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水晶图案的寓意佛:佛是摆件、把件、挂件常用的传统题材,选取大肚弥勒佛的造型,其实是从一个叫契比的和尚形象塑造出来的。
佛,意译觉者、知者,觉悟真理之意。
亦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弥勒佛在佛教中被称为未来世佛,有着最慈悲的胸怀,最无边的法力,帮助世人渡过苦难。
弥勒佛以大肚、大笑为形象,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之说,代表了人们向往宽容、和善、幸福的愿望。
钟馗:钟馗为捉鬼第一大神。
据说,钟馗生得丑恶怕人,但才华出众,秉性耿直忠诚。
进京应试,被点为状元。
唐德宗以貌取人,偏听谗言,将钟馗赶出龙廷,钟馗当场自刎而死,德宗悔恨,追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降魔。
如意: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呈灵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赏玩。
表示做什么事情或要什么东西都能够如愿以偿。
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表示“吉祥如意”。
一根如意插在瓶子上,表示“平安如意”。
蟾蜍:蟾蜍寿命很长,可以活到三千年。
得金蟾者,无不大富。
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而这只蟾蜍是嫦娥所变。
原来,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个射日英雄,他从西王母请回不死药,准备夫妇同吃,嫦娥却偷偷地把药吃掉,奔月而去,谁知她一到月宫就变成了蟾蜍,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称月为蟾、蟾宫等。
佛手:佛手原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柑橘果实,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手指,通称为“佛手”。
“佛”与“福”谐音,佛手就是福手。
一般,佛手与桃子、石榴一起被称为“福寿子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
葫芦:葫芦是天地的微缩,里面有一种灵气,可以用来擒妖捉怪。
庙宇中描绘好神与恶神作战的图画,葫芦在其中是好神的主要宝贝。
葫芦上缠绕着兰花,象征着友谊。
岁岁平安:我国民间年节燃放爆竹,由来已久,传说古时有一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就出来伤人,有一次,“年”跑过一个村庄,恰遇两牧童甩鞭子,“年”忽听的半空中响起啪啪声,吓得扭头就跑。
从此,每到“年”出来的时候,人们就燃放鞭炮,已求安宁。
“岁岁平安”即年年都和平安宁,生活幸福。
鸳鸯:鸳鸯是祝福夫妻和谐幸福的最好的吉祥物。
关于鸳鸯的来历,民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据说,两千多年前,晋国大夫洪铺告老还乡,大兴土木,开辟林苑,特地从外地请来了一个年轻的花匠怨哥,为其植花种草。
有一天,怨哥正为罗汉松培土,忽听莲池中有人惊呼“救命”,便奋不顾身跃入莲池中,救起一年轻女子,此女子就是洪府千金小姐映妹。
洪铺见到怨哥从莲池中抱起映妹,认为怨哥调戏女儿,遂将怨哥痛加责打,并下入大牢。
入夜,映妹偷偷来探怨哥,将一件五彩宝衣送给他,让他穿上,洪铺得知此事,恼羞成怒,剥下怨哥身上的彩衣,缚石将怨哥坠入莲池。
映妹知道了这件事,痛不欲生,纵身跃入莲池。
第三天清晨,怨哥和映妹的灵魂化为两只奇异的鸟儿,雄的五彩缤纷,雌的毛色苍褐,双飞双宿,恩爱无比,这就是鸳鸯。
鸳鸯从此便成为吉祥物,是爱情美满的象征。
蝙蝠:因为“蝠”与“福”同音,蝙蝠与了好运气与幸福的一种吉祥象征物。
两只蝙蝠画在一起,表示能得到双倍的好运气,五只蝙蝠画在一起,表示五种天赐之福,即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寿终正寝。
特别是和田玉雕作品常利用红皮或糖色来巧雕红色蝙蝠,寓意“鸿福齐天”或“鸿福无量”。
观音: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普遍崇拜的佛。
观音从印度传入中国时为男身,后被中国人改造为女身。
按照佛教观点:佛无所谓男身,还是女身,由男变女,正体现佛无处不在的真谛。
佛教认为观世音大慈大悲,以各种化身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玉观音是和阗玉的传统题材之一。
年年有余,如鱼得水:鱼跟雁一样,可作为书信的代名词。
古人为秘传信息,以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
这样以鱼传信称为“鱼传尺素”。
唐宋时,显贵达官身皆佩以金制作的信符称“鱼符”,以明贵贱。
“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
“如鱼得水”用来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自在。
布袋:布袋似乎不登大雅之堂,但民间却很看重它。
历史上是有一个禅宗方僧,常常背着一个大布袋到处化缘,乞求布施,人号布袋和尚。
他死后人们又多次看到过他,所以,人们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在很多的地方,一般的家庭在布袋里常放些大米,不能让他空着,这样就能求得天地赐食与这一家,有的地方驱除鬼魅的巫师,常常一手拿竹枝,一手拿一个布袋,据说他能把鬼魅赶进布袋化为乌有。
鹿:“鹿”与“禄”谐音,所以象征着富裕。
一百头鹿在一起,称“百禄”,鹿和蝙蝠在一起,表示“福禄双全”。
人们常以“逐鹿”喻意争天下,鹿成了帝位的象征词。
有一种白鹿为瑞兽,能活千年,从满五百岁开始,其色变白,成为白鹿。
鹿常与寿星为伴,表示长寿。
官上加官:雄鸡因不凡的身世和突出的美德而倍受人们重视,是人间辟邪的吉祥之物。
雄鸡鸣叫表示“功名”(公鸡鸣叫)。
雄鸡鸡冠高耸、火红,表示能得官。
因此,以一只有着漂亮鸡冠的雄鸡为赠礼,表示祝贺对方能够获得官职,用来祝贺“官上加官”。
刘海戏金蟾:刘海戏金蟾,预兆生活越过越富足,越过越美满。
刘海所戏的三足金蟾,被认为是灵物,刘海被认为是一位慈祥的钓钱撒财之神,会给人们带来富裕美满的生活。
一路连科:由鹭、莲花、芦苇组成的图案,“鹭”与“路”同音,“莲”与“连”同音。
旧时科举考试,连续考中谓之“连科”。
一只鹭在有莲花、芦苇的湖边,谐音“一路连科”,寓意应试成功,仕途顺利。
一琴一鹤:宋代赵挊号铁面御史,一生刚直,为官清廉,以琴鹤为友,两袖清风。
故后人用一琴一鹤颂祝品德高尚者。
一品清廉:一品,古代最高官阶名称。
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级,一品最高。
莲,荷花。
莲与廉音同。
古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之说,故荷花清濯不妖,寓公正廉洁,乃旧时百姓对清官赞词。
一路荣华:芙蓉花亦称木芙蓉,蓉与荣同音,花与华古时通用,鹭为白鹭,与路同音。
寓意行人此去将交上好运,荣华富贵将享之不尽。
五子闹弥勒: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
