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良好的城市规划,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形象,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城市的发展状况来合理的设计。
城市规划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需要结合各方面的知识来对城市进行构建,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建设。
标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设计应了解的几点问题
1.1 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
城市规划的目标主要是将城市设计的更加科学合理,让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提升城市的外在形象。
所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在设计方案上不断的完善,选择出最优秀的。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综合性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于设计师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不仅仅是在具体化的形象上进行规划,还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抽象化的逻辑提升,所以说要求设计师要具有形象化和抽象画两方面的潜质。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建筑进行的简单设计,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文化氛围与生态环境,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所以说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1.3 城市规划设计的公众参与
一个城市的发展关乎到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城市的规划需要全民的参与。
每一个公民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说应该积极的发挥公众的主动性,主动的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推动城市的规划建设,为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城市规划设计的现状
2.1 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失去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应该是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在执行完城市规划后,还没有到设计的年限,建设规模就已经落后了,在总体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无法紧跟实施的进程,对于城市的发展失去了调控的作用。
2.2 城乡规划体制分割,城郊接合部建设混乱
在对城郊结合的地带,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责归属,所以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形成了无人管的状态,所以城郊结合地带的建设比较混乱,毫无章法。
3 城市规划设计中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物质性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的思想。
城市规划中的景观与绿地规划仍停留在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强调人工对环境的改造,以期在短期内获得崭新的景观。
传统的园林与绿地规划设计偏重于内容的安排和形式的赋予,往往采用单一的修饰物质环境的方法。
园林和绿地的规划以娱乐性和舒适性作为规划的模式与评价标准。
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生态环境规划仅仅注重于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了规划手段本身。
我国现行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模式是以环境保护技术作为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在于控制“三废”等的排放,并以其作为评价的标准,偏重于利用技术手段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声环境等物质层面上的治理与保护,主要的保护手段为末端治理式,仍属一种被动式的保护规划模式。
3.2 缺乏地方色彩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所以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城市的特色进行考察,然后结合城市特点,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规划设计方案。
但是在现阶段,很多的城市规划都是照搬大城市的模式,在技术思路上照搬照抄,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特点,所以出现了趋同的现象。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对城市的表象进行观察思考,同时还要充分的挖掘出城市的内涵,表现出城市的文化魅力,民俗风景,研究城市的发展历史,对未来的生态环境进行构建。
一个城市的特色应该是考虑的整体,在总体形态上进行思考,重点突出城市的地方色彩,具有地方个性化的特色。
4 城市规划设计的提升
4.1 规划理论
4.1.1 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
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續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
4.1.2 人性化的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性行为,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所以说,不管怎样规划,其设计宗旨就是首先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如果一个城市规划不从人的思路出发,再高超的技术、再雄厚的物质投资都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应把城市的规划提
高到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城市规划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
4.1.3 追求和谐的基本原则。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要特别注重生态的平衡性、布局的合理性、产业的协调性、等等。
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和土地利用并不取决于科学性,而是取决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判断。
从这个层面上说,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要照顾各方利益,统筹兼顾,以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
4.2 规划方法
4.2.1 加强规划与发展的整体性,重视城乡二元的协同发展关系。
切忌盲动,应以老城区改建为依托,适当开发新区,同时要兼顾郊区的协调发展,以整体性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避免新的条块分割的产生,也减少对良田的占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4.2.2 突出强调弹性,适应多变性。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变化,如国际环境和区域环境的变化。
强调弹性设计,是针对传统规划只集中预测一种的倾向,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而提出的,在用地布局上考虑“相容性”以综合区替代功能区,以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项目难以确定,需要滚动发展,从而既能满足现实建设需要,又有为远期、远景的发展奠定规划软环境,而且能增强边境城市在国防等方面的应变能力。
4.2.3 加强城市设计,打造个性化的城市面貌。
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具体的体现出规划设计的意图,充分的展现出城市的空间感和环境氛围,在文化气息与审美方面要具有个性化,完整而细致的展现出城市的风貌。
在进行规划设计中,要将景观设计放到重要位置,使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组成完整的整体,充分的展现出城市的魅力。
5 结束语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城市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城市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的环境,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打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使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
所以说城市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浏昌盛.浅谈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闭[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闻海梅,唐永红,王晓磊.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J].法制与经济,2008(6):162.
[3]汤茂林.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2):38-41.
[4]黄大能,谢尧生.城市规划设计市场透视[J].城市规划,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