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柏坡有感
(陈亚坤学号:200728006841093 海洋研究所)
2008年4月26日,所里组织我们全体同学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
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我们在进入平山县县城首先看到的标志性建筑就写着这几个字。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辖区,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位于停车场西侧的影像资料馆,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集摄影、资料、娱乐于一体;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1991年9月21日参观西柏坡时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
在纪念碑的两侧分别是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纪念馆于1976年破土动工,全馆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
1978年5月26日在纪念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对外开放。
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阶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环绕,顺山势建造而成。
馆内的陈列展览,集声光电现代化设施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
1982年3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柏坡和井冈山、延安一样,现在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
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我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西柏坡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感触极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一个条件落后,交通不畅的环境下,却能运筹帷幄,指挥千里之外的人民军队取得了对国民党军队的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从而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
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了人民。
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必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则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
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的深刻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得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客观的现实表明,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时代常新,精神不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居安思危,继续以艰苦奋斗来要求自己。
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前辈们把西柏坡精神视为“传家宝”,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对西柏坡精神又是否认识、是否了解呢?可以判定至少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它是了解不足、认识不够的。
那么能否就说西柏坡精神过时了呢?没有!西柏坡精神没有过时,“两个务必”教诲永放光芒。
时代虽然不同,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依然必须追求这种境界;时代虽然不同,但是我们为了达到这种境界所需要的精神却是一样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发表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
同志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今天,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必须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断开拓实践“三个代表”的新局面,继续保持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做好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真正做到为民所信、为民所靠,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创新的那美好天地。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多得的常学常新的必修课。
西柏坡精神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扬开去,与时代同行。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也将从这里开创。
激励我们万众一心,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与时代同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