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卯饮赋第一段赏析【南宋】张耒骈体文
卯饮赋第一段赏析【南宋】张耒骈体文
张子晨起,落然四壁,千林霜晓,四顾寒寂。先生惘然 而不自得,顾视壁间,若有物焉。
……………………………………………………… ………………………………………………………
阮籍到邻家酒垆饮酒,喝醉了就躺在漂亮、可人的卖酒少妇身旁睡觉,丝毫不觉得难为情,而少 妇的丈夫也不以此为怪。陶渊明在家与客相饮,醉意袭来,便对客人说:「我喝醉了,要去睡觉, 你可以走了」。他说得十分自然,客人也不以此为冒犯。李白自夸「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而他醉后则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种浸润着酒意的自在与酣畅伴随他走到 生命尽头。
• 《卯饮赋》以对话方式 展开全文。“先生”本“落然四壁”、“四顾寒寂”、 “惘然而不自 得”,睹酒壶而“津津然有喜色”,童 子奉“曲生”以进而“欣然”有加,大赞“曲 生”“气 而表示“将旦旦与君周旋,既导君以良辰,又饯君以芳鲜”。行文活泼,形象生动。
• 魏晋与唐代虽然有过礼法淡薄、文人放纵自我生命的灿烂时光,但相对中国文人的整个生命历 程来说,这样的时代,实在是太短了。而发自文人人性深处的率真以及硬朗的人格,只有在他 们饮酒时才表现得特别充分。那酒中的豪情、酒中的长歌、酒中的飘逸、酒中的苍凉、酒中的 酣然,以千形万态表现着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形象。皮日休的《酒箴》称:「酒之 所乐,乐其全真。」宋人李敬中说: 「若非杯酒里,何以寄天真?」这种杯酒中的「全真」、 「天真」实在是了解中国文人生命形态的重要内容。
• 在中国古代士人的酒文化中,「酒隐」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概念。唐人孟郊在诗中说:「彼隐山 万曲,我隐酒一杯。」苏轼专有一篇《酒隐赋》,赋中有「引壶觞以自娱,期隐身于一醉」之 语。唐解元称朋友朱大泾隐于菊,而自己则隐于酒。陆游也有「酒隐凌晨醉」、「酒隐东海溟」 的诗句。
• 所谓「酒隐」,是中国士人对隐逸文化的发展。它和「棋隐」、「茶隐」、「菊隐」、「梅 隐」、「睡隐」等概念一起,打破隐逸文化原来的构架,把「隐逸」的形式与内容分开。在这 些观念之下,是否隐居山林、汲泉伐樵已经无关紧要,真正的隐逸是一种不拘泥任何形式的精 神超越。一杯酒、一张琴、一壶茶、一株梅、一盘棋,都可以成为向精神、人格、理想的无极 天宇升华的媒介。
作品赏析
• 《卯饮赋》刻画曲生(酒曲,代指酒)“短脰魁腹兮,长喙旁啄,而椎髻上直”,亦酒亦人,栩栩 如生;又将饮酒喻为与曲生交游,“于是体之栗然寒者温,心之郁然结者散,已大忘于寒暑。
• 《唐摭言》这样记载李白的死:「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 入水捉月而死。」其神态何等浪漫潇洒。宋代欧阳修城外饮酒归来,头插野花,一派天真,全 无太守模样。陆游曾因礼教之压迫而忍痛牺牲他与唐婉的情爱,但酒酣耳热之时,他却是「半 醉行歌上古台,脱巾散发谢氛埃。但知礼岂为我设,莫管客从何处来」。明人徐渭饮酒时「科 头戟手,鸥眠其几」,如果此时有人呼他「老贼」,「饮更大快」。饮得酣畅时,不管是「衰 童遢妓」还是「屠贩田怡」,只要「操腥热一盛,螺蟹一提」,「敲门乞火,叫拍要挟,征诗 得诗,征文得文,征字得字」。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卯饮赋
第一段
北宋 张 耒
作品赏析
• 卯饮,是指早晨饮酒。唐 白居易 《卯饮》诗:“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 宋 陆 游 《晨起复睡》诗:“衰翁卯饮易上面,泽国春寒偏著人。” 清 黄景仁 《三月十三日沉既堂 先生座中十二人合年五百岁分韵得少字》:“卯饮兼夜游,黄昏连白晓。”酒与逍遥自足的生 活有不解之缘,苏轼的许多辞赋中即借酒展示陶然之趣,可能是苏轼不善饮酒的缘故,因此他 的这些辞赋主要是畅论逍遥之道。张耒的重点在饮酒的情趣。在《卯饮赋》中张耒写酒说: “其气盎盎,冽而浮兮,其声浏浏,和而幽兮,其质醇醇,毅以柔兮。”他写饮酒后的感觉道: “于是体之栗然寒者温,心之郁然结者散,已大忘于寒暑,尚何有于夜旦。”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 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 十一岁。
•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 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 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 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 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 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 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 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 《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 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