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1.2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9.1.2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核心知识分类及教学逻辑展开:
分式的基本性质在深度学习中是联结程序性知识,本节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分数通分、约分的根据,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再通过例题来巩固和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从而展开教学,对于分式基本性质的运用,要重点注意分式基本性质文字表述中“都”“同”两字,教学中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进而对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分式基本性质的运用中有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为后面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做好铺垫。
9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形.
数学思考:通过分式基本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解决:通过分式基本性质的研究过程,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并初步形成“简洁美”的数学审美.
情感态度: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合作探究,
自学新知
第二环节:
合作讨论,
解疑答惑
第三环节:
初步应用,
感悟新知
自学提纲
阅读沪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1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分式?
2.在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
3、完成下列填空,并说出从左到右变化的依据: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知识建构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谈一谈收获?
经历思考
和讨论后,
用自己的
语言回答.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七环节:ຫໍສະໝຸດ 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1.下列等式从左到右是怎样得到的?
2.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化为正数,并将分子与分母按降幂排列:
独立完成,
当堂反馈.
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
第七环节:
布置作业,
课后检测
1.沪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3页习题9.1第3.4.5题.
2.同步作业
最后一题题选做
学生课后完成
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后反思
; 。
4、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5、自学例2.
1.2题学生代表口答
第3题上黑板填写:(1)6,4
(2)9,1
第4题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第五题,学生上黑板板书过程:
例2不改变分式值,将分式 中各项系数化为整数。
(解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00,可将分式中的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
解原式=
独立学习,
尝试完成,
有困难求
助老师或
同伴.
展示分享,
同伴交流.
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
其他同学
补充.
分式的基本性质按深度学习知识分类属于联结程序性知识,因此,通过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回顾,能够很好的为新知打下基础,进行研究.
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在做题总结中对分式基本性质运用进行聚类研究.
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用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的规范格式.
第四环节:
应用新知,
当堂演练
1、沪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1页练习第1题.
2、沪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1页练习第2题.
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
其他同学
补充.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尝试应用分式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