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中的提问艺术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中的提问艺术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阅读中的提问艺术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它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快速回答问题的习惯。

另外,它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及表达能力,对他们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有很大的益处。

本文就课堂阅读中如何使提问更具艺术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艺术性阅读教学发散思维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它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快速回答问题的习惯。

另外,它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及表达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有一定的好处。

一、提问艺术在语文课堂阅读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保证。

以往的语文课,老师的教学步骤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即介绍文章背景—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重点字词的注音与解释—老师讲析课文—安排作业。

整节课中都是老师在说,说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激情。

这样的一节课可以说是失败的一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老师提问的艺术性越强,课堂效果就越好,越能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进而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主
动性。

课堂上老师的巧妙提问对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每次学习都是在一种半懂不懂的状态下,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课堂上便不认真听讲,这时老师如果提出疑问来,会激起他们的思考、求知的欲望。

合理的提问使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老师也能凭此掌控教学。

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问题解决了,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如何使语文课堂阅读中的提问更具艺术性
1.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提出问题的目标要明确。

设置课堂提问要依据教学目标,抓住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找准方向,学会重点内容,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很难理解但又必须掌握的地方,它需要师生共同研究与探讨。

抓难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需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根据重点、难点设置问题,直接引入主题,省掉了中间的很多繁琐过程,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所以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以激活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思路,如在
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述是“庭下如积水空明……”,虽然仅一句,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只是凭单纯的字面翻译理解,学生就很难准确理解,而且领会不到当时的意境。

于是我在教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否能把原句改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样一问,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原句中的比喻的好处:把月光比做清澈的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做藻荇。

这样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设计要有曲折性
课堂提问如果总是过于直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果把问题以“曲问”的方法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发散思维。

“曲问”就是让思维“拐一道弯”,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寻找思路的入口。

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读一遍课文就说“都明白了”,那么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这就需要老师能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出人意料的问题,给课堂增添惊喜。

如在学习《我爱这土地》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热爱祖国,为什么作者满眼泪水,而我们却满脸微笑呢?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熟读课文,熟知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体会到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

4.问题的设计要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
力,所以老师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可以让学生掌握同一问题的多种回答方法,这样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发散型思维。

例如通过《桃花源记》的讲授,学生理解了作者抨击官场的腐败,充满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学完课文后我问道:“你们愿意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大部分学生回答:“如果谁都像陶渊明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能进步。

”这就很自然地概括出了陶渊明消极遁世的思想。

5.问题的设计要有创新意识
一般课堂教学都是靠提问来推进的,提问的水平不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提问设置的不全面,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成功的体现。

所以老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树立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主要问题”,用少量且具有引导力的“主要问题”代替繁杂众多的“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那些散碎的、表面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而言,对课文阅读起支配作用,能从整体参与度上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理解、赏析、创新的重要问题,它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是老师仔细阅读课文并经过努力思考总结、提炼的出来的;在课堂上出现的顺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节课中几个关键的主要问题,其提问的先后顺序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
学艺术。

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提问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