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音乐给我的感受

中国音乐给我的感受

中国音乐给我的感受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中国音乐给我的感受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13土木11班 姓名:武小琳
说到音乐,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很小的时候,我是个内向的孩子,
不爱动也不爱说话,但是父亲发现我只要一有音乐,无论是什么样的乐曲,我
就立刻变得有精神了。父亲经常放文革时期的歌曲,一次我无意中用自己的玩
具钢琴把录音机里的曲调弹出来了,后来父亲就送我去学了电子琴,再后来又
转了钢琴。在几年的学习中,音乐给了我很多生活中感受不到的东西,每欣赏
或弹奏一首曲子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就是作者,在或悲伤或快乐或兴奋或凄凉
的旋律中感受着作者的感受,通过不同的历史背景,感受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
的人们不同的生活。在对音乐的深入学习和体会中,我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学习中国音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节课,却让我对音乐有了很多和从前不
一样的理解和感受。有人说,音乐是人类最真实的体现。中国的文明上下五千
年,中国的文化在五千多年的积淀中更是博大精深,而中国音乐就像是这漫长
的历史中的一条长河,在不断流淌的过程中不断累积,不断融合,不断向周围
扩散,不断向前发展。对于中国音乐的感受,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因为
任何语言都显得太浅薄了。下面我只能结合这几节课学习的内容,简单的谈谈
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中国音乐的乐曲
中国音乐的乐曲给我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淳朴。中国人自古以
来与大自然有着亲密的关系,在中国的每个地域都有着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音
乐,而这些特色大多都是直接受当地的自然环境所影响,例如:陕北的民歌昂
扬着黄土的气息,有一种无限辽阔、一马平川的的感觉;而江南的小调听起来
却有着一种婉转的美妙,既有江南美女的娇羞又有小桥流水的温柔。
给我感觉最震撼的还是原生态,原生态是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
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是民间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乐
形式。原生态民歌保留了民族生存过程最精炼的信息,是本土文明延续生长最
基本的精神要素。通过课上欣赏的原生态民歌,虽然听不清歌词,也不明白其
中的含义,但看着表演者那投入的神情,极致的表现,真是一种陶醉的享受。
还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这首曲子是我不得不提的,此曲改编自越
剧梁祝,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
思布局,从鸟语花香经过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
婚、哭灵控诉到最后的坟前化蝶,段段动情,句句入心。静静聆听,情到深
处,不由自主为之动容。
二、中国的民族乐器
中国的民族乐器是中国的独特乐器。在不同的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
类文明的不断前行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由先秦时期的鼓、罄、缶,秦汉魏晋时
期的筝、琵琶、笛,到元明清时期的胡琴、唢呐,每一件乐器都代表着一个时
代的进步。
中国的民族乐器的选材、做工是极其精致和讲究的。在学习中对古琴的印
象最为深刻。古琴琴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着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琴体下部
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整体形
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古琴最
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古琴的每一部分都典藏着其
深刻的含义,所以在我看来演奏者也必须有优雅的气质和内在的涵养才能和古
琴相配。
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也有很多的形式和技法,把很多的声音、场面表现的
极为形象。在琵琶曲《十面埋伏》中,一把琵琶运用各种演奏技法,把古代战
争的宏伟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将听着带入到气势雄伟的场景中。“传神”二
字运用在此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上述两部分是我这几节课学习中国音乐的一些感受,对于音乐,我是热爱
的,但对于中国音乐,我了解的还甚少,如果有机会,我还会继续更为深入地
学习中国音乐,从中体会中国音乐中特有的古香古韵,体会中华民族的传世经
典。如果有能力,希望自己能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