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知识题库1.本质安全基本原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最小化原理(2)替代原理(3)稀释原理(4)简化原理。
2.不安全行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什么?答: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
3.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的优点是什么?答:优点是针对性强。
4.本质安全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本质安全强调从根源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或减少。
5.什么是风险评估?答: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6.行动之前行为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可称之为什么行为?答:可称之为非故意违章行为。
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什么标志,方可使用。
答: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8.比较适用于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哪几种?答:有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2种。
9.什么是危险源辨识?答: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
10.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什么?答: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
11.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哪两个方面?答:(1)矿井不良或危险的自然地质条件;(2)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12.本质安全管理以什么为核心?答:以风险预控为核心。
13.煤矿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险源的缺点是什么?答:缺点是受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影响。
14.《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是在什么的基础上,通过提炼管理对象,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
答: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15.什么是顶板事故?答: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
16.因井下一氧化碳超标而导致工作人员乏力、恶心呕吐现象,在事故划分中应划分为哪类事故?答:瓦斯事故。
17.本质安全管理以什么为管理模式?答:以PDCA管理为管理模式。
18.什么是纠正措施?答: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9.行动之前行为主体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动的危险性,但仍然采取该行动,可称之为什么行为?答:可称之为故意违章行为。
20.不安全行为指一切可以导致什么发生的行为?答: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2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等级最高为几级?答:最高为本安1级。
22.安全是指什么的状态?答: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2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相关方指的是什么?答: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24.辅助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煤矿准入、消防救护、应急与事故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和承包商管理等内容。
25.事故是指造成什么的意外情况?答: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26.在身体不佳的情况下工作或酒后工作属于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答:属于人(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27.风险预控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标准及措施、风险预警等内容。
28.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什么?答: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而不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
29.什么是预防措施?答:对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0.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考虑的三种状态是什么?答:正常、异常、紧急。
31.《程序文件》规定我矿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对本安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几次内审?答:两次。
32.目前比较适用于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的方法是什么?答:风险矩阵法3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由哪五大部分构成?答: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及辅助管理5大部分构成。
34.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的缺点是什么?答:缺点是不能全面地分析煤矿所有危险源。
3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危险源预警等级分为哪几级?答:分为巨警、重警、中警、低警、轻警5级。
36.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答:分析生产系统中各类事故产生的原因、条件、规律。
37.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将风险分为哪几个等级?答: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5级。
38.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危险源分为哪几类?答:分为人、机、环、管4类。
39.煤矿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险源的优点是什么?答:优点是简便、详尽、易掌握。
40.《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从哪四方面明确了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结构、建设目标、内容与任务及组织实施?答: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四方面。
41.组织保障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组织建设、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文件(记录)管理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等内容。
4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每年至少组织几次矿井救灾演习?答:每年至少组织1次。
4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可分为几个等级?答:分为4个等级44.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控制目标是什么?答: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事故,轻伤全年控制在1人次之内,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率每年递减5%。
45.《程序文件》的功能是什么?答:对主要作业活动进行程序化管理,以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每个程序都贯穿PDCA的闭环管理思想。
46.《风险管理手册》适用于哪些人员对风险预控的系统管理,以及所有员工对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消除或控制?答:适用于煤矿高、中级管理人员。
47.《程序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规定相应生产活动过程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内容、方法和步骤,保证各个过程功能的实现。
48.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由几大部分构成?答:由五大部分构成。
49.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哪册是纲领性文件?答:《管理手册》。
50.《风险管理手册》主要包含哪些内容?答:主要包含风险概述、工作任务风险管理、煤矿系统评估、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监测、预警、控制、升降级管理等内容。
5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分别为什么?答:《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和《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5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与综合管理体系的不同之处有哪些?答:(1)总体结构不同(2)评价等级及方法不同(3)管理的侧重点不同(4)危险源的分级分类不同53.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答:是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化,即消灭非本质型危险源,控制本质型危险源,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
54.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杜绝不安全行为人身事故,实现作业无违章、设备无缺陷、现场无隐患和管理无漏洞,达到矿井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
55.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2)全面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适用性原则;(5)动态性原则;(6)全过程性原则。
56.什么是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答:根据煤矿生产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事故结果,寻找与事故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可辨识出生产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因素。
57.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内涵是什么?答: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58.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1)知识与技能缺陷(2)思想和情绪因素(3)利益与管理原因(4)生产与环境影响。
59.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作业人员是本质安全的、设备设施是本质安全的、环境系统是本质安全的、管理体系是本质安全的。
60.工作任务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答:(1)辨识煤矿现有工作条件下各层次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中存在及潜在的危险源;(2)出现新任务时预先分析工作任务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3)工作条件或工艺水平等发生变化时分析新工作条件下或采用新工艺时工作任务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61.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答:(1)以控制为核心;(2)全方位管理;(3)全过程管理;(4)螺旋上升管理;(5)双保险、闭环式管理。
62.煤矿事故类型可分为哪些类?答:瓦斯事故、顶板事故、机电事故、放炮事故、水灾事故、火灾事故、运输事故、其它事故。
63.什么是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答: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和社会可能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64.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促进我国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强煤矿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落实安全发展观,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65.本质安全管理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答:通过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运行效果的评价,找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体系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方案,以实现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从而提高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66.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答: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煤矿风险预控为核心的、持续而全面的闭环安全管理活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杜绝因违背已知规律而酿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使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
67.本质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对比具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点?答: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具有传统安全管理体系不可替代的先进性、优越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68.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与综合管理体系的相同之处有哪些?答:(1)均以冰山理论为理论基础(2)均以风险预控为核心(3)均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4)均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
69.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1)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2)熟悉各工种的所有工作任务及每项工作任务的作业工序。
(3)熟悉各作业工序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后果,危险源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监管部门。
(4)熟悉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5)工作认真踏实、态度端正,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70.取得矿井本安三级认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1)矿井综合评价得分≥70分;(2)不存在一票否决指标。
(或回答具体内容1、在考核期内发生一次1人重伤及以上人为责任事故;2、发生一次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以上的非伤亡事故;3、发生一次特大机电事故或两次重大机电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