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二、实验仪器设备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千分尺校正棒。

三、实验原理1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

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内容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二)实验步骤1 用千分表测量千分尺校正棒2 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

(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5 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研合在一起。

4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力就能贴附在一起。

如研合立力不大,可在推进研合时稍加一些力使其研合。

推合时用力要适当,不得使用强力特别在使用小尺寸的量块时更应该注意,以免使量块扭弯和变形。

5如果量块的研合性不好,以致研合有困难时,可以将任意一量块的测量面上滴一点汽油,使量块测量面上沾有一层油膜,来加强它的黏结力,但不可使用汗手擦拭量块测量面,量块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煤油清洗。

6量块研合的顺序是:先将小尺寸量块研合,再将研合好的量块与中等尺寸量块研合,最后与大尺寸量块研合。

7. 记录数据;六思考题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实验二常用量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正确掌握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2、掌握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3、对比不同量具之间测量精度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轴承等。

三、实验原理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仪器的精密程度。

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仪器本身的“允许误差”(尺寸偏差)相应也越小。

学习使用这些仪器,要注意掌握它们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读数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维护知识等,并注意要以后的实验中恰当地选择使用。

1游标卡尺。

图2-1 游标卡尺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图2-2 螺旋测微计 3内经百分表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使用方法。

2、用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内、外径。

3、对所测数据进行误差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实验三:用台式投影仪测微小零件一:试验目的;学会用台式投影仪测微小零件。

二:试验设备:台式投影仪一台,微小齿轮一个。

三:试验原理:仪器说明:台式投影仪是一种利用光学投影的方法,将被测件的轮廓或外表状况放大投影到投影屏上,进行轮廓的坐标测量,以及表面状况观察的综合性光学测量仪。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照明被测物,再由投影物镜把照明物体放大的轮廓或表象投射到屏幕上。

四:实验内容及测量步骤:测量方法:1:间接测量:将被测工件放在工作台上,转动工作台升降手轮,调焦至影响清晰,用测微鼓轮移动工件,依投影屏上的十字线对线进行测量,首尾两次对线在测微鼓轮上的读数差即为测量值。

2:影响测量:将工件调焦至影响清晰后,用目标尺量取影响尺寸。

测量的值除以物镜放大倍数,其商所测量的被测件的实际尺寸。

3;用直接的方法测出被测件的内径。

4,实验结果填入下表格六:思考题1影像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微小零件的优缺点比较?实验四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圆内径一、实验目的①了解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原理。

②掌握仪器的基本调整和使用方法。

③掌握内孔的精度评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万能测长仪的主要技术规格:刻度值0.001mm,示值范围±100μm测量范围外尺寸0~500mm,内尺寸10~200mm。

三、实验原理万能测长仪可以用来测量平行平面,球形及圆柱形零件的外形尺寸,也可以使用仪器的附件测量平行平面的内尺寸,内孔尺寸,内、外螺纹的中径以及用电眼装置测量小孔尺寸等。

仪器工作台可以升降,前后移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摆动及沿测量轴线方向自由浮动等,因而测量时,可以利用工作台的相对运动将工件调整到正确位置。

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外形如图1所示。

1-读数目镜2-读数回转手轮 3-测座 4-测轴 5-工作台 6-尾管 7-后座 8-底座9-工作台水平回转手柄 10-工作台垂直摆动手柄 11-工作台升降手柄 12-工作台横向移动手柄图1万能测长仪结构万能测长仪是按照阿贝原理设计的。

既被测尺寸线在毫米刻度尺轴线的延长线上。

刻度尺与测量轴一起移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用万能测长仪的双侧钩测量孔径。

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使光源照亮。

松开螺钉,转动手轮,使工作台下降到较低的位置,然后在工作台上安放标准环。

2.将一对测钩分别安装在测轴和尾管上,沿轴向移动测轴和尾管,使两个测钩头部的楔槽对齐,然后旋紧测钩上的螺钉,将测钩固定。

3.转动手轮使工作台上升,同时把两个测钩放入标准环内孔,将螺钉拧紧,移动尾管,转动手轮,使工作台横向移动,从而使测钩头在标准环端面上刻有标准线的直线方向上的标准环内孔接触,再用螺钉锁紧尾管,然后用手扶稳测轴,挂上重锤,使测轴上的测钩测头缓慢地与标准内孔接触。

4.调整量仪零位(即示值为标准环尺寸)。

5.用手扶稳测轴,使它向右移动一个距离,拧紧螺钉,取下标准环,然后安装被测圆环,松开螺钉,使测钩与该圆环接触,转动手柄找出最小值,进行第二次读数。

6.沿被测内径的轴线方向,测几个截面,每个截面要在相互垂直的两个部位各测一次,根据测量结果和被测内径的公差要求,判断内径是否合理。

.1-固紧螺钉2-测钩3-标准环4-楔槽5-弹簧压片图2测钩安装六、思考题1.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时,为什么工件要进行移动和摆动?2.本实验所用标准环规与量块组的尺寸、作用有何异同?试验六光学分度头测圆度误差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学分度头的结构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2,熟悉半径变化量测量法发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

