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课件

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课件


一切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No permanent friends, also no forever enemies, only always profits.
国家利益的重要 性?
国家利益的内容?
邱吉尔
1、国家利益的内容? 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国 家的经济利益、政治 利益、文化利益和国 家安全。
美国与 伊拉克
1、独立自主 基本立场:

外 交 政 策
我国 外交 政策 的基 本内 容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宗旨:
共同发展 3、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 基本目标: 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基本准则:4、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2003年3月6日,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就 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答记者问
体想 现一 了想 哪, 个唐 基外 本长 内的 容讲 话 1、基本 立场: 独立自 立
博鳌亚洲论坛 (英文:Boao Forum for Asia,缩写BFA, 或称为亚洲论坛、亚洲 博鳌论坛),由25个亚 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 于2001年2月27日在海 南省琼海市万泉河入海 口的博鳌镇召开大会, 正式宣布成立。
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寻址的国际组织;为政 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 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 久所在地。2011年4月15日,胡锦涛上午在博鳌论坛开幕 式演讲,称将实行更积极主动开放政策,始终将亚洲放在 对外政策首要位置,建议亚洲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
和第 主三 权, ,基 促本 进目 世标 界: 和维 平护 与我 发国 展的 。独 立
现想 了一 哪想 个, 基唐 本外 内长 容的 讲 话 体
[美国有线电视网]:我们看到在世界上和 在中国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而中国的领导 层也要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会 不会影响到中国的外交政策?比如说新的 领导产生之后,会不会意味着中国会改变 它在联合国投票的方式,比如说在伊拉克 和朝鲜问题上?中国的外交有没有最高指 导原则呢?是不是这个指导原则还是以前 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现在有了新的 原则?(15:46) [唐家璇]:实际上我刚才回答别的问 题的时候,已经讲到这些问题了。我想再 强调一下,中国的外交政策是有它的继承 性、稳定性。我们仍然会以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建立和发展同各国之间的正常关系, 我们仍然会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核心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这不会变。(15:47)
感受: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截止2011年7月,我国已经同 世界17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 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 展互惠平等的交流与合作。
感受: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感受: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感受: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感受: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感受: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感受: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国际 交往 国际 事务 国际经 贸往来
国家力量
影响
国际关系
坚定 维护 我国 的 利益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政府要通过增强国家的实 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外国的干涉等,努力 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合法的国 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利益。
她用身体去保护圣火 轮椅上最美丽的火炬手金晶 作为一名中职生,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国际 关系
中国是负责任 的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 安理会
对待发 展中国 家
美国为什么要打 伊拉克?
截止1998年,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 储量为154.1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 的11%,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 第二位。 美国一年的石油消费量为9.3亿吨, 而它自产的石油不足2.5亿吨,是世 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我们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需要做哪些 方面的努力? • ①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 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 ②努力学习,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 素质。 • ③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 局面。 • ④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 斗争。
砍伐森林
苦 难 的 非 洲
苦难的非洲,贫穷人民成了战乱的最大受害者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十课 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
机械技术系
张宝红
说一说: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中国国家领导为 什么要进行这么 频繁的外交活动?
20国集团,又称G20,它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20国集团成员 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人口约为40亿 ,GDP占全球经济的90%,贸 易额占全球的80%
2003年12月9日温家宝会见美国 总统布什
2003年12月9日
2004年10月25日 胡锦涛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
4、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 路。
第二,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三,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第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得共赢和共同发展。
美国控制世界上石油储量第二的伊拉克,就可以保持经济 稳定、降低受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影响、并进而对其他工业 化大国保持绝对战略影响,中东是盛产石油的地区,控制 了中东,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的经济命脉,牵制他国 。
美国为什么敢打 伊拉克?
集结在海湾地区的美、英军队近30万人,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 其中美军人数超过25万人。美近十几年来 部队歼灭了大量伊拉克有生力量, 的历次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有侦察和 摧毁了大量的伊拉克军队的先进武 GPS定位卫星;B-2、F-117隐形飞机、F器。在海湾战争之后,根据联合国 15、F-16、F-18等战斗机;B-52轰炸机、 的决议,又一直对伊拉克实施经济 加油机、电子战机、预警机、侦察机、航 封锁,伊拉克购买新的武器非常困 空母舰、舰基和空基巡航导弹、“爱国者” 难,伊拉克的军事实力与海湾战争 导弹、各型武装直升机、潜艇等。 前相比大大下降了。
美国与英国
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
• 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 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国际 社会和其他的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使原来的国家关系产生相应的变化。
国家利益 变化 国家力量
导致 导致
对外政策变化
国际关系变化
中国民间出海保钓行动
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
决 定
第五,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国家利益的内容? 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国家安全。 2、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指的是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3、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它 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反映,也是实现国家对外职能的 手段。 4、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第二,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三,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2、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指的是维护世界和 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 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 发展问题。
3、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 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 略、方式和手段,它是国 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对外 关系中的反映,也是实现 国家对外职能的手段。
第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得共赢和共同发展。
第五,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我们中职生能为中国积极 走向世界、促进世界和平 和共同发展做些什么?
平第 共四 处, 五基 项本 原 则则 : 和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1955年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
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2001年11月12日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
2003年上海合作组织实兵演习
2003年8月朝、韩、中、美、日、 俄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
2003年12月8日温家 宝会见美国国务卿 鲍威尔
[唐家璇]:我本人担任外长以来,也是一 直这样做的。这五年,除了陪同国家领导 哪 想 人访问非洲以外,我本人单独访非九次, 个 一 足迹几乎遍及非洲大陆。我深感非洲人民、基 想 非洲国家对中国是非常热情、友好的。尽 本 , 管许多非洲国家现在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内 唐 容外 和挑战,但是,非洲大陆充满了希望。我 长 深感非洲国家联合自强的趋势正在上升, 的 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也不断地取得了新的进 讲 话 展。中国把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 中国家视为开展本国外交的立足点。因此, 体 现 我们一贯地支持非洲国家维护民族独立、 了 领土完整、国家主权,支持他们发展本国 的民族经济,而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 予真诚帮助。(15:38)
[法新社记者]:中国多次说在伊拉克问题上希望有 一个和平的解决,你刚才也说如果有1%的机会争 取一个和平的解决,中国也会尽中国的能力。我想 请问,在这方面包括中国用它的否决权吗?在联合 国安理会里用否决权利吗?在考虑用不用否决权的 时候,中国会不会考虑中美双方的关系受到影响? 谢谢。(15:23)
[唐家璇]:我觉得你现在提出这个问题,为时 还稍许早了一点。我们认为现在围绕着伊拉克问题, 特别是在安理会的外交台上,政治解决的道路尚未 穷尽。使用政治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仍然是 存在的。(15:23)
五十多年来,我 国始终不渝地奉 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这 一政策既是独立 自主的,又是以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为 宗旨的。
这是由什么 决定的呢?
政我 利 性 我 策国 益 质 国 的决和的 外定国国 交着家家
我 国
我国外交 政策的依 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
[唐家璇]:至于你追问的投票态度,中国在处 理这类问题上,从来就是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是非 曲直,按照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从中国人民的 根本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15: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