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能量的励志文章

正能量的励志文章

正能量的励志文章本文是关于正能量的励志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正能量的励志文章篇一:别把别人的梦想当成自己的文|xx前一阵子参加朋友聚会,听闻一朋友的青年旅馆越做越好,已经开第二家了,从原来的入不敷出到现在小有收入。

想当初他砸锅卖铁地去创业开青旅,所有人都觉得撑不了多久,没想到他竟这么坚持下来,而且成功了。

于是,大家都说他真棒,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时,有人说,“好羡慕他是个有梦想的人,那我的梦想是什么啊?”众人突然安静了几秒。

听到有个人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说,“其实我以前也梦想做背包客,再去丽江、大理哪里开个客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人马上接着说,“我也是的。

”“我好想去骑行xx,去世界流浪。

”“我想逃离大城市,找个乡下种田,养花,养狗。

”顿时,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盒,每个人纷纷蹦出自己的梦想。

可说来说去,大家的梦想无非是去旅行、去开客栈、去骑行西藏等等,无非就是逃离现有生活的圈子,过一种没有工作没有俗务的日子。

这时,有个人说,“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天上掉了很多钱给我,我的要求很简单。

”大家一哄而笑,这个话题也就此结束。

可是梦想的话题从来都没有结束。

从你小时候,老师就让你写作文:《我的梦想是XX》,于是你就开始写:我的梦想是老师、我的梦想是作家、我的梦想是科学家、我的梦想是警察、我的梦想是宇航员……小时候的梦想是一个个职业,身份标识。

长大后,梦想就变成一个更为遥不可及的词。

它可能不再是职业身份,而是不能到达的生活。

80、90后的青年们,如果你一问,十有八九,大家心中都有过骑行西藏梦,或者辞职说走就走梦,或者开客栈梦诸如此类的梦想。

而网络、媒体也经常在向人们传输各种旅行的梦想,环游世界、间隔年、背包客等等概念,从一开始的新鲜,到如今几乎人人皆知。

关于旅行的梦想,变成一种时尚、流行的梦想。

最常见到的故事可能是某个人放弃原有安稳的生活和工作,追寻自己的梦想,行走、旅行,再做一名自由职业者。

于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也变得如此相似:放弃原有的安稳,去寻找动荡而富有个性的生活方式。

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多少人不是酒醉时说一下,回头又到自己的寻常轨迹上走着。

这种感觉,不就像小时候写的作文吗?写个老师认可的标题,凑个几百字,仿佛往自己贴了一个光明的标签,可以心安地站在大众的队伍里:我也是个有梦想的人,而且我的梦想也是很棒的哦!总是写完就是了,至于真的是自己想的吗,真的能做到吗,不用管了!梦想嘛,不就是梦里想的吗!每次看到这样的人和我谈梦想,我一般开始都说如果你想好了就去做,那就支持你,有时我还是会感动一把的。

可是看到他们后来的行为,我只想说你只是在做梦。

梦想,在你没为它做过什么之前,它都不能叫梦想,只能叫“梦和想”!特别是,你们的梦想,真的是你自己想要的吗?是的话,你为什么没有为它做过什么?不是的话,为什么老是拿别人梦想就说是你的呢?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拿相似的梦想放在自己的头上呢?说到底,梦想是一种情感诉求。

大多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一方面适应大城市的快节奏、高竞争度的生活,一方面又渴望能逃离现有机制,于是辞职、旅行、逃离成为大多数人的梦想。

也许会有人要来打我,“搞不好你这个人连梦想都没有,还敢说我们的梦想是拿别人的?”其实,我也有做个背包客,来个间隔年环游世界的梦想。

可是,我从来没为这个梦想做过多少事,我没为它做过什么,我不敢告诉别人,我捂着它,就像小孩把硬币投在储钱罐然后藏起来,我不知道哪一天我才会砸开那个罐子。

我也不否认这个“梦和想”,最开始就是因为看过许多人潇洒浪漫的故事和观点。

之前大冰的《他们最幸福》火了之后,有一些人说他看完书后就辞职去旅行了,让人发笑又无语。

在书里,大冰曾提及他写这些故事的用意,大意是写了这些人的故事,不是为了让其他人也跟着去做,而是告诉人们除了平常看到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人也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但是也是幸福的。

