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年论文题目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二级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时间2011-7-22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农业面临着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经营风险更大的外部环境,国外优质低价的农产品依托规模庞大、拥有先进管理模式的跨国企业大举进入国内市场,这对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流通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供应链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产品供应链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涉及到农业现代化,涉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离开了农产品的物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物流。

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进行综述。

一.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郝爱民[1]提出集成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

所谓集成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就是促进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专业化分工,促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的协作进行协调,优化整体绩效,对供应链上所有的过程和物流功能进行无缝链接,整合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供应链的竞争者不易复制、模仿,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优势[2 ]。

黄桂红[3]指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与农产品消费的持续性、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导致了农产品消费的时空矛盾。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在生产层上能够有效引导农民以合作社的方式、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促进农民增收;在流通层上,中介组织能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质量和效率,解决经济过剩条件下需求不畅的问题;在消费层上,能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商品价值的实现,降低物流成本。

陈茂强[4]认为农产品的供应链结构相对工业产品来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农产品供应链对速度和成本的要求都非常重要,把供应链中的快速反应思想应用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可以为如何提高速度和降低成本提供一个思路。

李春艳[5]围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提出使用可追溯系统进行研究。

发展风险和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的产业化经营组织。

通过建立完整和稳定的供应链关系,来减少监督成本。

利用系统的可追溯性,控制农户上传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在根源上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焦志伦[6]认为,封闭供应链是以保证产品安全及质量控制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和管理模式创新确保供应链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处于严格的质量监管之中,达到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最大限度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危害的供应链系统。

Ferine[7]认为信息流是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信息的能力决定了竞争优势的强弱。

信息管理是促成上下游厂商合作的关键因素。

有效的信息管理能力能串联企业内部、企业与其供应商、零售商以及现有及未来的客户。

对于生产者农户来说,避免信息的扭曲,才能够避免产销不良和资金流通不当;对农产品供应商来说,正确、完整的市场信息能够提高对供需的预测;对于下游厂商而言,可以缩短向上游厂商订货的前置时间和减少存货。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在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其最终目的是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降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成本问题。

在降低成本上可以采用①集成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②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模式③基于快速反应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④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控管模式。

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可以采用①可追溯系统②封闭供应链管理等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实践,即以消费者需求引导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不是环节的单独管理,而是将整个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来严格控制。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参与者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通过贸易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以及最好的品质保障,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收益,并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供应链上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前,目前农产品供应链内部各环节谈判的控制权逐步从生产向加工、销售领域转移,其主要是因为生产者往往是家庭经营而非企业化运作[8]。

再者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基本上处于一种以批发市场为界的断裂状态,其原因是批发市场采用的是一种商流与物流不分的最原始的“即时货银两讫”的流通形式,既阻断了资金流,也阻断了农产品供应链需求与供给的信息流,使供应链以批发市场为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生产一流通”环节,即从农产品生产者到批发市场;二是“流通一消费”环节,即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

这种当日现货交易机制决定了只能存在单纯的竞争关系,不可能存在合作与协调的关系,这样的农产品供应链是一条断裂的链,或者只能形成一些局部的短链,供应链运行效率很低[9]。

然而由于个体农产品生产者众多且相对分散,加之中间环节过多,造成了农产品供应链链条长度较大、缺乏统一协作的局面。

可以说,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还处在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许多配套措施尤其是物流配送环节相当欠缺,质量保证体系匮乏,初始供应商规模小且分布广,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没形成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方式,没形成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10]等现状。

刘召云[11]认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呈现这样一些特点:①农产品生产市场主体比较分散,以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为主,市场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供求信息;②我国缺乏实力雄厚的农产品核心加工企业,供应链组织困难;③物流业发展滞后,基础没施严重不足。

农村道路、通讯条件差,加剧了物流的不畅通;④供应链一体化程度低。

欧阳斌[12]提出中国农业企业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不重视供应链管理中极为关键的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引起经营成本、管理成本、决策成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生产加工成本、市场成本无形中被加大。

王静[13]认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信息交流的不对称性②成员利益的不一致性③市场交易效果的不确定性④外部机制与内部管理的不完善性。

