不忍心、无法忍受、舍不得……请阅读下面《鸿门宴》选段,谈谈你对此处“不忍”一词的理解。要求:指出选段中三处“不忍”之处,并加以简要分析。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韩愈《师说》
评卷人
得分
四、命题作文
7.本学段,我们学习了儒家的“经世致用”道家的“无为而治”,欣赏了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比较了鸿门宴上的项刘集团,梳理了贾谊的过秦之论……有时豁然开朗,有时陷入沉思。请以“之我见”(如:以礼治国、儒道互补、烛之武退秦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结合作品阐发或蕴含的思想,抒写“我”对此思想或此哲理的认识。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
3.读书的闲暇时日,就教导他们学习算数,讲解六书,学习射法。去郊外出行见到枯骨,就让子侄们掩埋。
4.勤于学问,教育严而有道,有恻隐之心,治家严格,治学注重反省。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来做。
要求:抒写“我”与作家或作品的精神对话,要结合作者心路历程或作品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1.门生侍侧/先生问之曰/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孟子此章吃力说许多话/其意安在/汝辈读之/曾得其意否/读书不切己/诵说何益
2.①益:更加②造:到,往③聊:姑且④但:只,只要⑤反:通“返”,返回⑥举:养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