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21世纪的技能(skills of twenty-first century)1)了解整个世界,即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与世界不同文化、文明沟通的能力。
2)跳出思维的局限,即要拥有创造力、独创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3)懂得灵活运用新的信息,即具有信息搜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合群力。
一、女性求职技巧打造精彩简历:中英文简历的区别、行动词和关键词、简历板式等求职信的写法:传统求职信、T型求职信面试闯关:、面试准备、面试着装、面试答题、结束面试、后续跟进第一章导论职业生涯:人一生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其担任的职务、角色,同时也是涉及其他非工作或职业的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社会要素,为自己设计最适合的职业和职业发展道路。
职业生涯研究的价值在于它的双重性。
1、人们的内在状态优势:(1)我学习了什么?(2)我曾经做过什么。
劣势:(1)性格的弱点(2)经验与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2、正式地位、法定关系、生活方式(1)社会分析:你是社会人!(2)组织分析:你选择了一个组织,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通过以上自我分析认识,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明确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择你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职业生涯的特性1、独特性2、发展性3、阶段性4、终身性5、整合性6、互动性大学生涯是职业发展的准备期,学会为人,学会为学,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积累资本,为进入职业生涯做准备。
积极上进的人生观、核心竞争力、良好的性格,广交朋友大学四年应如何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
一年级为试探期、二年级为定向期、三年级为冲刺期、四年级为分化期几类典型的职业女性1、事业忙忙碌碌,感情颗粒无收2、朦胧的事业,遥远的婚姻3、家庭事业两不误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女性的职业生涯中一般都有三个转折点:1、高中毕业时,大学毕业后和参加工作5年-10年以后。
2、25岁左右确定职业方向,在为生活与事业奔忙的同时,必须清晰的把握自己的将来。
3、30岁左右解决婚姻问题女性回归家庭的天然心理,女性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越来越渴望有一条家庭的纽带对自己给予支撑。
4、35岁之前完成三期:婚期、孕期和哺乳期事业、家庭、孩子、健康5、40岁左右要在职业和家庭间做权重女性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扬长避短,尽早地建立自己的职业锚。
使她们既能在工作与事业追求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体现人生价值,实现职业理想,又懂得和谐地生活,最终取得事业与生活的双丰收。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女性要想赢得更多的成绩与尊重,付出的是比男性更多的牺牲和努力,合理的规划不可缺少。
学会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点做正确的事情,是女人一生的功课。
我国女性的就业困境一、女职工下岗问题: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城镇平均失业率为8.3%,其中女性为9.0%,男性为7.7%;城市失业率为9.43%,其中女性失业率为10.41%,男性失业率为8.67%;镇失业率为6.24%,其中女性失业率为6.62%,男性失业率为5.94%。
湖北省据有关统计显示,湖北省城镇妇女从业人员近五年内减少了88万人,下岗职工中妇女占到了50%以上;城镇妇女在业率为62%,比十年前下降了20个百分点;失业人员中妇女所占的比例高,再就业困难。
二、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江苏省妇联不久前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下发了1300份调查问卷,在回馈的1100多份答卷中,有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被调查者指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
在一些三资企业,女性劳动权益保护率较低,许多人签订劳动合同时,迫于就业形势就范于公司“5年内不得生育”的苛刻条件。
三、职业女性角色冲突与角色困惑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职业女性在扮演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过程中,由于角色扮演者在时间、空间、身心、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不同步、不协调,导致主体所扮演的各种角色间的矛盾状态。
社会对女性男女两性化的重叠要求:既希望职业女性都有很强的事业心、能吃苦耐劳、好强、刚毅、独立等等,又希望她们具有传统文化认定的女性特质:依赖、柔顺、随和等。
两性成功人生的评价标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念中,男性只要事业成功就被认为使成功者,而女性的成功则要受双重标准的检验,必须事业和家庭两方面成功。
这种传统的价值观使得女性常常处于两种角色的矛盾和冲突之中。
四、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隔离问题在我国转轨时期职业性别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1、横向隔离:就是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不一致;2、纵向隔离: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的职位上存在着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男性不断下降的趋势。
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2000年城镇在业女性中,各类负责人只占6.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也只占22.8%。
大多数妇女从事的是秘书、服务员、保管员等工作,女技术人员、女工程师、女厂长、女经理简直是凤毛麟角。
五、工作场所的性骚扰性骚扰是指处于权利不平等关系下强加的性要求,包括言语的暗示和戏弄等。
