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规律潮汐即海水的涨落现象。
白天海水的涨落称潮,夜间海水的涨落称汐。
海钓不同于淡水钓,除了温度、气压、风向等影响外,与潮汐的关系十密切。
按海洋每天潮汐由小潮转向大潮,由大潮再转向小潮的反复循环规律,以农历为预测,一个月有二次由小潮到大潮循环期。
沿海的渔民把每次的潮汐周期按每天列为从小半眼至十二眼(有时十三眼),由一眼水至七眼水是潮落潮涨每天递增过程,由八眼水至半眼水是潮落潮涨每天递减过程。
每次潮汐周期末,即十二眼水当天,出现新的潮汐流(新潮水),而旧潮汐(老潮水)还有3-4天才完全退去,这样就形成了天的每天二次海潮汐的景象,小半眼水至二眼水就是每天二次潮水。
小半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4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
半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3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
一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2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
二眼水:潮水开始每天增大。
潮涨潮落较小,今天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较低。
三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
潮涨潮落开始大,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4-6米;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较快较低。
四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5-6.5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很快很低。
五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6-7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
六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7-8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
七眼水:潮水今天达到最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8-9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
八眼水:潮水今天从最大潮开始缓慢减少,但不明显,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一点点。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8-9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
九眼水:潮水今天起从高潮位每天逐步递减中,当天潮水高潮水位比前一日减得明显,但还是在高潮位中,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7-8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较快较低。
十眼水:潮水今天从高潮位逐步递减中,当天潮水高潮水位比前一日减得明显,但还是在较高潮位中,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6-7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较快较低。
十一眼水:潮水今天从前一天高潮水位快速递减中,当天潮水高潮水位比前一日减得很明显,属中低潮位,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没有五眼水至九眼水低,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5-6米。
十二眼水:潮水今天从前一天潮水位递减中,减得已不明显,并趋向平缓,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水还在较高中,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4-5米。
注:十二眼水后一天,潮汐转向小半眼水或半眼水。
十三眼水:只出现在一年中的个别月份,潮水和小半眼水相当。
在北部湾北部沿海,每十四天(一流水即一个水期)只有二至五天是两次潮(半日潮)渔民称两次潮为子老水,其余为一次潮(全日潮),每个水期(一流水)都要经过从两次潮转一次潮,聪明勤劳的北部湾渔民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根据其规律,总结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潮汐标示及计算方法,为子孙后代(特别是渔民后代)做出了伟大贡献。
水期(潮汐周期)是以眼子即天(24小时)计算,口诀如下:正、七月初七、廿一; 二、八月初五、十九; 三、九月初一、十五、廿九; 四、十月十三、廿七; 五、十一月十一、廿五; 六、十二月初九、廿三;表中正、七月初七是初始潮即一眼子、廿一也是一眼子.......六、十二月初九、廿三是一眼子。
口诀表中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正月与七月刚好相隔半年,二月与八月六月与十二月也是相隔半年,只要记住上半年初始潮日期就能轻易记住下半年初始期日期,反之亦行;初七与廿一,初五与十九......初九与廿三,刚好是一个水期14天即14天后又是下流水(下一个水期)的初始潮,如三、九月初一、十五、廿九。
地球月亮的变化及地球引力涨潮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
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退潮时,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滩。
涨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两次。
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潮,发生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
我国古书上说“大海之水,朝生为潮,夕生为汐”。
在涨潮和落潮之间有一段时间水位处于不涨不落的状态,叫做平潮。
再说潮汐。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因白天为朝,夜晚为夕,所以把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这种现象曾使古人很纳闷,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后来细心的人们发现,潮汐每天都要推迟一会儿,而这一时间和月亮每天迟到的时间是一样的,因此想到潮汐和月球有着必然的联系。
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已提到潮汐与月球的关系,东汉时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论衡》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
但是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涨潮的形成条件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要强大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力却不到月球的1/2。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或称起潮力)虽然起因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但却又不是太阳和月球的绝对引力,而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
引潮力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因为太阳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2710X104倍,而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月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从力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月球引起。
打个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时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阳的引潮力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
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时是斥力,相互牵制抵消。
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产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月球的引力作用对抗太阳的引力作用,产主低潮。
其周期约半月。
从一年看来,也同样有高低潮两次。
春分和秋分时,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这时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两次高潮。
此外,潮汐与月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也有关系。
月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大约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远离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远地潮大39%,当近地潮与高潮重合时,潮差特别大,若远地潮与低潮重合时,潮差就特别小。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椭圆,在近日点太阳引力大,潮汐强,远日点,引力小,潮汐弱。
从一天看来,因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潮汐波由东向西,沿周日运动的方向传播,一次潮汐涨落经历的时间是半个太阴日,即12小时25分,也就是所谓的半日潮,生活在海边上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有规律地升落两次。
白居易“旱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的佳句便打此而来。
实际的潮汐还会受地理环境、海岸位置、洋流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以钱塘江潮为例,我们知道,钱塘江口的杭州湾呈喇叭口状,越往里越窄,加之涨潮时带进的泥沙淤积在江底形成沙坎,从而造成潮势汹涌澎湃。
月球的引潮力不仅会在地球上产生海潮,还会引起大气潮。
但是大气潮远没有海潮这样惊天动地,气势磅礴。
又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所以是很难察觉的。
除此之外,引潮力还会使地球的本体,包括地表(大陆和洋底以下各部分)产生潮汐,这种潮汐称为固体潮,固体潮引起地表的起伏很小,只有用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出来,这可能对地球的引力场有细微影响。
地球内部有一部分是液态的,因此那里也会产生潮汐,有人认为地球内部的潮汐是诱发地震的原因之一。
作用总是相对的,有作用力便有反作用力。
月球对地球有引潮力,反过来,地球对月球同样也有引潮力。
按理说,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80多倍,地球对月球的引潮力应是月球对地球引潮力的20多倍,然而,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所以地球的引潮力无法在月面上“兴风作浪”,但对月球的自转起了制动作用,使月球变成一颗同步自转的卫星,所以月球总以一面对着我们。
而月球也通过与此相同的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变慢,使每日时间变长,同时地月之间的距离变大。
潮汐这一大自然奇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对航海、渔业、盐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潮汐还可以用来发电。
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即把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有人计算过,世界海洋潮汐能蕴藏量大约为27亿千瓦,如全部转化成电能,每年发电量大约为1.2万亿度。
潮汐能不仅无污染,而且和海浪能、风能、太阳能这些再生能源相比还有其优势,潮汐能可以不间断地发电,而海浪能、风能、太阳能在较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
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潮汐的巨大能量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研究的课题。
有媒体报道,2003年第一座商用水下潮汐能发电站在挪威并网发电,预计5年内将有10万人用上这种新能源。
所以说,潮水一般一天之内都有两次的。
一日之内,地球上除南北两极及个别地区外,各处的潮汐均有两次涨落,每次周期12小时25分,一日两次,共24小时50分,所以潮汐涨落的时间每天都要推后50分钟。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涨落,才使得海水能够在某处涨潮时,其他地方的不涨的水给予暂时的补充,从而形成潮流,有利于海水环境的交换。
涨潮的时候并不是多出来水而是因为近海海域的海水在引力月球作用下向陆地一波波的运动形成潮汐使得你在陆地上看潮就好像海水涨起来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