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

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


土地等自然资源很紧张 生产技术总体比较落后 城乡收入差距还比较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大任务
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 农村 农民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若干政策意见
一、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 收入
(一)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二)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
就 因置突,,破我产国1品亿还结吨不构,是不居钢合世铁理界强,第国质一。量位特低,别,成是不为加能钢入满铁W足大T市国O场后。需,但求我由。国于钢种铁种企原
业(将2)面我临国更钢加铁严生峻产的处挑于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劳动生产率
表低虽:,然经我济国效钢益铁低产,量钢高铁,企但业不中国组是织钢和铁产强品国结。构不合发理达,国所家以,
已写入新教材!
四、热点探讨:
1、“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
农业:基础地位要加强巩固,粮食安全问题,耕地保护 问题,五年逐步取消农业税问题,粮食直补问题。
农民:奔小康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农村:稳定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整个社会的稳定)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民工荒”问题, 城镇化建设问题、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问题。
不定项选择
[2]
②江泽民同志说,在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始终 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如果农业长期得不到应有发展, 工业早晚也要掉下来,最后不得不进行大调整。这说明
A、农业起着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 BC ]
B、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国家 安危
C、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中央政策]国务院提出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11月6日在上海举行,中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曾 培炎强调,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 要举措。要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 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劳动生产率 每人每年平均炼330吨
每人每年平均炼450吨
(加3强)科措平学施均管主消理耗要,有以:信①息建化立带2现0动0代%钢企铁业产制业度优,化完升善级公。1司②0法0对%人钢治铁理企结业构,
进行战品略种性、改质量组,推9动0%企的业产的品联为合粗和钢 从组高,档组货建、具高技有术自含主量创产新品多能
作用: 1、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了必
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 原材料和资金积累。———— 工作母机
2、工业是人民生活消费品的基本提供 者。———— 满足“穿、用”
发展途径
(1)着重发展:机械、电子、石化、 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 (2)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1):表改格革反开映放了以我来国,钢我铁国生工产业仍取属得于了粗巨放大型的的成经就济,增特长别方是式钢, 铁劳工动业生发产展率尤低为,引平人均注消目耗。高从,1生99产6能年力我利国用的率年低钢,铁生生产产能能力力闲








提供原料 酿制过程
出售
农业
工业 商业、广告业等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一、 三大产业的相互关系
(1)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 (2)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和带动第一、 二产业的进步 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都有了 很大的发展。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 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一、二、三产业关系还不协调。今后必须大 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积极发展 第三产业
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如何?
100
90
80
70
60
50
50.1
40
30
20
10 0
2
农业
83
23 15
26.9
工业
第三产业
美国 中国
2002年不同类型城市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
90
86.7
80
70Biblioteka 605040
30
20
12.1
10
0 1.2 纽约
72.7
61.3
27.1
2
汉城
23.2 15.5
C、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
D、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行产业化经营。 。 结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业收入的根本途径, 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措施 —— 五靠
一靠政策
前提
二靠科技 三靠投入 四靠产业化经营 五靠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关键
物质基础 重要保证 重要措施 (根本途径)
二、 农业的分类
按 农
狭义农业
种植业



种植业(狭义农业)
经 营 范
广义农业
林业 畜牧业
大 农
围 区
副业


渔业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理解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起着基础的作用
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各部门生产的增长, 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看
(三)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四)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六)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三、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七)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 (八)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九)繁荣小城镇经济。
34岁的设计者邵宏庚说: “三个人可以抽象概括为由‘你、 我、他’组成的全人类。我希望 用中国的国粹书法表达出世博会 ‘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 理念,传达出上海世博会是一次 全人类的和平盛会的信息。”
第三课 社会生产与效益观念
主体
物质产品生产
工业和农业

最基本



服务产品生产(第三产业)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
A、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B、促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
C、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D、促进世界市场的有机整合 ﹝2004全国文综﹞
分析:奥运会的举办将促进旅游、餐饮、住宿、广 告等第三产业的发展。B选项不直接体现,C、D选 项与题干无关。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二、工业
1、含义:是采掘自然物资资源和对工业 品原料进行加工以取得物质产品的社会生 产部门。
2、分类:
采掘工业
按劳动对象 加工工业
工业
基础工业
按利用程度
制造工业
3、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 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是其他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 质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 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十)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十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途径: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①原因:农产品相对过剩 ,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②意义: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 长缓慢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③措施:A、优化品种结构。
B、调整种养结构。
三、第三产业
地位: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
特征,其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重要标志之一。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重要意义: 1、可以有力的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 2、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5、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第二,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
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料,为国 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大量富余劳动力。
3、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看
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 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 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具体表现在
力注、:核我心国竞钢争铁力生强产的能大力企利业用集率团仅,为增6强5%我,国产钢品铁粗企钢业积的压国近际竞争
力企④和度利( ( ( 钢5。业以产,用0123铁%)))③的市品实世大,表表你依整场科行贸国而格格认靠体为技限组转国反与为科科导含产织变内映材应技技向量增规为急了料怎进水,,优则钢需什有样步平调提的,铁的么 什 才,,整高措保强高经么能加实钢市施护国附济关使快现铁场,国?加现系我企经企占支内值象?国业济业有持钢钢?由技增的率企铁材术长产。业企思 路依改方品⑤技业赖造式结国术的进和由构家改合口经体结产粗,要造法。济制构业放增加和权升型强大产益增 科 宏级向产宏业。长 技 调,集品观升方 管 规提约开调级式 理 则高型发控,钢转能的合铁变力力理。
结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处理 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 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当前的主要问 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 业发展滞后,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今后 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十六大论述: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 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
汉字“世”成为象征
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 “世”,在中文里可理解成 “世界”,也有“世博会”的 含义。“世”与数字 “201 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 “SHANGHAI CHINA”巧妙 组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 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绿 色的基调富有生命活力和创造 激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