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

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

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
发表时间:2012-05-09T10:32:43.42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王景琦[导读] 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可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又可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王景琦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中学 066600
摘要针对部分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笔者提出如下解决途径: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学校要以师为本,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能享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教师自身应为自己创造条件,学会享受职业快乐与幸福。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以师为本快乐幸福
日前,受职业压力、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单一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情绪,导致其工作缺乏激情,没有动力,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学校要以师为本,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能享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教师自身应为自己创造条件,学会享受职业快乐与幸福。

一、学校要以师为本,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能享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
1、赏识管理,让教师得到尊重和满足。

赏识和赞扬是积蓄激情的动力,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的职业快乐与幸福往往源自于其在充满激情的执业中获得成就感。

为此,学校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赏识管理,为每位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条件,为不同教师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

学校可以在赏识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引导教师关注学校未来发展,并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通过教代会和工会组织,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使每位职工都能以主人的姿态,本着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对照各自岗位职责,树立责任意识,将责任内化为激情和行动,切实做好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形成良好的校园责任文化。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师徒结对,特色讲座,教师论坛,设立敬业奖、教学奖、科研奖、爱心奖、协作奖、师德奖等,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优点得到最大的展示和释放,让每个人能因自己是阳光而灿烂,让教师在长处得到展示、价值得到体现的成功中感受职业的幸福与快乐。

2、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可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又可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群体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仕途角度发展空间有限,而从科研角度发展却可大有作为。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反思,通过科研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科研这块土地上辛勤播种,收获成功的喜悦。

3、关爱教师,让教师感受温暖。

近些年来,关于教师身心健康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当代教育的发展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这不仅影响教师的健康,而且影响学校的发展。

为此,学校应关注教师的健康储备,把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健康检查等,增强教师的健康意识,提高教师心理救助和自我疏导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成为一种实在而有力的生产力,健康而积极的休闲活动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效率,提高其人力资本的质量。

当教师在温暖的环境中执业,当教书育人带给教师的不再是压力,而是一种幸福感时,教师就不再拖着疲倦的身躯乏味地穿梭在教室和学生之间,而是智慧迸发,活力十足,充满干劲和激情,充满职业的幸福感。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

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加深理解,增进感情。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老师;通过建立“导师制”,加强师生联系;通过“学生成长记录反馈”和“评选最优秀的老师”等活动,加深师生感情。

常言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喜爱老师,老师的工作才能得到尊重和认可,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才会感受到身为人师的幸福和快乐。

二、教师自身应为自己创造条件,学会享受职业快乐与幸福
1、树立良好心态,发现并创造职业快乐。

作为教师要积极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到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同,自我尊重,以一颗阳光的心态来对待教师职业,追求工作的快乐。

一位哲人曾说: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露笑容;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态度。

快乐的人对着杯子中的半杯水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不快乐的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水?”。

所以,教师快乐与否需要的是心态的转变: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不仅将教学当作职业,当作事业,更当作一种乐趣,在执业中发现快乐,创造快乐,甘之如饴,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励自己,欣赏自己,幸福自己。

学会并善于享受职业幸福,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乐在教中的根源。

2、用宽容与爱心面对学生。

温总理在全教会上指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抱有宽容与爱的期待,否则会因为学生的表现欠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大动肝火。

我们所面临的学生是心智不够健全的未成年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可以把错误看成是一个美丽的失误,可以把犯错误看作是师生间交流的一次机会。

“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轻轻地抚摸一下孩子们的头”、“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激发起层层涟漪。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爱可以改变一切,这句话一点不假,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心理从来不单项流动的,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 当教师以一颗仁爱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学生时,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爱,还有快乐和幸福。

3、在学习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修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出台,教育工作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它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崇尚科学精神,积极地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加强专业修为,提高专业素质,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日益精进精深,在潜心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学习成为力量,实现从“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跨越,做一个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教师,让自己在执业的不可替代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感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

作为一名教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平静的人,默默地倾听内心平静的声音,快乐而健康地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充盈、睿智的教育,在爱的播种、耕耘中快乐执业,享受教育之美、教师职业的幸福。

让我们像霓虹灯一样,既照亮着别人,也美丽着自己。

让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能善于发现并善于创造职业快乐,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