张学志[14]认为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核心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恰恰是核心企业的主体缺失。

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负责供应链的资源配置,在我国这一角色主要由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来承担,各种批发市场仍然是连接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各成员的纽带。

总的来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与发达国家农产品供应链相比,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在规模,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经验上都存在不足,也还没有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三.我国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策农产品供应链是以农产品为对象,围绕农产品经营核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协调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利益需求,从农用产品采购开始,完成农产品生产作业、收购运输、分销的一系列过程[15] 。

它也可以说是由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种植者、养殖者、加工者、中介代理、批发商、物流服务经销商、消费者等与农产品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构成的组织形式或网络结构[16]。

李军民[17]认为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应该重视组织体系的支撑,建立农产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及是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

SODANO V [18]提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①农业供应:确保稳定的供应,利用全国性的购买力,提供市场反馈等。

②农场生产:为供应商分销产品,提供本地化的生产意见,安排土地与水资源的转让,为生产提供资金等。

③农场产出:为农产品开发市场,并提供市场建议,联系加工厂家,为较大的合同汇总农产品,管理付款等。

④加工:策略性的与加工商联合,为加工商联系农场等。

⑤零售分销:最终分销给消费者,消费者主导着生产链。

徐晟[19]认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有现代化的流通商、超市系统、物流配送、运输、信息、仓储等各个方面的专业化经营的企业。

完善市场化的企业组织,农业企业与供应链的结合,有利于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共同生存”,避免“共同淘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赵临风[20]认为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应该理顺供应链管理体制,发挥政府在整合中的推动作用。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供应链整合。

促进供应链组织创新,探索供应链整合模式。

树立品牌,以核心企业为基础深化内、外部整合。

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共同协作,提高供应链绩效。

提高农户素质,建立、培育合作组织。

四.结束语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效率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是推动我国成为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实践有所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起步晚,底子薄,市场意识薄弱,核心企业的主体缺失等原因,从而导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水平较低。

在此基础上我国必须建立新型产销一体化供应链和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信息管理,使我国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和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将成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将使得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变得更加畅通,它不仅将增大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总体效益,还能使单个农产品企业借助庞大供应链的整合优势,在竞争中更主动、更有发言权。

同时将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我国农产品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郝爱民.集成化大宗农产品供应链模型与应用[J].商业研究,2010[2]:128-130.[2]冷志杰.集成化大宗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黄桂红.饶志伟.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整合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2):29-32.[4]陈茂强.基于快速反应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8(19):86-87.[5]李春艳,周德翼.可追溯系统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运作机制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1004-1007.[6]焦志伦.我国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政策研究[C].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7]Ferine,J.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Supply Chain Man—agenmt ill Grocery Retailing[J].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1.Vo1.15.October 1995:134—147.[8]任迎伟.农产品供应链中小型生产组织管理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 ,2005[6]: 92-95.[9]李季芳.美国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流通经济, 2010[11]:57-60.[10]钱莹,王慧敏.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7[10]:32-35.[11]刘召云,孙世民,王继勇.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 商业研究,2009[3]:161-165.[12]欧阳斌.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2]:853-855.[13]王静.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供应链信用风险特征及其防范[J]. 经济问题,2011[2]:86-90.[14]张学志,陈功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9[10]:57-60.[15]蒋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及其优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57—58.[16]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整合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17]李军民,朱有志,曾福生,唐浩.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升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能力[J]. 江苏农业科学,2007[2]:54-57.[18]SODANO V.Trust,econol'me performance and the food system:Can trust lead upto unwanted results[C]//Paradoxesinfood chainsand networks.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in and network management in agribusiness and the food industry.Noorwijk:[S.n.],2002:104—115.[19] 徐晟. 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启示录[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8[11]:50-51.[20] 赵临风. 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策略探讨[J]. 商业时代,2010[2]:33-35.题目: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提纲1、绪论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研究主要内容1.3研究的思路及框架2、相关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2.1 供应链管理概述及研究现状2.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概述及研究现状3、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3.1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主要特点3.2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核心企业的主体缺失3.3 我国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面临的国际挑战4、我国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研究4.1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4.2 我国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策5、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