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泵一、填空题1.透平式泵主要包括()、()、()和()。
2.容积式泵主要包括()和()。
3.往复泵包括()、()和()。
4.回转泵包括()、()和()。
5.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轴封箱和密封环。
6.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和()。
7.按流体吸入叶轮的方式可将离心泵分为()和()。
8.按级数可将离心泵分为()和()。
9.有效汽蚀余量数值的大小与()有关,而与()等无关,故又称其为泵吸入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
10.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有两种措施,一种是改进泵本身的结构参数或结构型式,使泵具有尽可能小的();另一种是合理地设计泵前装置及其安装位置,使泵入口处具有足够大的(),以防止发生汽蚀。
11.泵的特性曲线是由流量—()曲线、流量—()曲线、流量—()曲线和流量—()曲线组成。
12.泵的运行工况点是()和()的交点。
13.改变工况点有三种途径:一是();二是();三是()。
14.改变泵特性曲线的常用调节方法有()调节、()调节、()的调节、改变半开式叶轮叶片端部间隙的调节和泵的并联或串联调节。
15.改变装置特性曲线的常用调节方法有()调节、()调节和()调节。
16.两台离心泵流动相似应具备的条件是()和(),而()仅要求叶轮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
17.相似工况的比转数()。
18.如果泵几何相似,则比转数相等下的工况为()工况。
19.由比转数的定义式可知,比转数大反映泵的流量()、扬程()。
20.汽蚀比转数c是泵在最佳工况下的汽蚀特性参数。
c值作为相似准数,相似泵的c值(),相同流量下c值越大,NPSH r(),泵的抗汽蚀性能越()。
21.转速固定的泵,仅有一条扬程流量曲线。
为了扩大其工作范围,可采用()的方法,使工作范围由一条线变成一个面。
22.轴流泵的过流部件包括( )、( )、( )、弯管和外壳。
23.按照安装位置可将轴流泵分为( )、( )和( )。
24.按照叶轮上的叶片是否可调,轴流泵可分为( )叶片式、( )叶片式和( )叶片式。
25.在轴流泵中没有因( )而引起扬程的增加作用。
26.轴流泵的特点是流量( )、扬程( )、效率( )。
27.旋涡泵具有其他叶片式泵所不可能达到的( )。
28.由于旋涡泵是借助从( )中流出的液体和( )内液体进行动量交换传递能量,伴有很大的冲击损失,因此旋涡泵的效率( )。
29.杂质泵又称为( )两相流泵。
30.在杂质泵中,由于固体颗粒在叶轮进口的速度小于液体速度,因而具有( )作用。
又由于固体颗粒所受的离心力大于液体,它们在叶轮出口的径向分速大于液体速度,因而具有( )作用。
31.往复活塞泵由( )和( )组成。
32.往复活塞泵的液力端直接输送液体,把( )转换成液体的( )。
33.往复活塞泵的动力端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 )。
34.往复活塞泵的动力端由( )、( )、( )、轴承和机架等组成。
35.往复活塞泵的液力端由( )、( )、吸入阀和排出阀、填料函和缸盖等组成。
36.活塞在泵缸内往复一次只有一次排液的泵,叫( )泵。
37.当活塞两面都起作用,即一面吸入,另一面就排出,这时一个往复行程内完成两次吸排过程。
其流量约为单作用泵的( ),称为( )泵。
38.往复泵的性能曲线是指活塞泵在一定n 时扬程—( )、扬程—( )和扬程—( )间的关系曲线。
39.往复泵的H q V -曲线表现为( )的直线,只有高压情况下,由于泄漏损失的增加,( )趋于降低。
40.往复泵的H N -曲线是( )的,因为H 在增大,功率当然增加。
41.H -η曲线中,η在很大范围内是一( ),只在压力很高或很低时才降低。
很高时降低是由于( )增加,很低时降低则是由于( )过小,即排出流量和压力都太小,接近空运转状况。
42.当活塞处于吸液行程时,液体因其惯性而使流动滞后于( )的运动,从而使缸内出现低压,产生气泡,由此亦会形成( ),甚至出现水击现象,显然这对活塞泵的性能和寿命都有影响,因此也就限制了活塞泵提高转速。
43.活塞泵的工况调节是改变流量和扬程。
改变( ),可调节排出阀,小开启度排出压力高,大开启度排出压力低。
改变( )不能用排出阀调节,可用旁路调节、行程调节和转速调节。
44.往复活塞泵适用于输送压力()、流量()的各种介质。
45.计量泵属于往复式容积泵,在结构上有()式、()式和()式。
46.螺杆泵有()螺杆泵、()螺杆泵和()螺杆泵。
47.双螺杆泵是通过转向相反的两根单头螺纹的螺杆来挤压输送介质的。
一根是()的,一根是()的,它们通过()驱动。
48.齿轮泵分为()齿轮泵和()齿轮泵。
49.在排出压力和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内齿轮泵的外形尺寸较外齿轮泵()。
50.在泵的运行过程中,扬程变化大的,选用扬程曲线倾斜大的()泵、()泵较适宜;而对运行中流量变化大的宜选用扬程曲线平缓、压力变化小的()泵。
51.如果考虑吸水性能,则在流量相同、转速相同的条件下,()泵较为优越。
52.选用立式泵,并把叶轮置于水下面,对防止()是有利的。
53.对于叶片式泵,随着液体粘度增大,其流量、扬程(),功耗()。
54.对于容积式泵,随着液体粘度增大,一般泄漏量(),容积效率(),泵的流量(),但泵的总效率(),泵的功耗()。
55.如用清水泵输送粘度较大的介质,其离心泵的性能需要进行()。
56.输送含气液体时,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均有所()。
57.输送含气液体时,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均有所下降。
含气量愈大,下降愈快。