幸福不应当只有一种模式,生活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是对的,正如价值观,没有存在谁对谁错。

而梦想,应该是体现你的价值观,并且你能遵循它,并为之努力,以此寻求你最想要的人生和自我。

当然,还有很多人经常说自己没有梦想,他们说我只想安静地过个小日子,结婚生子,有个房子住,有个小车开,这么平实的愿望,是梦想吗?谁说不是呢!平和舒服地和家人一起生活,你觉得幸福、有意义,不就好了吗?谁说梦想一定要高大上,一定要孤独前行的?它不应当是永远不能实现的,而是经过你大脑和心灵的辨识,你能为之努力,并服从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东西。

所以,别老是随便就拿别人的梦想来说是你的。

没有经过自己吸收、接纳的东西,不能称之为自己的想法。

没有为之努力的梦想,也别说是自己的。

唯有那些为之努力、为之付出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够属于你的。

每一次,当我看到有哪个人遵循自我的价值观实现的梦想,例如在某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开了家客栈快乐地生活,放弃安稳工作去追求年少时喜欢的艺术,或为了自己的小家充满爱地奋斗,我都满怀敬意。

梦想,才是属于这样的人。

正能量的励志文章篇二:给予生活仪式感我把照片合影之类的东西都烧掉,电脑手机中的都删除,他用过的毛巾碗筷,睡过的床上用品,穿过的拖鞋和送我的礼物都打包,直接扔到楼下的垃圾桶。

然后又是两个小时的大清洁,扫除了他在这个家里的所有痕迹——这是某一年的某一天,我决定和前任分手后做的事。

晚上我坐在茶餐厅的老位子上,看着他匆忙走来,就像初相见,只是这次要说的不是情话而是别语。

求爱需要一个仪式,不然那是轻薄,分手也该有个仪式,不然那是逃避。

我走出茶餐厅的时候拿出手机,删除了他最后一点信息。

尽管这是个用电子邮件、短信微信、打个电话就可以说分手的时代,但我还是需要这样一个仪式,和我曾经的爱做正式告别,为他流完最后一滴眼泪,然后永不再见。

我对喝下午茶这件事珍爱有加,即便一个人去喝杯咖啡也会盛装出行,那是属于我的午后,每一次都值得笑颜相遇。

如果是和闺蜜约会,一定提前定好位子还要早到,我还会感受下温度,选择室内外哪里小坐聊天更舒适。

我重视每一次的约会、聚会、公干,把出差也当成一次旅行,所以才拥有了微笑的心情,能看到美好的眼睛,能感受温柔的能力。

我是一个需要仪式感生活的女子,失去了这些,人生不庄重,情感不认真,生活会粗糙,人心会脆弱。

中国古人是重视“仪式”的,抚琴需要先焚香,喝茶更是过程繁复却自得其乐的事,好像不做足全套功夫,琴就弹不好茶就喝不香。

仪式是一种纯净的行为,有些为了拜祭祈福,有些看起来似乎没有意义或是目的,就像一场令人心旷神怡的游戏,但能为当事人呈现出眼前的世界是活色生香的。

不要忽略心灵的力量,这种所谓的仪式感其实就是在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挚爱,对困境无声却极富韧性的抗争。

老外去听音乐会或是看演出,必是盛装到场隆重庄严。

各种节日、纪念日、生日都要一一庆祝,孩子学校的活动不论大小家长都会到场,毕业典礼更是举家前往见证的好日子。

国内孩子毕业,从幼儿园到博士生,哪张毕业照里也不见家长的影子,学校缺失最重要的教养仪式。

如今各种奇葩的毕业照层出不穷,却唯独不见有人穿学士服和父母合影,也就没人想起日渐老去的父母,为了子女的学业有过怎样的付出。

生活中充满了忙碌,大家都借口忙就忘记生日,忽略节日,淡漠亲情,应付友情。

一个人吃饭就凑合街头垃圾食品忽略健康,两个人为了房子孩子就没有了值得纪念的日子,很多人住在外观高档的公寓里,房间内却乱到脚都插不进去,偌大的屋子没有一点生活的气息。

