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评价
保险公司按照风险大小费用
带来衡量风险程度问题
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价
20世纪60年代以来提出许多实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指数评价技术
安全系统评价技术
将安全评价作为重要依据
工业过程
系统设计
工厂设计和选址
应急计划和事故预防措施
成为当代安全管理中最有成效、极为重要的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
安全评价在安全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评价法
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
根据经验或系统分析的结果
把评价项目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潜在危险列成检查清单
依照清单逐项检查和评定
优点
方法简单
效果很好
缺点
检查表不够深化
由经验丰富人员编制,有局限性
有时难以适应工业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例5-6】
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
该公司共有员工58200人,则每人风险为
2/58200=0.343×10-4死亡/人•年
数值表明
每三万员工中,每年有一人可能会死于工伤事故
每个员工每年有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死于工伤事故
以单位时间损失工作日数进行评价
事故多造成人员负伤
负伤有轻重之分
损失工作日换算标准
受伤程度分为三等
风险程度与受益程度
风险大小取决于受益程度
两者基本上成正比例关系
以单位时间死亡率进行评价
国际上经常采用
“生命”是最宝贵的,丧失生命无法挽回,“生命”是安全的最根本课题
“死亡”的统计数据非常可靠
根据海因里希理论,事故比例基本遵循下列规律:死亡、重伤:轻伤:无伤害=1:29:300
根据死亡率数据可方便推知事故发生情况
1d≤轻伤<105d
105d≤重伤<6000d
死亡=6000d
以单位时间经济损失价值进行评价
事故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损失价值
事故经济损失与发生概率的关系
车辆系统安全评价
一般规定车辆系统安全评价项目
车辆体系
维修体系
被评价的基本车辆单元为可在轨道上独立运行的车组
按地铁车辆型号分别评价
车辆超过使用年限时,该项目得0分
K1=O.25,K2=O.15,K3=O.35,K4=O.15,K5=O.1
按以上5个检查表评价该车站的实际得分分别为:85,90,75,65,80,即
m1=85,m2=90,m3=75,m4=65,m5=80
则该站劳动安全评价值为:
=78.75
若标准规定80分以上为安全级
则可知该站的安全状况并不令人满意。
逐项赋值法
应用范围较广
按重要程度,由专家对每项检查内容讨论赋值
完全合格者给满分
部分合格者按规定标准给分
完全不合格者记零分
逐项逐条检查评分,得到系统评价总分
评价系统总体安全等级
加权平均法
按专业分成若干评价表
按统一记分体系分别评价记分
按重要程度,分别赋予权重系数
各评价表分值分别乘以权重系数并求和
得到企业安全评价的结果值
动车转向架构架电机吊座与齿轮箱吊座应在寿命期内不发生疲劳裂纹
客室车门应具有非零速自动关门的电气联锁及车门闭锁装置,行驶中确保门的锁闭无误
客室车门处应设置紧急解锁开关
司机台应设置紧急停车操纵装置和警惕按钮
列车的制动系统符合《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有关规定
前照灯在车辆前端紧急制停距离处照度应符合《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风险态度
愿意干的事情,风险虽大也觉得没什么
美国的拳击运动和足球运动,选手的年死亡率高达1/200,但仍然有人愿意干
觉得危险但又无法避免的事情,总是有恐怖感
高空作业的坠落事故,总有神经过敏的情况
风险虽然相同,但对于频率小、发生一次死伤数量大的事故,比频率大,发生一次仅有很少死伤的事故更为重视
对核电站和液化天然气基地抱有特别担心的感觉
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
从经验到科学
有助于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宏观控制
安全监察机关了解问题,给出客观结论
对企业依法进行处置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令停产整顿
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安全评价标准都附有措施
使企业明确改进措施
按危险等级和安全现状配备监察力量
实现重点和一般相结合
全面控制企业安全生产
有助于保险部门加强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
发生一次事故损失的大小
包括两部分
直接损失:清理事故所发生的工资,设备修复、报废的费用,以及支付旅客的赔偿费
间接损失:停工、减产、工作损失、资源损失、环境污染处理
表示为:损失大小/事故次数
死亡人数/事故次数
损失工作日数/事故次数
经济损失价值/事故次数
风险可用下列指标来表示
风险等级
死亡/人年等级处理意见
10-2极其危险相当于疾病的风险,认为绝对不能接受,需停产整改
l0-3高度危险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10-4中等危险人们不愿出现这种情况,因而同意拿出经费进行改善