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泵容易出现()和(),严重时会加剧腐蚀或出现断流等现象。
58.杂质泵叶轮和泵体的损坏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引起的,一类是()共同作用引起的。
59.磁力驱动泵和屏蔽泵属于无轴封结构泵,结构上只有()而无(),用于输送液体时能保证一滴不漏。
60.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分为()泵和()泵两种类型。
二、单选题1.中开式泵是指泵壳体在面上剖分。
A.通过轴中心线竖直B.通过中心线水平C.与泵轴垂直的平D.与泵轴倾斜的平2.分段式泵是指泵壳在面上剖分。
A.通过轴中心线竖直B.通过中心线水平C.与泵轴垂直的平D.与泵轴倾斜的平3.泵的扬程是指每千克液体。
A.流过泵后的总能量增值B.流过泵后的压力能头增值C.流过泵后能被派送的高度D.从叶轮中获得的能量4.理论扬程是指。
A.叶轮对单位重量液体所作的功B.单位重量的液体流过泵后总能头增值C.泵的实际扬程减去泵的流动损失D.单位重量液体从叶轮中获得的有效能头5.若液流进入叶轮流道时无预旋则______。
A.C1=0B.C u1=0C.C r1=0D.w1=06.理论扬程的大小与有关。
A.液流在液道进出口的速度B.叶轮进出口的宽度C.液体粘度D.液体性质7.理论扬程的大小与无关。
A.叶轮外径B.叶轮转速C.叶轮离角D.液体性质8.离心泵内的流动损失包括摩擦阻力损失和损失。
A.冲击B.流量C.机械D.轮阻9.泵制造厂提供的样本上所给出的特性曲线都是用清水在℃条件下实验测定的输水特性。
A.0B.10C.20D.3010.比转数不同的离心泵其几何形状相似。
A.不一定B.一定C.一定不D.不一定不11.比转数相同的离心泵其几何形状完全相似。
A.一定B.一定不C.不一定不D.不一定12.比转数相同的离心泵对应效率最高时的。
A.流量大,扬程小B.流量大,扬程大C.流量小,扬程大D.流量小,扬程小13.比转数n s越大,叶轮的最大切割量。
A.越大B.越小C.不变D.可大可小14.泵在其高效工作区内工作时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的。
A.90%B.93%C.95%D.97%15.有效汽蚀余量与有关。
A.吸液管路特性B.当地大气压力C.离心泵结构D.离心泵转速16.必需汽蚀余量与有关。
A.泵本身的结构B.吸液管路特性C.当地大气压力D.液体汽化压力17.泵发生汽蚀的条件是______。
A.△h a≤△h rB.△h a≥[△h]C.H s < H maxD.Z s≤(Z su)allo18.两台性能相同的泵串联后。
A.总扬程等于单泵工作时的两倍B.总流量等于单泵工作时的流量C.总扬程小于单泵工作时的两倍D.总扬程大于单泵工作时的两倍19.两台性能相同的泵并联后。
A.总流量等于单泵工作时流量的两倍B.总扬程等于单泵工作时的扬程C.总流量大于单泵工作时流量的两倍D.总流量小于单泵工作时流量的两倍20.改变泵出口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流量属于。
A.改变管路特性曲线B.改变泵特性曲线C.A和BD.既不是A也不是B21.涡壳的作用是______。
A.收集液体,提高液体有效能头B.收集液体,将液体部分动能变为静压能C.收集液体,将液体均匀引出泵D.收集液体,将液体全部动能变为静压能22.平衡盘在多级离心泵中的作用是平衡______。
A.径向B.轴向C.液流冲击力D.惯性力23.下列能自动调整轴向力平衡的装置是______。
A.平衡盘B.平衡鼓C.平衡管D.平衡叶片24.叶轮与泵壳间用的密封是______密封。
A.软填料B.硬填料C.口环D.机械25.水力功率是指。
A.单位时间内做功元件所给出的能量B.单位时间内泵排除口流出的液体从泵中取得的能量C.轴功率乘以水力效率D.有效功率乘以水力效率三、名词解释1. 泵2. 泵的流量3. 泵的扬程4. 泵的功率5. 泵的调节6. 灌泵7. 泵的有效功率8. 有效汽蚀余量9. 必需汽蚀余量四、是非判断1.透平式泵主要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和往复泵。
()2.容积式泵主要包括往复泵和离心泵。
()3.往复泵包括活塞泵、柱塞泵和隔膜泵。
()4.回转泵包括齿轮泵、轴流泵和滑片泵。
()5.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转轴、吸入室、蜗壳、轴封箱和密封环。
()6.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扩压器。
()7.按流体吸入叶轮的方式可将离心泵分为轴流泵和混流泵。
()8.按级数可将离心泵分为单吸式泵和双吸式泵。
()9.有效汽蚀余量数值的大小与泵本身的结构尺寸有关,而与泵吸入装置的条件等无关,故又称其为泵吸入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
()10.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有两种措施,一种是改进泵本身的结构参数或结构型式,使泵具有尽可能小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 r ;另一种是合理地设计泵前装置及其安装位置,使泵入口处具有足够大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 a ,以防止发生汽蚀。
( )11.如果泵几何相似,则转数相等下的工况为相似工况。
( )12.泵的运行工况点是流量-扬程曲线和流量-效率曲线的交点。
( )13.改变工况点有三种途径:一是改变流量-扬程曲线;二是改变流量-效率曲线;三是改变流量-功率曲线。
( )14.两台离心泵流动相似应具备的条件是几何相似和热力相似。
( )15.相似工况的比转数不相等。
( )16.由比转数的定义式可知,比转数大反映泵的流量小、扬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