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大港油田采油六厂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作为一线生产单位的采油队,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油田开发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结合本队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浅谈实现采油厂安全生产的途径。

其中,班组是基层组织中最小的单元,在整个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抓好企业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个人的思想意识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每一个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能及时察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排除。

根据不同环境及生产井设备管理等方面持续增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从旧设备的老化到新工艺的应用,从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增强安全管理的灵活性。

要抓好企业安全生产、搞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首先要从企业生产一线员工的思想意识入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突出重点、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安全领域的巨大作用,积极搞好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地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跃上新台阶。

为此,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一、提高思想水平,努力增强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在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求员工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因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只有细胞健康,肌体才有活力。

每一位员工都要善于了解、总结和分析每道生产工序、每个流程、每项作业中的难点,并根据环境条件和班组员工思想状况,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各种危险因素,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中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程,坚决杜绝身边各种习惯性违章操作现象,积极查找生产过程中不安全的隐患,搞好群众性“两个一”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最大限度地消除身边不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更加有的放矢地搞好各自岗位的事故预防演练工作,从而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要警钟长鸣,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增强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管理无处不在。

特别是班组安全管理,其综合性强,又很具体。

既有人的管理,如掌握班组员工的心态、情绪和思想波动;又有现场岗位的安全管理。

如安全教育记录、安全活动台帐、劳动保护“两个一”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活动、以及现场安全检查与注意事项等。

要以“人”为本,坚决抵制生产过程中的蛮干、不在乎、侥幸现象的发生,如不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只图个人方便、只为一时顺手、只求盲目一阵。

还有一种凑凑合合的思想,只要管好个人安全就行,不能主动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如多关注一下、多说一句话、多办一点事,以及不能及时制止同行的违章操作行为。

因而要加强管理坚决铲除各种麻痹大意的思想,较好地规范企业每个员工的安全行为,才能更好维护好员工们的安全卫生与身体健康。

为此,要有针对性地抓好班组安全生产工作与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对新、老员工的安全教育不能“一锅煮”,而要“分灶吃饭”;不同环境的作业和不同性质的操作也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管理工作;切忌安全生产的预防管理措施“一把钥匙开多把锁”,这样才能使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提高技术水平,持续增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大家知道,企业中的班组员工的技术水平的高与低,是指完成班组工作任务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应该说,职业安全是企业员工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应该说,职业安全是企业员工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因此,班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即班组要与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同步。

其员工要不断地提高操作技能、掌握操作规程、懂得岗位设备、工艺流程性能和各个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现象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并能预测可能出现的后果,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不安全因素,杜绝习惯性违章操作的行为,获得班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

四、提高创新水平,充分增强安全管理的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既不能套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陈旧做法,又不能单靠行政命令,必须结合班组的实际,综合运用好法律、经济、行政以及教育手段,认真贯彻落实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岗位安全规章制度,不断增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制观念。

因此,我们企业员工应该:一是要在安全生产思想观念上的创新;二是要在监管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三是要在监管手段上的创新;四是要在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文化上的创新,并且为指导我们今后不断做好安全工作奠定基础。

当前,企业员工要不断在思想观念、安全科技和安全文化上不断创新,以创新的思维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进行综合治理。

特别是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积极治理企业,以获取企业安全生产和社会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五、提高文化水平,不断增强安全管理的灵活性提高文化水平,不断增强安全管理的灵活性,对于提高班组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班组整体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将制约着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它是班组战斗力的一个情雨表;其次,班组员工文化素质的高低,在理解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方面存在着深浅的差异;再次,当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时,安全教育多半会成为形式,是难以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第四,班组员工安全意识薄弱,蛮干、侥幸或一念之差、以及习惯性违章操作现象必会发生。

因此,必须在班组内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集体讲座、运用一事一议一训、员工互相帮带、现场分析演讲、交流会以及班前班后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提高班组员工整体文化水平,使安全教育潜移默化地走进企业的班组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使员工在企业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现代企业班组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检查工作,是时刻维系着我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要积极营造我公司“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关心发展”的安全文化氛围,努力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真正把企业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建立起整体性、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

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必须力戒照本宣科,讲大而空的道理,缺乏创造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做到寓教于乐,综合运用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种多样、职工喜闻乐见、教育效果明显的活动,形成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

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意识,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效果。

再次,职工违章违纪或发生事故,不能只用简单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还必须辅之以有效的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消除一些带倾向性的心理障碍。

要紧紧把握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动向,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组织等手段,做到教育本人、警示众人。

注重动态,力防就事论事,强化动态管理,随时掌握现场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各个作业环节上的偏差,切实消除隐患,及时解决问题。

二、增加安全生产投入谈到效益,人们总是想到利润、成本、资金、节支等字眼,很少有人想到安全。

但越来越多的现实已经向我们证明,企业的安全生产好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冲击和影响是直接的。

安全投入能解决不安全的因素,使之不发生各种事故,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使得生产经营性投入不受到损失,实现产品质量、产量的提高,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这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效益。

如果安全投入少,会严重影响企业安全化速度和水平,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一旦出了事故,企业和个人都将受到损失,效益又从何谈起呢?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般人认为安全投入是单纯指直接的资金投入,其实安全投入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用于解决物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为主,提高物质安全化的资金投入。

二是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解决人的问题为主的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的投入。

如开展各种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的投入,职工防护用品与保健、安全技术攻关等投入皆构成了企业安全投入。

这些安全投入有利于安全生产系统的整体安全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发展和提高。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有些单位抓安全习惯于打“人海战术”,搞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很不扎实,重治标,轻治本,急功近利。

有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顾此失彼,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还有单位抓安全时紧时松,安全不好时抓安全,安全好了就忘安全。

“安全第一”的方针缺乏具体落实的一贯性。

特别是在强本固基方面,尽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再强调工作重心要下移,管理控制到岗位,但具体到企业往往不能很好解决。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首先,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内容要完整、结构要合理。

既要包括安全生产组织保障体系、安全生产制度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又要包括安全生产投入和财力保障体系、事故应急救援和响应保障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还要包括企业安全文化保障体系。

各体系之间要保持紧密联系,在管理过程中协调统一、步调一致。

其次,各项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要“严”字当头。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实,使广大员工懂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经过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及沉痛教训写成的,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运做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儿女的情感。

教育员工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为。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要狠抓一个“严”字,要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

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做到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曝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提供安全生产保障条件的责任主体。

企业管理,关键是成本管理。

成本越低,企业的效益越高。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力争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不健全,安全监管体制、监管力量、监管装备均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事故赔偿费用过低,处罚力度不够,加之一些官员官企勾结,权钱交易,徇情枉法,以及客观上事故具有偶然性、随机性,职业病具有潜伏性,隐患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使企业感到事故成本远低于安全投入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自主搞好安全生产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国家必须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切实转移到监督上来,大力加强各方面的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