图案为其与五个童子戏耍,取意阖家欢喜,其乐融融。
天中辟邪:五月五日即端午节,传说五毒聚出,古人以悬挂钟馗像用以打鬼驱邪,图中蝙蝠寓福来。
太平有象::白象为瑞兽,象字又兼有景象的含义,古瓶寓太平,童子们手中各持福字,如意,莲花,笙等物件,更寓连年如意,富贵高升之意。
四季平安:月季花或四季花卉插入瓶中,瓶与平音同,寓一年四季,月月平安幸福。
三阳开泰:图案由松树、羊、太阳组成。
羊与阳同音双关,三羊寓三阳。
《周易》以正月为泰卦,泰卦有三阳,故称“三阳开泰”,正月大地回春,三阳开泰。
风筝高入云端:青云,指高空,司马相如《子虚赋》:交错纠纷,上干青云。
也比喻高官显位。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青云得路”亦叫“直上青云”,比喻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牧童放风筝: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年青时不愿为官,只爱写诗。
四十岁后应试,连续两次未取,第三次才考中进士。
一时兴奋,乃作此《登科后》诗。
后来人们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泛指功成利就,踌躇满志。
和合神即万回:《太平广记》言万回仅一人。
“和”、“合”为二神,始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封天台山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的“合圣”。
民间年画常绘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
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
“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和万事兴”者也。
寿星老人、鹿、蝙蝠、蟠桃: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
鹿,偶蹄类鹿科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在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
“鹿”与“禄”同音。
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
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
《山海经》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
《汉武帝内传》略云:“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
相传西王母寿辰常举行蟠桃盛会,各方神仙群往祝寿。
所以蟠桃又称寿桃。
“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长寿。
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翘盼,急切盼望。
“翘盼福音”又叫“福从天降”,表示盼望获得好消息。
童子抓蝙蝠:纳,收入、接受、容受之意。
纳福、享福、受福,是旧时见面或通信常用的问好语。
《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纳福迎祥”,吉利词,寓洪福吉祥相继而来。
爆竹或竹、鹌鹑:爆竹,据南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载,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以为能驱除山鬼。
后人用多层纸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燃即爆。
唐时称“爆竹”。
“爆竹”多指新年到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竹报平安”寓意驱除邪恶,祈祷安康。
童子手持如意骑象上:象,见“万象更新”题解,骑象与“吉祥”谐音。
“吉祥如意”,喜庆吉利之词。
如同古时人们互道“万福”一样,互致“吉祥如意”,祈祷合家安康,福禄长久。
“吉祥”、“万象”、“吉庆”、“如意”等词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颂之词。
钟馗、蝙蝠::钟馗,传说故事人物。
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
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
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
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
天中,即天中节。
《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
端午,也作端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
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
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
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
皆驱灾去邪之意。
九只羊、松、竹、梅:九阳指日。
《楚辞·远游》:“朝濯发於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这里“阳”谐音“羊”。
九,泛指多数或多次。
启泰即开泰。
寓意走运,好兆头。
“羊”古“祥”字,羊喻“祥”。
九羊,吉祥如意之事,数不胜数,连绵不尽。
“松”,四季长青,象徵长寿。
“竹”与“祝”同音,喻祝福。
“梅”与“眉”同音,暗含“喜上眉梢”意也。
“九阳启泰”寓意福星高照,百事顺遂。
又称“九阳开泰”。
刘海蟾、古钱:刘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时燕山人。
一说名哲,字元英,后梁广陵人。
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
后受仙人点悟,弃官隐修于华山、终南山,果然得道成仙。
元世祖时封为“明悟弘道真君”。
“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
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扬粪土金钱的人的品格。
渔翁钓鱼:《战国策·燕策》载,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对赵惠王说:“今者臣来,过易,蚌方出曝,而鹬喙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渔翁得利”,原指第三者乘双方争斗之危而得利,这里寓意外的收获。
五个童子与弥勒佛戏耍: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
一般指佛教寺院中胸腹袒露满面笑容的胖和尚塑像,称为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