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语言描写习作指导
孝感市孝南区第二实验小学 冷昶
一、课前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他吗?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
到这儿来玩的!”这个时候的巨人,是什么样的巨人?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
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这个时候,巨人又变成了什么样的了?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巨人仿佛就在我们眼前!是的,写人离不开人物语言描写,语
言描写是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要想让作文里的“人”开口说话,就得用好语言
描写这个法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语言描写。
二.新课呈现
2.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语言描写的几种形式,大家还记得吗?语言描写有四种基本形式,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举例子)
A.提示语在前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B.提示语在后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C.提示语在中间
◆“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D.没有提示语
◆“那是因为你很伤心,却不会哭。”
(这种属于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
3.提示语放在不同的位置,标点符号也所有不同,同学们观察一下,有何不同?
学生观察。
4.练习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
要写好人物的说话,就要注意“提示语”,在平时的写作中,交替使用不同位置的提示
语,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不会显得单调。
5.除了提示语的位置不同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句子还有什么不一样?
例:◆ 妈妈问:“咦?你的衣服怎么脏啦?”
◆“咦?你的衣服怎么脏啦?”妈妈指着我的衣服问道。
◆“咦?”妈妈满脸疑惑地看着我,“你的衣服怎么脏啦?”
◆“咦?你的衣服怎么脏啦?”妈妈满脸疑惑地指着我的衣服问道。
让学生体会在提示语中加上动作和神态描写。
对啊,好的对话,提示语要精彩,如果添上相应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就会加强对话的
效果,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现场一样。
6.学生自由发挥,练习句子。(采用不同位置的提示语并加上不同的动作或神态)
e.g. ◆“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学生自由发言。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妈妈关切地帮我戴上帽子。
◆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说:“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塞到我手里。”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指出除了“说”字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表示说话的词语,进
行恰当的引导。)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句子里没有“说”字,也不影响我们的理解呢!
7.同学们,汉语里,表示“说”的字、词,很丰富,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练习:选择合适的词语。
◆我迫不及待地冲回家,对着楼上 :“妈妈,我考了100分!” (喊道)
◆小红气得肚子都快炸了,对小明 :“赶紧把我的书还给我!”(大吼一声)
◆“这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话,认真写作业,多看点课外书······”每次给我布置作
业,妈妈都会这样 。(唠叨)
是的,同学们,一天到晚“我说”“他说”的对话往往不精彩,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
话的语气和动作也会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场合说话的方式和用词也会有变化,恰当地动作和
神态描写配合我们的语言描写,就可以带我们回到当时的场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校
园里发生了什么?
三.情景再现,小练笔。
星期一下午大扫除时,小明擦完窗户,端着一盆刚刚涮完抹布的水向楼下走去,不料,
刚走到楼梯拐角处,与迎面正上楼的一个六年级大姐姐撞了个正着,脏水洒了对方一身,水
盆落在了地上。
李小明 地说:“ ”
“ ”大姐姐 。
李小明手指着大姐姐的脏衣服说:“ ”
“ ”大姐姐 笑着说道。
李小明 :“ ”
“ ”大姐姐 对李小明说,“ ”
如果我们能把这段话,用上我们所学的语言描写的相关方法,这段话会变成什么样呢?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提示语位置要多样化;在提示语中加上恰当的神态、动作描写;注意分
段,这样文章的条理会更加清晰。 (鼓励学生可以自己打开新思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
写,合情合理即可。)
老师现场评价学生习作片段并做出相应的指导。
板书设计
人物语言描写
提示语(变换位置) 生
动
形
动作、神态描写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