3,熟悉圆度误差值的评定方法。

二:试验条件:光学分度头。

三:实验原理:用光学分度头测圆度误差光学分度头可用来按极坐标测量一般精度圆形要素的圆度误差。

测量时,以分度座主轴的回转轴线作为测量基准。

若被测工件轴类零件,则以其两端的中心孔定位,把被测工件安装在主轴顶尖和尾座顶尖之间。

然后,将测头与被测轮廓接触,由分度座主轴带动被测工件座间断性回转。

主轴每转过一定的角度,由指示表在被测轮廓上测取相应的半径变化量。

根据从被测轮廓上测得的半径变化量(即指示表的示值),刻有按最小条件、最小二乘园或最小外接圆(测量孔的轮廓时则为最大内接园)处理测量数据,评定圆度误差值。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

在被测工件(或心轴)的一端装上夹头,然后在被测工件安装在主轴和尾座顶尖之间。

要求被测工件既无轴向窜动,又能灵活转动。

(2)在底座上移动指示表的测量架,使指示表的测头与被测轮廓接触,接触点应为被测轮廓上距底座最高的点(即指示表指针所指示的转折点)。

(3)转动手柄使主轴回转,转动手轮使主轴微转,以使从读数装置读取的示值为0。

(或任以整数度数)。

在分度座主轴的这个位置上,转动指示表的刻度盘,调整指示表示值零位。

(4)本实验对被测轮廓采点12个。

用手柄和手轮转动主轴,主轴每钻过30。

,由指示表读取相应的示值,并作记录。

主轴回转一周,共计对被测轮廓上均布的12个测点进行测量,获得12个数据。

(5)根据需要,对同一圆柱面的几个横截面轮廓分别按上述方法进行测量。

然后分别对每个被测轮廓的12个数据(指示表示值)进行数据处理,取各个被测轮廓的圆度误差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圆柱面的圆度误差值。

(6)根据零件图样上标注的圆度公差,判断被测圆柱面的圆度误差是否合适。

(7) 记录数据画出图形(a)半径变化量折线图(b)同心圆模板图2 按最小条件评定圆度误差值C1-基圆;O-基圆半径;C2、C3-最小包容区域圆;O’-同心圆C2和C3的圆心;S-起始测点;A、B-与外圆接触的极点;J、K-与内圆接触的极点五,思考题有多少种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实验七圆度仪测量圆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圆度仪的结构原理。

2、掌握圆度仪的基本调整和使用方法。

3、掌握圆度评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DQR-1B圆度仪由圆度仪本机、电脑、精密电箱、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装置等组成,可以测圆度、平面度、垂直度、同心度等。

三、实验基本原理:利用精密轴系中的轴回转一周所形成的圆轨迹(理想圆)与被测圆比较,两圆半径上的差值由电学式长度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经电路处理和电子计算机计算后由显示仪表指示出圆度误差,或由记录器记录出被测圆轮廓图形。

四、实验步骤:用圆度仪测量轴承圆度1、仪器使用前,首先打开气的电源,等空气压缩机振动停止后,打开压缩机上的送气阀门,再打开空气过滤装置的进气阀门。

压力到0.4Mpa—0.6Mpa之间方可正常使用。

2、接通电源220v(AC),依次接通计算机主机、显示器电源开关。

3、根据被测工件尺寸和形状选择测量工作台或附件,并装在主轴上。

将工件放在测量工作台上,使其大致上与主轴同心。

4、按下主轴电机开关,这时主轴启动并带动工作台转动。

5、进入计算机操作系统,双击“DQR”图标,进入调整测量状态。

再打开精密电箱电源开关,对测量工件调整、找正。

6、粗调使调心装置的顶杆调到与工件有1.5mm~2mm 左右的距离并锁紧,粗调使传感器的测头调到与工件有1mm~1.5mm左右的距离后锁紧;7、用微调使传感器接触工件,一直到传感器全部接触工件即计算机屏幕上把工件的轮廓完全显示出来为止,然后把调心装置的顶杆退开使其脱离工件,再微调传感器前进2~3 小格(相当于加测量力为0.6~1N)。

到此调整过程结束。

8、之后按屏幕提示按“空格”键开始测量,工件旋转一周,测量完毕。

按“F3”或“F4”键可根据屏幕需要选择滤波范围,按“ENTER”键确认。

计算机屏幕按圆的运动轨迹实时显示传感器测得的工件轮廓数据,操作员根据被测工件的圆度值大小,按屏幕提示用“F1”和“F2”调整放大倍数(一般测量范围采用10m m--4m m 之间)。

9、测量完毕,依次关闭精密电箱开关、计算机和打印机电源开关及空气过滤器装置气源开关。

10、记录数据五、思考题:圆度公差与圆柱度公差的区别是什么?实验八齿圈径向跳动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万能测齿仪的结构。

2,加深对齿轮径向跳动的理解。

二:试验条件:万能测齿仪。

三::实验原理在万能测齿仪上测出齿圈的径向跳动。

量仪的弧形支架可以绕基座的垂直轴线旋转。

弧形支架上装由两个顶尖,用以安装被测齿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