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拟以我国刑法的规定为基础,对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理论和实践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全文共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
阐述了侵犯军事秘密与情报违法犯罪的现状,概括介绍了当前几种主要的泄密途径,强调了对军事秘密进行刑法保护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军事秘密的概念、范围和分级。
依据《保密条例》对军事秘密的三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第三部分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构成要件。
论述了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主体是全体军人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第四部分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认定。
重点讨论了本罪与非罪、与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与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界限;第五部分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刑事责任。
分析了本罪的立案标准、处罚原则和相关刑法条文;第六部分泄露军事秘密犯罪的立法完善。
对如何惩治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提出了三条建议。
关键词: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立法完善AbstractThis paper is drafted to base on the regulations of Criminal Law and attempts to makes some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rime of intentionally divulging military secrets. The main content is as follows:Part one is an introduction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iolating military secrets and intelligence and some main ways of divulging secrets is summarized. Part two analyzes the concept, scope and rank of military secrets in detail. Part three discusses the subject of crime of intentionally divulging military secrets.Part four proposes the determination principles of crime of intentionally divulging military secrets.Part five expounds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crime of deliberately divulging military secrets. Part six presents several suggests about the legislative perfection of crime of intentionally divulging military secrets.Key Words:Crime of Intentionally Divulging Military Secrets,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a Crime Criminal Liability,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Legislative Perfection1 引言1.1 选题意义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与国家和法律的存在是紧密相联系的。
军事秘密直接涉及到国防安全,关乎国家的重大利益。
由于军事秘密被泄露,造成战斗失败、战役失利和国家政治、外交斗争陷于被动状态的事例屡见不鲜。
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对我国防和军队建设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
为适应保密形势的发展,1997年刑法第432条在《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的基础上将过去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泄露军事机密罪改为泄露军事秘密罪,不仅将密级由“军事机密"降为“军事秘密",而且将法定刑作了具体划分和提高,平时犯此罪的法定刑由七年以下提高到十年以下,战时犯此罪的法定刑起点由过去的三年以上提高到五年以上。
笔者希望对泄露军事秘密犯罪的犯罪主体、立法模式、资格刑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益帮助。
1.2侵犯军事秘密犯罪现状(一)隐蔽战线斗争日趋激烈当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的情报窃密活动主要做法有以下特点:第一,西方敌对势力把收集、刺探我国防情报,收买、策反我军人员作为情报工作重点。
把注意力重点放在我军军事战略调整、重大军事部署、新型武器装备研制开发等我军建设中心任务上。
第二,台湾间谍组织不断加大策反我军人员的力度,意图刺探收集我军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的情报。
第三,境内外敌对势力不断宣扬“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并加剧“兵运”活动,企图达到改变我军根本性质和宗旨,改变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目的。
(二)泄露军事秘密的渠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军事外交等泄密渠道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运用于军事情报领域的窃密技术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侦察卫星、计算机网络、微光夜视、红外摄影等窃密工具层出不穷,甚至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
境外情报机关还通过研究公开的报刊和资料,从中收集政策性、战略性情报。
此外,从近年来部队发生的一些失泄密案件看,重要泄密岗位人员法纪观念不强、保密观念淡薄越来越成为失泄密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立法保护军事秘密的重要性严格保守军事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军队建设的重大利益。
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工作一直对军队作战和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为此,作为一名军人必须熟悉有关保密工作的基本常识,明确军人保守军事秘密的职责和义务,国家和军队作为军事秘密的持有者,必须建立起对军事秘密的法律保护的体系。
2 军事秘密的定义、范围和分级《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第2条规定:“军事秘密是关系国家军事利益,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人员知悉的事项。
军事秘密是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第8条规定了军事秘密的基本范围:1)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情况;2)军事部署,作战、训练以及处置突发事件等军事行动中需要控制知悉范围的事项;3)军事情报及其来源,军事通信、信息对抗以及其他特种业务的手段、能力,密码以及有关资料;4)武装力量的组织编制,部队的任务、实力、状态等情况中需要控制知悉范围的事项,特殊单位以及师级以下部队的番号;5)国防动员计划及其实施情况;6)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配备情况和补充、维修能力,特种军事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7)军事学术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项目、成果及其应用情况中需要控制知悉范围的事项;8)军队政治工作中不宜公开的事项;9)国防费分配和使用的具体事项,军事物资的筹措、生产、供应和储备等情况中需要控制知悉范围的事项;10) 军事设施及其保护情况中不宜公开的事项;11) 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中不宜公开的事项;12) 其他需要保密的事项。
军事秘密按其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对国家军事安全利益的利害关系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就军事秘密来说,绝密是军事秘密的核心部分,如被敌方截获,将对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造成特别严重的危害。
机密是军事秘密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如被敌方截获,将对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造成严重的危害;秘密是军事秘密中一般的部分,如被敌方获悉,将对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造成一定的危害。
3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构成要件3.1 概念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泄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3.2 主体(一)主体要件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主体是全体军人,只要是军人均可以构成此罪。
既包括对军事秘密负有特殊保密职责的各级首长、机要、通信和保密等人员,还包括善意取得(如拣拾军事秘密)和非法获得军事秘密的不应当知悉该秘密的人员。
因此,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主体不一定都是合法的知密者,非法获取军事秘密后又泄露给他人的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由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作为刑法分则中军人违反职责罪一章中规定的罪名,依照《刑法》第450条规定,“本章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其中执行军事任务的其他人员是指从事与军事活动有直接关系的人员,这些人员可以是直接参加作战、训练、演习或者是担负部队日常保障工作的人员等。
具体来说包括在军队(包括武警部队,下同)机关、院校、医院和仓库等单位工作的正式职员、职工和文职人员;为部队的作战、训练和科研任务中直接承担后勤、装备保障任务的地方人员,如在作战和演习任务中为部队新型武器装备提供技术支持的军工科研院所,在某国防工程工地施工的地方民工等。
(二)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保密法规,会造成泄露军事秘密的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炫耀自己,也有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还有的是为了讨好他人,不论犯罪动机如何,都不影响构成泄露军事秘密的主观故意。
3.3 客体(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秘密的安全。
我军《内务条令》和《保密条例》都规定了军人必须遵守的保密守则,如“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不该带的秘密不带”,“不在私人书信中涉及秘密”,“不用普遍邮电传递秘密”和“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等。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保密规定,使军事秘密被无关人员知悉,危及军事秘密的安全,对国防和军队安全与利益将造成严重危害。
本法第398条虽然己规定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但鉴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侵害的客体是军事秘密的安全,犯罪主体又是军人,为了加强对军事秘密的特别保护,所以又专门规定了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
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是指违反国家颁布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施行办法,中央军委制定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解放军各总部和各军、兵种制定的保密规章等。
根据这些保密法规,我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保密制度。
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就可以杜绝泄露事件的发生,保障军事秘密的安全;相反,违反了保密法规,就可能造成军事秘密被泄露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