美国联邦政府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在《性别歧视指南》中的定义: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向对方作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动或提要求及其他语言均构成性骚扰:迫使对方接受有关行为,作为受雇或明显或隐蔽的要求及条件;对方接受有关行为与否,将成为影响个人升迁或学业的先决条件;有关行为具有以下目的或导致以下后果:1、不合理的干扰个人工作或学业;2、制造一个令人不安、不友善或令人反感的工作或学习环境。
与性有关、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与意愿有关性骚扰成为欧洲职业女性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西班牙84%的职业女性遭受过性骚扰;希腊60%,荷兰58%,德国50%,英国51%。
2000年深圳对600人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43%的女性,19%的男性表示曾遭到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
《北京青年报》2000年1月21日发表了题为《性骚扰:面对生存压力能否保持尊严》的专栏文章。
本课程的核心思想宗旨:1、梳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探寻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特点3、认识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提出促进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5、尊重差异基础上的男女平等6、女性职业发展是女性的最大权益7、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职业生涯管理8、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具有特殊性。
第二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女性职业生涯:职业女性从职业学习到退出职场所经历的工作职位与工作相关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工作体验的有机整体。
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个体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设计的目标,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目标的过程。
第一节职业选择理论一、帕森斯的人职匹配论《选择一个职业》:职业选择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的基础上,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种职业需求与个人特长匹配相当的职业。
人职匹配的步骤一、了解自己:对自己的生理、心理、条件以及社会背景进行评价。
二、了解职业:职业对人的要求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三、两个条件平衡条件匹配和特长匹配案例:大学生自我定位定位人物:小燕基本情况: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成绩一般,考研究生没有考上。
喜欢演讲,曾经在学校的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英语成绩不佳,尤其是口语很弱。
第一步:了解自己一、知识方面:自动化专业知识较多、此外还有演讲知识、文书写作知识、历史知识;二、技能方面:很强的沟通能力、说服能力;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三、经验方面:在学校主要参加了演讲社团,暑期还曾经在一家调查公司作访问员,得到领导的夸奖;做过家教,为一名高三的学生辅导语文。
四、个性方面:外向、活泼,有热情,做事情速度比较快,有一定的责任感,但是坚持性不够。
喜欢的事情做得比较好,不喜欢的事情做得不太好,有些任性。
能吃苦,有较强的压力承受能力。
如何知道自己的特点是不是工作需要的呢?一多看单位的招聘广告、二是看业内的成功人士、三是关注行业职业发展的动态第二步:确定目标:小燕有三个选择:1. 国营企业本专业工作; 2. 民营企业本专业工作; 3. 民营企业公关、销售、行政。
第三步:定位:根据自己的求职目标,确定其主要需求和自己的特点最吻合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定位小燕的定位是:一个善于沟通、有热情、能承受压力的大学生。
第四步:确定合适的表现方式。
简历部分:重点加强了做社会工作部分的描述,这些工作都能够体现自己的善于沟通、有热情、能承受压力的特点。
在结尾描述自己个性的时候,强调与应聘职位相关的性格特征。
删去了考研究生部分,因为她认为这会干扰用人单位对自己定位的接受。
面试:小燕没有借别人的职业装,而是穿了一身较为正规的见老师才穿的衬衣、西裤;整体感觉比较清新、大方、俭朴;小燕回答用人单位问的“请说说你大学期间比较有成就的事情和比较失败的事情”的时候,她也重点突出了自己的工作速度,对于结果的看法,传达着自己的定位。
西门子公司:最好的人才懂得"有很好的人生目标,不断激励自己"二、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佛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
择业动机=f (职业效价,职业概率)1)择业动机:择业者对目标职业的追求程度,或者对某项职业选择倾向的大小。
2)职业效价:择业者对某项职业价值的评价。
3)职业效价=f(职业价值观,职业要素评估)4)职业概率:择业者获得某项职业的可能性的大小。
5)职业的社会需求量6)择业者的竞争能力7)竞争系数:谋求同一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
8)其他随机因素职业的价值观1、利他主义: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
2、美感: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不断地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感的享受。
3、智力刺激: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进行智力的操作,动脑思考,学习以及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4、成就感: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
5、独立性: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步调或想法去做,不受他人的干扰。
6、社会地位: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所从事的工作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得到了人的重视与尊敬。
7、管理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获得对他人或某事物的管理支配权,能指挥和调遣一定范围内的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