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玄宗 功大于过 过大于功 人教版

唐玄宗 功大于过 过大于功 人教版

唐玄宗功大于过过大于功
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有几个朝代在当时世界上
科技领先,称霸全球。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曾触及过多瑙
河畔,但他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与痛苦。

大清王朝也曾鼎盛
过,但最终却败于列强之手。

只有唐朝,才是最令我们汉人乃
至中华民族感到自豪与扬眉吐气的朝代。

而创下这盛世基业
的,就是一代名君——唐玄宗。

唐玄宗,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他是唐朝第七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

从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

他出生于武则天在位时期,从小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

在各种宫廷斗争中,他表现得少年老成,年少有为。

年纪轻轻就善于把握时机,诸韦后,灭太平公立。

在扫平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后,终于于公元712年登上大唐天子之位。

是他,开创了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但也是他把这自己开创的盛世一手推向了那个无底的、昏暗的深渊。

对于唐玄宗的功过是非,世人至今仍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至于唐玄宗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那就只能让世人按自己的喜恶而定了。

唐玄宗在他统治的44年中,前期的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这与他励精图治,善用人才是分不开的。

他选拔人才时,一律不论亲疏,不计贵贱,特别重视德、能。

当初就是因为唐玄宗力排众议,重用武则天时代的重臣姚崇。

姚崇富有改革精神,熟悉吏治。

当了宰相以后,大胆地向各种腐败现象进攻,改革了一些弊政,使朝政很快出现了新局面。

这可以说是为以后的“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的唐明皇李隆基即位时才二十多岁,血气方刚,虽然年轻但非常有主见。

他一心想恢复先帝唐太宗的事业。

他重整了朝政,除旧布新。

经过几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把中宗时期的混乱局面彻底扭转过来了。

唐王朝渐渐恢复了元气,并且蒸蒸日上,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唐王朝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前所未有的太平景象。

以至如今外国人仍称华人为“唐人”,可见这影响的深远。

当时四方来朝,不可一世。

同时,唐玄宗还十分开明,他让不少外国人来中国经商、定居,学习外国优秀之处,不许官吏加重税收。

因此,大批外商都十分向往来唐经商,唐朝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当时就与七十多个国家发生来往。

对此,唐玄宗可谓一代明君。

但可惜的是,唐玄宗晚年一改年轻时的作风,过起了荒淫奢侈的生活,不理朝政,终日与杨贵妃饮酒作乐,并且醉心于此。

渐渐疏远了劝谏他的忠臣,于是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趁虚而入,朝政越来越腐败。

可唐玄宗依旧一味地宠幸杨贵妃,甚至为了讨好杨贵妃,不断为杨氏家族加官进爵,挥霍无度,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同时,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安禄山又趁机反叛,气焰十分嚣张,叛军直指长安。

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历史上叫做“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使当时生产大受摧残,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

连当时最繁荣的洛阳、长安也不能幸免。

叛军南下攻占了洛阳,长安。

一时之间,两座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顿时成为废墟。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同时也为以后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

它们加深了政治黑暗,削弱了统治
力量,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纵观唐玄宗一生,我认为他的功还是大于过的。

毕竟他开创的“开元盛世”流芳百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最辉煌的一面。

然而“安史之乱”的出现却击碎了这无以伦比的盛世。

而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局面,竟是同一个人——唐玄宗李隆基造成的。

他把唐朝推向了最顶峰,却也把那最令人骄傲的一面推向滑坡。

大唐王朝从此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灭亡。

为此,世人对唐玄宗的一生而各持己见,争论纷纷。

这,就是大治大乱的唐玄宗李隆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