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ppt
B: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可以预见或应 当预见,但因疏忽没有预见,或虽预见却轻信可 以避免该后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即盲目自信的 过失)。按程度分:重大过失、一般过失、轻微 过失。
3.在抢救生命危重的患者紧急情况时,未尽到合理的诊疗 义务。
4.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过度检查:一次CT相当于60次胸片,一次核磁共振相当 于240次胸片曝光!!!
1.违反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包括未履行知 情同意义务,不按规范书写病历资料,伪 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隐匿和拒不 提供与医疗纠纷相关的病历资料。
2.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 应的诊疗义务。
医疗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基本形态。
A:故意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故意是指行为人在 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后果情况下,仍然放任该后 果发生的一种主观生理状态和情形。
客观标准:为了防范因医务人员的失误造成患者损害的
发生,制定了相应的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以及医疗护理规范,这是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 疗活动中不可违反的法律底线,也是认定医务人员在诊疗 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的客观标准。
主观标准: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适应的义务,医务人 员在抢救生命危重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应该尽到合理的诊 疗义务。否则应判定未尽到合理的诊疗义务。
(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侵权责任构成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如果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行为 人就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医疗损害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 样性。 1.如果医疗过错是患者损害后果的直接原因,则 可直接确认两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即一因一 果。(如青霉素做皮试,一过敏一死亡) 2.医疗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还有其他介入的 条件导致因果关系判断比较困难,无法确定直接 原因时,应当使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判断。
《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释义 解读及浅谈岗位、职责、责任与人生
《侵权责任法》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十二次会议审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 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共12章92条,第 七章医疗损害责任11条。
医疗损害侵权责任是侵权责任的特殊表现形式,侵 权责任的构成条件是由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决定的 。
医疗特殊干预权:在某些情况,医生为拯救患者,经院领 导批准,作出治疗方案决定,不是侵犯患者知情权,是保 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判断诊疗义务是否合理,也应考虑到患者当时的 病情危重程度,救治地点、条件以及医务人员的 资质等因素。除了医疗过错外,患者年龄、基础 疾病、诊断治疗及患者既往所患疾病的难治程度 ,当时医学水平的限制性,患者延误了疾病的诊 断、治疗时机隐瞒病情等因素。
对于治疗难度大,容易出现并发症的疾病和治疗 项目,一定要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及知情同意权。
(二)损害后果:
损害后果由两个因素构成:A.权利被损害 ;B.权利被损害而造成利益受到损害的表现 结果。损害后果是侵权责任构成的前提, 无损害则无责任。 就医疗损害而言,医疗过错导致的患者损 害后果民事权益主要有:生命权、健康权 、隐私权、监护权。医疗过错导致损害后 果包括:死亡、残疾及其他明显人身损害 、精神损害等。
(四)过错参与度
在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中与因果关系联 系紧密的一个概念就是过错参与度,是确 定补偿金额的重要依据。
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划分:完全责任、主要 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 *一般情况下只要患方不存在不配合医疗, 延误治疗的主观过错,对于疾病发生、发 展和演变,患方是无法控制的,因此患方 不存在承担医疗损害责任的情形。
医患关系、医患冲突趋势:
2002年前《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分三级。
2002年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到2010年7月1日《 侵权责任法》实施前,医患纠纷每年上升22.9%。《侵权 法》实施后,每年上升到63.7%。2012年恶性伤医案件11 起,造成35人死亡,其中28人负伤,7人死亡。
(一)医疗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医学 理论和方法维护人体生命健康所必需的行为。包 括:诊断、治疗、护理、保健等具体诊疗行为以 及相关的管理行为。
医疗过错参与度分级对照表:
等级
损害后果
理论系数值% 责任程度 参与度系数值%
A 损害后果完全由其他因
0
素造成
B 损害后果医疗过错
行为起轻微作用
C 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
25
素造成,医疗过程行为
其次要作用
D 损害后果由医疗过错行
治疗方案从医疗角度来看往往不是医生最佳治疗方案或首 选治疗方案,而是要尊重患者能不能接受的合适方案。
部分医生不是以疗效作为选择治疗手段,而是以个人利益 为标准。
5.泄露患者的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
二、医疗过错认定标准:
医疗属于特殊行业,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时 ,既应遵守我国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也应达到与其职称相 对应的诊疗注意义务,因此在认定医务人员的诊 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时,既适用于过错的客观认 定标准,也适用于过错的主观认定标准。 医学是一个良心职业,一名医生可以拯救生命, 也可以毁掉生命,可以制造幸福,也可以制造痛 苦。
1.违法行为:法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 诊疗行为。
2.损害后果: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确 定性。
3.因果关系:诊疗行为的直接、间接因果关 系。
4.主观过错: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过错。
医疗故意和过失在刑法上有非常重要意义 。在进行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时,通常 不区分故意和过失,而以过错统称。
一、医疗过错的表现形式:
(二)非医疗行为:
1.因医疗机构的设施导致患者摔伤、自残、自杀 。
2.因医疗机构管理导致患者损害。
3.医务人员的故意伤害行为。
4.非法行医。
(三)医疗损害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 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医疗损害责任归责适用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特殊 情况下适用于过错推定原则。特定情况下适用于 无过错责任原则:如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缺 陷、输入不合格血液等造成患者损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