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策略
摘要:电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论文从配网自动化的意义出发,首先介绍了当前阶段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优化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力配网;自动化;优化;策略
引言
我国电力配网不断向着自动化发展,为有效提高配网运行的稳定性,我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诸如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但是,先进的技术水平不代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实现,当前阶段,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优化。
1配网自动化的意义
一,配网自动化即基于现代先进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其他先进高性能技术手段而构建的自动化电力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平台不统一和功能单一的问题,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配网自动化具有强大的配电网调度仿真能力,能够辅助进行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模式的优化,并且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进行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有效缩短了因电力配网故障或维护而产生的停电时间。
三,全面覆盖的配网自动化可有效实现电力设备运行情况的远程监控,使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电力配网故障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配网自动化可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诊断出电网出现故障时,一方面,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能力,另一方面,故障信息的快速传递可帮助用户及时了解电网运行情况[1]。
2电力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2.1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不足
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是配网自动化研究与应用的根本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部分城市或区域的电力配网虽冠以自动化之名,但却并没有真正的实现配网自动化。
具体来说,这些区域停电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为了进行周期例检而人为安排的停电,而不是由于配电网故障而引发的停电。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电力配网的自动化水平不足,一方面是配网自动化顺序混乱,另一方面是状态监测手段未得到有效落实,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势在必行[2]。
2.2供电区域不平衡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电力配网建设方面尚没有全面、整体的规划,这就导致我国的配电工程总体呈现出电源分布不合理、供电区域不平衡的局面。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供电半径较长,电源点出现损坏时也不能及时发现,进而导致整个电源点的废弃,当前阶段,部分区域电源点不足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日常的电力供应。
2.3电力设备可靠性较低
电力配网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的老化、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需要定期进行调整或更换,确保配网自动化的运行水平和运行效率。
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即使我国加大了对电力配网的改造与建设力度,部分陈旧、老化并且可靠性较低的设备和输电线路依然被应用在电力配网中,影响着配网自动化稳
定性和可靠性的发挥。
2.4电力配网线路设计不科学
电力配网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两方面:线路负荷和电力配网的安
全运行。
因此,为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之前,首先要严格
进行规划区域的勘察工作,确保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保障输电线
路的合理性。
但是,在实际的输电线路架设工作中,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
其他因素的影响,电力配网输电线路中不同配网交叉跨越的现象时有发生。
2.5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
专业技能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是电力配网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
由于我国电力配网技术起步较晚,发展时间有限,同时具备两种能力的高端人才
极其缺乏,电力配网设备的技术改造与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才培养的速度,
这也是导致配电网运行管理质量低下,难以改善的原因之一。
3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优化策略
3.1电力配网自动化建设要循序渐进
整体来说,电力配网的运行环境是十分复杂的,不仅需求数量、种类众多的
电力设备,对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外界环境等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这就导致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进行某区域电力配网
自动化的规划时,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在该区域既有电力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全面、科学的规划,逐步推进。
3.2选择合理的配网运行模式
在电力配网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配网运行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电力配网
的供电性能,特别在一些电力供应不平衡的区域,其影响更为明显,如不合理的
配网运行模式会导致输电负载不平衡,进而引发线路故障,因此,在进行电力配
网自动化运行模式的选择时,一定要从科学性、经济性出发,切实保障电力配网
自动化的稳定运行。
举例来说,合环操作的适时引入,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对电力
配网的维护次数,还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用电的影响。
3.3及时更换和调整陈旧设备
对于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和调整的旧设备,是会必须要定期进行严格的检查,
一旦发现运行异常或者配置不合理,要进行调整,对于影响到整个配网运行可靠
性的电力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
例如:对于出现老化的线路要及时进行更换,同
时还可以加装放电线夹、箝位绝缘子等;对于单台变压器,要尽量缩小供电半径,尽量避免由于超负荷运行而造成的故障。
3.4严格落实运行状态监测
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或单位应有意识地进行对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状态的监测,并且
对配网运行过程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便于后期的日常维护与检修。
举例来说,变压器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很容易温度过高,会加速变压器的老化,此时
如果有自动化监测系统,就能实时对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数据信息的采集,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发生警告信号,并传输异常的数据信息,为电力配网自
动化运行系统的故障诊断和运行控制提供依据。
3.5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人才是切实实现电力配网自动化改造与应用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电力配
网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各供电企业在引进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电力配网自
动化水平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计算机
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实现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功能和效益。
培训是提升工作人
员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一方面要定期安排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根据高新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情况,不定期组织相关内容的培训,从根
本上提高工作人会的专业素质。
结束语
电力配网的自动化运行是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电力企业不断研究
或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设备仪器,不断对电力配网系统进行完善,在有效解决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升电力配网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以确
保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1]吕海龙,张帆,孔祥岭.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1):151-152.
[2]赵晓锰,田海.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