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约教育”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不管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勤节、节约无论何时都值得提倡,“惜物”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
但是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我们也要为“节约”不断注入新的涵义和活力,让这个话题永远地继续下去。
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节约”的有趣
“惜物”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当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挤出牙膏并用来清洁玩具的时候,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有趣与自豪。
当孩子们看到生活中那些似乎可以扔掉的东西重新利用起来的时候,也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的!我相信“节约”和“再利用”后的那种成功感就是一种快乐和享受!在活动中渗透出来的“节约创意”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欣赏绘本——在阅读中开拓“节约”的视野
《怕浪费婆婆》通过幽默可爱的情节,为孩子们呈现了爱唠叨的婆婆和成长中的孩子之间关于勤俭节约的神奇故事。
故事能教育孩子们从小养成节约的习惯,学习更多“节约”和“废物再利用”的方法,让孩子们真正健康聪明地成长。
我相信——节约不仅会被视为一种观念,一种美德,更会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文化。
晨阳幼儿园瞿开颜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实用的节约小妙招并尝试实践操作,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
2、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学习“怕浪费婆婆”节约物品、不浪费的优良品德。
活动准备:
1、课件。
2、操作准备:旧牙膏,工具若干、皮鞋、旧玩具等。
3、展板——节约妙招大征集。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节约小妙招
1、生活经验回顾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有什么节约的小妙招吗?
幼儿介绍、分享经验,教师记录。
2、挤牙膏大比拼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东西正在被我们浪费。
(出示废旧牙膏。
)
“我是一支被主人丢弃的牙膏。
主人说我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体里还留着许多牙膏。
谁能帮帮我,帮我挤出来?”
(1)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牙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
(教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鼓励幼儿耐心操作使用多种方法挤牙膏)
(2)交流操作方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介绍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3)拓展思路
师:原来被扔掉的牙膏里还有这么多牙膏,要是浪了多可惜呀。
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除了刷牙,你平时还看到妈妈用牙膏干什么了?
(4)鼓励幼儿尝试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脏玩具。
二、“怕浪费婆婆”的节约妙招
过渡语:看来我们都学会了一些“节约小妙招”,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婆婆,她可是“节约高手”呀!
1、引出主角,激发幼儿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介绍故事主角。
(出示图片)
2、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帮助幼儿理解“怕浪费”的含义
重点提问:“怕浪费婆婆”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3、怕浪费婆婆的节约妙招
师:怕浪费婆婆生气了,他发现小男孩又在浪费了。
讨论:怎样节约使用这些物品?
那这些东西还有用吗?可以怎么用?
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揭开谜底。
小结:有些看着没有用废物也有再次利用的价值,只要肯动脑筋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废品都能派上大用处。
三、“节约妙招”大征集
教师出示、介绍展板,鼓励幼儿继续搜集“节约妙招”并展示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