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5
特点1: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自主创新的玻璃钢/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升级换代,推动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质量
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6
特点1: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由于我国复合材料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提升,
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省的SMC/BMC模压、 缠绕、拉挤等设备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水平日 趋成熟,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批量出口。
19
特点4: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整合重组已初现端倪
这个地区汇集了国内外知名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 业,既有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金陵帝斯曼、华日新材、长 兴、亚什兰、昭和及上纬等外资(含台资)企业;又有上
海华昌、天马瑞盛、江苏富菱、常州新日化学(即亚邦)、
天和(上海、浙江临海和江苏南通三个厂)、华科、华润、 兴合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
料市场将进一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复合
材料界普遍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是全球最大的复合材料市场。JEC集团预测,2013
年中国将占全球复合材料总产量的43%。
24
二、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雷可德公司在2009年全面了解中国复合材料市场
和客户的需求后决定由原先投资1.3亿增加到3亿人民币, 一期产能3万吨,二期产能5万吨。 荷兰帝斯曼更是大手笔,投资5亿人民币在南京建造 一座世界级复合材料树脂新工厂,专业生产不饱和聚酯树 脂和乙烯基树脂,未来五年产量比现有水平翻一番。
厚,抢先占得国内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市场。
15
特点3: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推动了我国不饱和聚酯树 脂和环氧乙烯基树脂的技术创新
随着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制造厂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叶
片设计、制造技术已从单一的引进向自主研发转移,中材风电、中复 连众等骨干企业已具备3MW以上叶片的设计能力。全球最长的62米、
逐年下降。
8
特点1: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在中国复合材料工业 协会组织下,全国纤维增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 时制定了“纤维增强塑料机械成型用不饱和聚酯 树脂(JC/T1092-2008)”行业标准, 于2008年12 月1日实施。标准的实施规范了机械化成型用不 饱和聚酯树脂的技术标准,推动了不饱和聚酯树 脂行业产品结构优化。
10
特点2:功能填料增强的浇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耗 量增长迅猛
表二:2010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应用领域分类
分类
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制品
功能填料增强 功能性面 复合材料 层涂料 人造石、石英 胶衣、云 石、岗石、钮 石胶、地 扣、原子灰 坪、涂料 55 14
应用领域
树脂用量 (万吨)
84
18
特点4: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整合重组已初现端倪
江苏、浙江和上海是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的集中 地区,并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引领国内不饱和聚酯树 脂及玻璃钢/复合材料市场,推动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产
业及玻璃钢/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和提升。2010年这三个
省、市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 中全国乙烯基树脂产量有95%的集中在江苏和上海。
25
二、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通过了一个具有重大方向性意义 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决定”,选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
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作为
战略新兴产业,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这个决定第一次把新材 料单独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很显然,本身就属于新材料领 域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渗透这上述其他六个领域的我 国的复合材料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的复合材料系列产品及其装备制造。特别注重新能源领域、海洋石油开发领
域、电力建设领域、环保领域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的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开发。
27
趋势1: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深化整合重组,从“春 秋时代”向“战国时代”转变
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围绕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发展将有 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深化整合重组,从“春秋时代” 向“战国时代”转变 *目前180余家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业,至少有三分之二
4
特点1: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的 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1、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大规模内需的启动和出口的持续增长,给玻璃 钢/复合材料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不饱和 聚酯树脂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我国不饱和聚酯 树脂产业产能和产量迅速增长。
5MW风机叶片2010年12月20日在中复连众集团公司下线。叶片技术水
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都有较大提高。原材料国产化研究取得初步 成果。
只要国内有研发能力的树脂企业不懈努力,这种外资树脂企业独
占风电叶片市场的格局终究会被打破。
16
特点4: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整合重组已初现端倪
4、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整合重组已初现端倪
限公司、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亚什兰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
限公司和南京利德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已经采用DCS控制,实现了不饱和聚 酯树脂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17
特点4: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整合重组已初现端倪
企业管理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总体来看,规模小的不饱和聚酯树 脂生产厂家基本是私营、个体企业,管理水平较差,组织机构不健全, 环保和安全生产投入很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基本上偷偷排放, 废气几乎没有任何处理手段直接排放;而三万吨以上产能的企业管理 水平相对较高,其中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和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 司等几家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采用焚烧炉焚烧,实现废水“零 排放”;废气采用先进的净化处理设备;而且这几家公司已经采用 ERP系统进行生产、财务、采购和销售的管理。
7
特点1: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复合材料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玻璃钢
/复合材料机械化成型工艺的普及,2010年我 国纤维缠绕工艺、拉挤工艺、SMC/BMC模压工 艺、连续采光板生产工艺、真空导入工艺和 RTM工艺等机械化成型工艺已占整个玻璃钢/复
合材料成型工艺的69.8%,手糊成型工艺比例
21
特点4: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整合重组已初现端倪
江苏省已明确规定,限期所有化工厂(不饱和聚酯 树脂厂当然包括其中)必须搬迁到省级开发区的化工园区, 新厂区的安评、环评、能评和水资源评价都非常严格。无 力搬迁的化工企业则一律关停。江苏富菱、常州新日化学 (即亚邦)、天马瑞盛和华科已经陆续搬迁到所在地区的
26
二、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经分析后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玻璃钢/复合 材料行业将保持每年10%的增长幅度,到2015年复合材料产量将达到600万吨, 其中热固性复合材料产量达到370万吨;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复合材料产业升 级,使我国复合材料产业由生产大国向复合材料强国迈进;实现机械化成型 设备整体制造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产品的机械化成型率达到80%,比 “十一五”提高个10个百分点;产品制造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重点发展与基础设施和建筑、能源及环保、交通运输及航天航空等相关
9
特点2:功能填料增强的浇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耗 量增长迅猛
2、功能填料增强的浇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耗量增长迅猛 “十一五”期间,面临聚酯工艺品在国际市场萎缩的局面, 很多企业迅速转向国内、外建筑装饰市场,浇铸人造石、岗石 和石英石产业迅速崛起,工艺技术逐步成熟和提高,从作坊式 单板生产转向机械化流水线成型,产品大量应用于橱柜面板、 墙面装饰和地面材料。福建、广东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石材、 瓷砖、地砖生产企业也斥巨资转向石英石行业。据统计,2010 年全国功能填料增强的浇铸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耗量约55万吨, 占今年全国不饱和聚酯树脂总消耗量的35.9%。
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对树脂的高性能要求加速了 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乙烯基树脂的技术创新。国内 兆瓦级风电市场从2007年进入高速发展期,年平均新增装
机容量为600多万KW,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1800多万KW,
为复合材料叶片、机仓罩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复合材 料制品24万吨,树脂用量达10万余吨(含机舱罩),其中 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乙烯基树脂约占50%。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创建至今四十多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
时期。
3
一、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现状
表一:“十一五”期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万吨)
95
110
115
125
132
153 10.1
年增长率%
15.8
4.5
8.7
5.6
15.9
省级开发区的化工园区;常州华日和金陵帝斯曼正在建设
新厂区。
22
特点4: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整合重组已初现 端倪 可以断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安
全生产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很多中小树
脂企业将因为废水废气治理以及搬迁成本
太高而选择关闭。
23
二、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1~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复合材
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基体材料专业委员会 马越群
一、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现状
根据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0年全球 复合材料产量近900万吨,中国以329万吨的产量超越德国和 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占全球总产量的36.5%;;其中热固 性复合材料(FRSP)产量达238万吨,热塑性复合材料 (FRTP)91万吨,总产值约为1160亿元人民币。与此相适应,
20
特点4: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整合重组已初现端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