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荐)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荐)
课下探究Biblioteka 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就下列观点展开讨论,
提出你的看法。
从历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 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 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 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 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生活链接
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请思考下列环境日的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或哪些原则呢?
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2013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2015年: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2017年:人与自然,相联相生 2018年:“塑”战速决 2019年,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第五章 第二节第一部分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二、可持续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古代社会雕刻蝙蝠图腾的平安符
非洲走私象牙
呼吁保护穿山甲的公益视频
自主探究
时期 原始文明
阅读教材和学习任务单的材料,归纳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
人类活动 生产力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信息时代
原始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 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 国的积极参与。
时事地理
分析以下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导致了大规模的病毒性疾病
白鲟是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有“水中大 熊猫”之称,长期被人类非法捕捞,2019年9月长江 白鲟灭绝。
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 标准高,资金投入大,生态环境好;发 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 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 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多, 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少。两者均对环境问题 负有责任。
课堂小结
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高中地理 一年级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1)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体会人地关系的含义,培养综合思维和 人地协调观。 2、根据已有知识及相关资料,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原则,培养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素养。 3、通过观察生活,结合身边出现的区域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 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素养。
原始社会复原图
原始社会崇拜神的图腾
材料一:在早期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 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古代农耕图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材料二:进入农业社会,随着耕作和灌溉技术的进步,人类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根 据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例如,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 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 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一时代,尽管也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但是总体上呈现出基本和谐 的人地关系。
环境问题日益尖锐, 征服自然, 局部污染演变公害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和 知识经济
达到较高 的水平
人缺生口 ,态激环破增境坏,污资染源严欠重,提追出求可人持与续自发然展和理谐念共,生
二、可持续发展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 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 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 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 安全作出贡献。
——摘自十九大报告
阅读思考
阅读教材内容和“活动”,结合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 1、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基于哪些问题提出的? 2、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工业革命 不断发展和推进
环境问题 不断严重和凸显
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 无法根本解决
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归纳总结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时期 原始文明
人类活动 生产力 采集和渔猎 发展慢,
水平很低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环境问题不明显
崇拜、敬畏、依赖 自然,被动地适应环境
农业文明
灌溉和农耕等 农业生产活动
开始发展
环境遭到破坏, 利用和改造自然,
出现生态破坏
人地关系基本和谐
工业文明
机器生产等工 快速发展 业生产活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 基础
经济可持续发展 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的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含人口、 科技)
人的管理 调控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态系统 (含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 包括代内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的公 平和责任公平。
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
伦敦烟雾事件
早期的德国鲁尔工业区
材料三:进入工业社会,人们对人地关系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人地关系思想出现 交锋。例如,一些人强调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另一 些人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使 人类可以征服环境,成为自然界的主宰。然而,当人们陶醉在征服自然界的胜利之中 时,自然界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信息时代
内涵 原则
生态、经济、社会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 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与人物 、人物 与环境 之间相 互关系 的具体 事件构 成。 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 也是整 体感知 小说的 起点。 命题者 在为小 说命题 时,也必 定以情 节为出 发点, 从整体 上设置 理解小 说内容 的试题 。通常 从情节 梳理、 情节作 用两方 面设题 考查。 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 解力有 所欠缺 ,所以 在读书 时往往 容易只 看其中 一点或 几点, 对书中 蕴含的 丰富意 义难以 全面把 握。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
信息时代——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新理念
济南新旧动能转化效果图
材料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人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人与 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协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论”成为当下主流的人地关系思想。人们基于人地协调的思想,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