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选择题及答案汇编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选择题及答案汇编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选择题及答案汇编(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B.幼儿学习中的现象和问题C.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问题D.幼儿发展中的行为和问题2.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A.1∶15~20 B.1∶20~25 C.1∶25~30 D.1∶30~35 3.以下几种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

A.智力游戏B.体育游戏C.音乐游戏D.角色游戏4.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A.演示法B.范例法C.观察法D.示范法5.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A.思物B.积木C.恩物D.念物6.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7.《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A.鼓励性政策B.限制性政策C.全局性政策D.区域性政策8.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是()A.外显学习B.内隐学习C.无意义学习D.有意义学习9.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的是()A.安全原则B.经济原则C.卫生原则D.豪华原则10.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A.依恋B.合作C.移情D.社会化1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儿童的遗传素质B.家长的文化素养C.儿童的早期经验D.学校的教育方式1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个别的心理特征B.所有的心理特征C.典型的心理特征D.笼统的心理特征13.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B.反复细心地说明和解释C.与练习相结合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14.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A.直观的概括B.言语的概括C.动作的概括D.知觉的概括15.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16.幼儿时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A.阅读训练B.书面言语C.口头言语D.识字教学17.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A.专门职业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C.独立的社会职业D.非专门职业18.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是()A.咨询活动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19.“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B.生活化方法C.移情法D.直接法20.社区教育起源于()A.二战后的丹麦B.十九世纪的丹麦C.二战后的美国D.十九世纪的美国答案:1.A【解析】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A【解析】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1∶15~20。

3.D【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4.C【解析】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5.C【解析】福禄贝尔创制了恩物。

6.C【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远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7.A【解析】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鼓励性政策。

8.B【解析】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9.D【解析】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安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舒适的原则。

10.A【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11.D【解析】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12.C【解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3.D【解析】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14.B【解析】言语的概括作用使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15.C【解析】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6.C【解析】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指口头语的学习。

17.A【解析】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18.C【解析】家长学校主要是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地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9.A【解析】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也就是游戏化的方法。

20.B【解析】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创建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

(二)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A.培养人才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D.促进经济增长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B.智、德、体、心诸方面C.体、智、德、美诸方面D.美、心、体、智诸方面3.《林哈德与葛笃德》是()的教育理论专著。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4.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左右。

A.70% B.80% C.60% D.90% 5.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两极分化B.不合群C.胆小D.自私6.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名称的是()A.条例B.细则C.方案D.办法7.认知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罗耶C.沃尔夫D.斯皮罗8.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9.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代词B.名词C.动词D.语气词10.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11.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A.负面教育的原则B.全面教育的原则C.侧面教育的原则D.正面教育的原则12.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抓握反射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D.无意的触觉活动13.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4.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A.2、3岁B.4岁C.5岁D.7岁15.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A.热情B.心境C.应激D.激情16.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A.表象B.联想C.做梦D.幻想17.个体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并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18.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19.“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提出的。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杜威D.福禄贝尔20.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是()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答案1.A【解析】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C【解析】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3.C【解析】《林哈德与葛笃德》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代表作。

4.B【解析】3岁以前,幼儿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80%。

5.A【解析】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6.C【解析】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

7.B【解析】在人类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罗耶提出了认知迁移理论。

8.B【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9.A【解析】代词是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10.D【解析】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综合性教育原则。

11.D【解析】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

12.B【解析】伸手能够抓到东西是幼儿眼手协调现象出现的主要标志。

13.B【解析】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2~4岁是幼儿的最佳口语训练期。

14.A【解析】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15.C【解析】应激是对突发事件的一种反应。

16.D【解析】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17.D【解析】概括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18.A【解析】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19.B【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20.D【解析】发现学习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

(三)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A.《母育学校》B.《爱弥儿》C.《社会契约论》D.《学记》2.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张雪门C.陈鹤琴D.晏阳初3.自()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

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4.公民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的是()A.财产权B.受教育权C.健康权D.人身权5.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是()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6.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出“自我中心化”特征时,称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8.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