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一、旅游活动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

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二)旅游的概念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二、旅游活动的种类(一)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2、国内旅游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划分1、休闲、娱乐、度假类2、探亲访友类3、商务、专业访问类4、健康医疗类5、宗教、朝拜类6、其他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二、旅游活动的客体(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1、概念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

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也有的专家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具有游览、观赏价值的景观、风貌”或“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各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一般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旅游的客体,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一是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二是具有可利用性,随着旅游者旅游爱好和习惯的改变,旅游资源的包容范畴不断扩大;三是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不同于传统的土地、水和矿产等资源,它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变异性和永续性等特点。

多样性表现在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的,又有现代兴建的;既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

独特性表现在,凡是旅游资源,都是有与旅游者通常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和居住环境不同之处,这种差异越大,对旅游者来说就越独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变异性表现在某些事物在其存在之初并没有被作为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它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反之亦然。

永续性表现在,大多数旅游资源具有无限重复利用和不断再生的特点,如作为旅游资源主体的观光、度假、特种和专项旅游资源本身是旅游者带不走的,旅游者带走的只是对它们的各种印象和感受。

只要保护得当,大多数旅游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某些旅游资源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再生2、功能:对游客和社会两方面的作用(二)旅游资源的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和生物景观类)2、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

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

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

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

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拥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开发成为适合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

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如此多样和复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有关。

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特征。

2、丰厚性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

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主峰特性而导致球状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

3、古老性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

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

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

中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还表现在,远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先人就开发和发明了一系列的工艺艺术、宏大建筑,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章。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安阳殷墟、咸阳秦城、京杭运河、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坑等,无不以古称胜。

4、奇特性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

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

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和众多古迹,徐州的汉墓,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敦煌莫高窟被公认为世界艺术宝库。

雄踞凌云山,俯视三江的乐山大佛,坐像高71米,体宽28米,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石像。

第三节旅游业一、旅游业及其构成(一)概念: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二)构成: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二、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一)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5、增加政府税收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二)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三)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1、在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尤其是地价的上升2、在环境上,有可能造成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和水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3、在社会文化上,有可能引起文化的同化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一)第一个时期(1949—1977年)1、接待对象受限制2、接待成本不计3、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接待单位合为一体(二)第二个时期(1978年起至今)1、第一阶段(1978—1990年)高投入、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益2、第二阶段(1991—至今)中投入、中速度、中质量、中效益第四节旅游市场一、旅游市场概念与构成要素(一)旅游市场概念狭义旅游市场指的是有形市场,即商品交换的场所,如商场、集贸市场等;而广义的市场既包括有形市场,又包括无形市场。

后者是指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而广告、中间商来沟通买卖双方,促进交易。

显然,旅游市场应属于无形市场。

旅游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说,就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合,即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

旅游市场,从市场学的角度说,则是指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即旅游产品的需求市场或客源市场。

(二)旅游市场构成要素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3、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4、价格二、国际旅游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一)欧洲市场(二)美洲地区(三)东亚和太平洋市场(四)非洲市场(五)中东市场(六)南亚市场三、中国旅游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一)海外来华旅游市场由外国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构成。

(二)国内旅游市场1、规模庞大2、短程旅游比重大3、旅游形式以散客为主4、人均消费水平尚低(三)出境旅游市场仍以近距离为主,即到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和周边国家的边境游为主。

第五节旅游组织主要介绍世界旅游组织、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等世界性的旅游组织课后习题1、旅游的概念及分类。

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色有哪些?4、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是什么?5、请分析中国旅游市场的特点及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