10-5危险性低相当于游泳淹死的风险,人们对此是关心的,也愿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10-6可忽略相当于天灾的风险,人们总有事故轮不到我的感觉
10-7可忽略相当于陨石坠落的风险,没有人认为这种事故需投资加以改进
【例5-3】据美国1971年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每年发生1500万起,其中每300起有一起死亡事故,从发生事故的性质看,每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就有30起负伤事故发生,而每一起负伤事故,相应有10起无伤害事故发生。
【例5-4】
计算美国汽车事故的社会风险:
15×106次/年×1/300死亡事故/次=5×104死亡事故/年
可知评价结果界于“优”、“良”之间。
单项否定记分法
一般不单独使用
仅适用于具有特殊危险而又非常敏感的具体系统
煤气站、锅炉房、起重设备等
一个危险因素就可导致严重事故
确定具有否决权的项目
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
视为总体不合格
在机械工厂和核工业设施中采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衡量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
在未设安全通道的线路上运行的列车两端应设紧急疏散门
列车各车辆之间应设贯通道
车门、车窗玻璃应采用一旦发生破坏时其碎片不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的安全玻璃。
蓄电池应能够提供车辆在故障情况下的应急照明、外部照明、车载安全设备、广播、通信、应急通风等系统的电源,其工作时间应满足《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有关规定
半定量评价方法
由美国安全专家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
因素指标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
危险等级:D=L×E×C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值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极不可能
即单位时间系统可能承受损失的大小
由两个参数决定
事故发生概率(P)
损失严重度(S)
P很小,S大,风险不会很大
P很大,S小,风险也不会很大
事故发生概率
单位时间内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计算相当困难,用事故发生频率来近似概率
事故次数/单位时间
O.1次/单位时间
O.01次/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
系统的运行周期
半年或一年
损失严重度
美国人口为两亿,每人风险为
5×104/2×108=2.5×10-4死亡/人•年
数年统计的结果
美国人为了享受汽车的利益,甘心忍受这样的风险
降低这个数值
改善交通设施和汽车性能
放弃使用汽车
安全指标
这个风险便作为使用汽车的一个社会认可的指标
【例5-5】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从2000年至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员工负伤事故156件,其中每78件造成1人死亡,该公司共有员工58200人。计算平均每年死亡人数和每人风险。
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部分行业开始应用简单的安全分析、评价方法
机械
冶金
化工
航空航天
解决的问题基本是局部安全问题
21世纪以来,全面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对安全系统工程的认识逐步提高
人们意识到
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状况
客观、科学地衡量事故风险大小
才能分清轻重缓急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
真正落实安全管理的方针
7严重,躯干致残
6重大,手足伤残
3较大,受伤较重
1较小,轻伤
危险等级划分(D)
D值危险程度
>320极其危险,停产整改
160~320高度危险,立即整改
70~160显著危险,及时整改
20~70一般危险,需要观察
<20稍有危险,注意防止
优点
简便
可操作性强
有利于掌握企业内部危险点的危险情况
有利于促进整改措施的实施
按评价表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
对车辆系统的要求
车辆体系评价分项
车辆安全性能与安全防护设施
车辆防火性能
车辆安全性能与安全防护设施的评价标准
车辆应在使用年限内
车辆防止脱轨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倾覆系数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有关规定
列车两端的车辆可设置防意外冲撞的撞击能量吸收区
地面或高架运行的列车两端可装设防爬装置
单项定性加权记分法
把所有检查评价项目视为同等重要
给以定性评价
“优”、“可靠”
“良”、“基本可靠”
“可”、“基本不可靠”
“差”、“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