厨房中的餐具五花八门什么能装就留着什么,卧室的大床上铺着分不清颜色花纹的东西,餐桌闲置不用堆满杂物,一家人拿着不同的碗碟对着电视机吃饭。

大家又都在抱怨工作不快,生活无聊,情感平淡,却又不会好好吃饭,没有一点情趣,对自己的粗糙视而不见。

你匆忙赶路必会错过风景,你缺少敬畏必会麻木冷漠。

我爸妈很重视一日三餐,即便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每餐必会打开炉火变着花样炒出精致小菜,以至于我的童年一直弥漫美食的甜香,从不知道苦是何物。

中学离家很远,一年四季爸妈会双双早起为我准备早餐和午餐,他们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就是他们的爱情,如此家常的场景却被爸妈演绎得像是一幅画,而且数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那时候我不用做任何家务,却并不妨碍长大后有了家庭孩子,也能做得一手好菜让房间一尘不染。

女儿问:“你哪学的妈妈菜?”我说:“心传。

”一日和女儿谈起爱情,她说:“我不喜欢那些花俏的婚礼。

”我说:“那你也需要一个简单的婚礼,穿起婚纱走过红毯,我在红毯的这一边相送,他在红毯的那一边敞开怀抱,令人动容更令人尊重。

”女儿刚进初中时学校举办活动请家长参加,我远在万里之外也为了那一天赶到会场。

没有几位家长到场,女儿却依偎在我的身边无比骄傲。

我从不会错过女儿任何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也一定会送礼物满足她的要求。

我用行动告诉她生活极尽美好,现在我可以帮她拼脸,她必须靠自己拼到才华,将来才能得到她想要的生活。

而在此之前,她要先学会自律和坚持,对生命和生活拥有敬意。

女友要换个收入前景都更好的工作,在辞职和不辞职之间纠结好久才做了决定,以至于新工作还没开始就已经觉得疲惫。

我说:“你请原来的同事吃顿散伙饭吧,做个正式点的告别。

”深夜她带着酒意给我打来电话,散伙饭中原先的领导和下属对她工作能力都大加肯定,让她对去新公司更加自信,而且大家酒后吐真意,让自己觉得前面七年每一天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放下电话,笑了。

是的,没有比这种具备仪式感的离职更完美的选择了,正式结束才会正式开始。

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仪式感有些矫情,做不到那么周到也没有关系。

但只要你试着并且坚持着去做一点,日子就像是给咖啡加了块糖,雨天给自己画了个太阳。

你的心灵灿烂了,你眼里的世界就大了。

正能量的励志文章篇三:每一条弯路都是必经的路文|搂大卫我走到一个小广场,没有人,头上也没有星星,只有小说里的大城市才会有星星。

一些关了灯的公司、大楼围着我,小广场像一个大舞台,大厦黑玻璃的每一个小窗都像远处观众的头。

黑暗的广场中间,有一盏路灯。

这一天唱得太少,我的内心有唱歌的需要。

黄色灯光下,我拿出我的设备,开始唱。

我想象自己面对着几千个人。

我疯狂地唱、跳、弹,打开我的心,感受晚上的冷风,感受生活。

歌里的每一句话使我克服心里每一件困难的事,我和我的话筒,还有我的吉他,非常幸福。

西方人会说,这是大写的幸福、深深的幸福。

幸福真的那么简单吗?我只需要一台简单的设备和我的想象力就能满足我自己?是的!这几年很多人听我这么说会讲:“那你医学不是白学了吗?”十八岁的时候也可以买一支话筒,不浪费六年时间辛苦学习,去一个广场幸福地唱歌。

不!幸福有时候就在你出发的原点,但是必须走一段长路才知道。

西班牙有一个神话,伟大诗人博尔赫斯和很多作家都曾经写过。

小时候我妈妈跟我讲:几百年前,西班牙南方住着一个牧羊人,他的家在绿色草地的山冈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