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4月份国旗下讲话稿

2018年4月份国旗下讲话稿

绿色是和平和生命的象征。有人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烟囱长成了森林/钢筋和混凝土切断了视线/我的瞳孔里就再没有了绿色/那天空的湛蓝呢/那海水的碧绿呢/那河流的清亮呢/那空气的爽朗呢。
1 2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究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成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而没有了绿色,这一切岂不成了无本之源,好比毛长在皮子上,没有了皮,毛又咋生根?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据(一个保守的数字)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00万公顷森林横遭盲目砍伐。但是,常言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朱然。我们怎么能够等到头上见不到日月星辰,满目酸雨纷纷,脚下洪浪滔天,汪洋恣肆,人间无处不飞沙,等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才悔不当初呢?
我们的最后一节党课讲的是中国***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陈迪明老师精彩的演讲获得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孙老师从***成立讲到如今随时代发展的先进党组织,纵览党的历史,博观党的成就和教训,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是我们对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有了更深认识。孙老师对党的历史和现实发展都很熟悉,而且对事物都有自己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听他的课感觉是一种享受。
中国***时刻接受着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内部也时刻做出反省自思,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丰富、发展和完善党的纪律。就像有一面镜子立在党的面前,党组织时时看着里面的自己!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表情先是凝重,但马上恢复常态。有党的精神在,有自己的意志在,终有一日,我也可以,一条充满记忆的老街,一条经过革命心情洗历的老街。而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这一条老街,怀着那颗崇敬革命的悸动的心,体会空气中,街道间,建筑里那份历史感,那份关于历史的记忆。2018年,距离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过去太久,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已100年了。虽然已过去那么多年,但是革命依然留在我们的心中。而今天,在昙华林,在这片被历史浇灌的土地上,我们对革命的理解感受又增加了一层!
2018年4月份国旗下讲话稿
同学们、老师们:
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酷爱生活的女画家约翰西,患了肺炎濒临死亡时,害怕在她轻轻抓着这个世界的手越来越乏力的时候,她会真的像一片轻轻的、纤弱的叶子那样,随深秋的寒凤飘逝而去。初读这篇小说时,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主人公那仿佛病态的痴语我并不以为然,而正是在人类对绿色顶礼膜拜,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电脑、绿色冰箱,绿色建筑被人们广为崇尚的今天,重读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感悟到,这分明是一个寓言故事,约翰西的心语,分明是谷世之言,大籁希声。
突然脑海闪出一个想法,他是一位优秀的***员,是一位高瞻远瞩的领导,是一位杰出的老师,甚至比我想到的更多,感觉那样崇高和令人佩服。那么我自己呢?虽然有幸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坐在党课课堂里,可是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真的是微不足道,同学们在讨论中那些精彩的发言,让我不由自主地佩服和自愧不如。上完党课归来,班长突然来收集我们各自的特长,我把室友的特长都说了,却发现,竟想不出来自己还有何一技之长。虽然班长一再询问,可就是想不出来。我所会的,别人是专长;我所比较擅长的,别人却是精英。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有种无地自容、自惭形秽之感。
说了这么多,并不表示我有多么的消沉,而是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才疏学浅。在开头我已经提到,正因为看到别人的光芒洒在我的身上,所以我要越发的努力去获得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也是中国***教给我的。至建党以来已有九十年的历史,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在教训中寻找经验,在成就中提取精华,每一步路走得艰辛但又坚定,这也是党留给我们这年轻一代的学习精神。
沿着大路向右,眼前是仁济医院。这是一间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这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是近代的西方医院传入的结果。如今,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引进西方医学技术,可是,谁也不能忘记,那个无奈的时代,也有那些我们不能忽视的进步,客观上,我们在被开放,那颗发展的心,还是保存到了今天。
说起昙华林,就不能不说它的格局,它的历史: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这些一个个团体的诞生,昙华林都是见证;辛亥革命的产生,昙华林也是见证;甚至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革,昙华林都是见证。我们有幸能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来到这样的一块充满记忆的地方。我们的心也随着一步步前进,被历史和革命震撼。初进昙华林,看到的就是那中西结合的建筑,我们仿佛看到的各个国家的人们在这里穿行,这里面有辛酸和苦痛,却也有一种开阔和眼界。但不管怎样,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勾起了我们许多关于那时中国的记忆。
面对现实,我们迎接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保卫绿色,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1 2
敬爱的党组织: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呵,这句话众说周知了,但不管怎么说,它也是可以纵古博今,再被我引用一次又何妨?当别人的光芒洒在自己身上,然后在一阵相形见绌之感后,你是不是该想想,有一天我的光芒是不是也可以点亮、燃烧,甚至盖过别人的光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