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单元内容:
第五单元。
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教材简析: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识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不是正式的数学视图,知识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而观察立体图形是初步感知数学视图。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不同形状,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不同方位对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通过观察掌握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懂得看事物要全面。
单元重点:
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单元难点:
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教法与学法:
使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让学生观察物体及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形状,使学生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新课 3课时
练习
第课时观察物体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68页例1,做一做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
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玩具,小黑板,动物卡片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有多种动物叫声的VCD,请学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你是怎样猜出这些可爱的动物的?
(2)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部分,请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
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部位,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熊猫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玩耍,并说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小组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学生画看到的熊猫形状。
咱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的熊猫形状简单而又比较准确地画出来。
(小组活动)
(3)展示图画。
请每组小组长把本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
请小朋友来介绍你自己的画,讲讲你画出来的形状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为什么熊猫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因为我是星熊猫的侧面看的。
因为我是从熊猫的正面看的。
因为我是从熊猫的后面看到的……)
(4)请学生交换座位,再观察,说说自己在新座位上所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学生回答。
(让学生回原位)
(5)请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
(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什么位置看到的)
三、应用拓展
找朋友。
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汽车玩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
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四、小结评价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出示卡片),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许多数学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后面
作业设计:
指导从书《观察物体》练习
教后反思:
第课时观察立体图形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69页例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
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准备:
立体图形,实物。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教材70页第1题大象的玩具,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老师小结:行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提出问题:从上面和下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从左面、右面、正面或者后面看到的又是什么形状呢?
引出课题并板书。
(观察立体图形)
二、合作探究,观察立体图形
(1)活动一:观察长方体
①学生五个五个一组分别坐在要观察的立体图形的不同位置。
②小组学生边观察边交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长方体,边观察边交流:
从正面看,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从左面看,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从右面看,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从后面看,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从下面看,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③反馈汇报
下面这些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右面看
④换成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说说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⑤小结:同一个立体图形,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图形。
(2)活动二:根据正方形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
①教师:小芳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②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可能说: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
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③小结:可以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
三、及时巩固,完成书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1页第5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初步完成此题。
分组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摆出组合图,进行观察和验证。
集体汇报。
(2)完成练习纸上的练习
师出示一个圆: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请大家想想这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如果我从正面看到的是长方形,那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小结: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图形完整的表象。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开心吗?那你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和同桌的同学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观察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右面看
同一个立体图形,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就会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要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进行判断。
作业设计:
指导丛书观察物体(2)
教后反思:
第课时观察物体练习课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练习十六第1~4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空间观念。
(2)体会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三个面,并能准确想象、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以及想象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交流的能力。
学习重点: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空间观念。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以及想象的能力。
学习准备:
挂图,小正方体数个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1)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书包、金字塔的图片,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物体的哪一面拍到的。
再让学生回忆方位词:正面、侧面、上面。
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出示从一个位置拍到的书包和洗衣机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几个面?
抽学生回答:具体看到的是哪些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三个面。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