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教师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专业名称 护理 授课序次 15 授课类型 理论 1+实训
1
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章, 节
)
第四节 无菌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学会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包的使用。
教学重点 :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教学难点 : 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复习内容 : 无菌技术原则。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第四节 无菌技术
一、概念: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
多媒体课件
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0
分钟
二、原则:
1.
讲授
(一)环境清洁
( 1)无菌技术概
环境应清洁、宽敞,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及更换床
念
单等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无菌技术操
(二)工作人员准备 作原则
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洗手,带好工作帽、口罩,必要时修剪
5
分钟
指甲、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2.
问题教学
(三)无菌物品保管
( 1)注射时,为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的标志;无菌物品 什么要求做到一
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包外需注
人一针一管
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并按灭菌日期的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
(2)进行无菌操
有效期一般为 7 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作前,工作人员
(四)操作中保持无菌 为什么要求洗
进行无菌操作时,首先应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无菌物品与非
手、戴口罩
5
分钟
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
打喷嚏。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3.
评价
(五)取无菌物
取用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取放无菌物品应面向无菌
区;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
40
分钟
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
1.
讲授
既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原处(无菌容器、无菌包等) 。
常用无菌技术操
(六)一物一人
作法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
2.
示教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1)无菌持物钳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的使用
目的: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 类型:卵圆钳、三叉钳和镊子
( 2)无菌容器的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
使用
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吸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可夹取未经 (3)无菌包的使
消毒、灭菌的物品;不能夹取油纱布,因油污粘于钳端形成保护层,
用
影响消毒液渗透而降低消毒效果。 2、如需取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 15 分钟
起搬移,就地使用,防止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3.
学生练习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操作步骤:
1
.洗手、戴口罩,根据其操作目的准备环境及用物;
2
.检查无菌容器标记,灭菌日期;
3
.打开容器盖,盖内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持盖于手中;
4
.用无菌持物钳自无菌容器内取出无菌物品;
5
.取物后,立即将容器盖盖严;
6
.手持无菌容器(如无菌碗)时,应托住其底部或手持无菌容器
要求
的外缘;
用规范地的手法
注意事项: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及内面。
完成无菌包打开
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与包扎方法
(三)无菌包的使用
目的:保持无菌物品于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使用。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无菌包(内放无菌治疗巾、敷料等)治
疗盘、弯盘、小方巾、标签、化学指示胶带、笔。
操作步骤: 对比
1
.洗手、戴口罩,根据操作目的准备环境与用物;
比较无菌包打开
2
.无菌包包扎法;
及包扎的顺序
将所需灭菌物品放予包布中央,依次盖上包布内角(角尖呈扇形
反折两次) 、右角、左角(两角各呈扇形反折两次) 、最后盖上外角以
“ +”形包扎或用化学指示胶带粘贴(图 10- 7)包外放置标签(注明
物品的名称及灭菌日期)
5
分钟
3
.无菌包打开法;
总结
( 1)核对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
1.
无菌技术操作
( 2)检查无菌包有无潮湿与破损;
原则
( 3)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平坦处,解开系带挽成活结,按
2.
持物钳使用的
外角、右角、左角、内角的顺序逐层打开; 要求,持钳的手
( 4)用无菌持物钳(镊)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备好的无菌区内;
法
( 5)如包内物品未用完,立即按原折进行“ - ”字形包扎,并注
明打开无菌包的日期及时间;
( 6)如需将包内物品一次性用完,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另一手
将包布四角抓住, 稳妥地将无菌物品放入备好的无菌区或无菌容器内;
( 7)整理治疗台。
注意事项:
1
.打开无菌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操作时手臂勿跨越无
教案末页
小结
1.
无菌技术的概念。
2.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复习思考
题
,
阐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作业题
下次教学预
习要点
铺无菌盘、取用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
实施情况及
分析
学生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够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