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与信息化应对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481-22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与信息化应对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涉及质量、成本、进度、采购、风险、人力资源、沟通、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安全管理又包括工作流程安全,资源信息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等多个方面内容,结合研究现状与施工中安全问题的突出点,本文主要讨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安全工作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是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等一系列工作的基本保障。
建筑业属于事故多发行业之一,我国每年建筑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产行业,建筑施工造成的伤亡事故却一直居高不下,建筑施工安全极为严峻,故对待施工安全不可掉以轻心。
施工安全问题已经引起重视,但未能有很好的解决措施,目前的安全管理浮于表面,治标不治本,本文结合现状及应对分析,讨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1.1 安全管理现状简述目前,大多数建筑业企业的项目安全管理是通过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来实施的,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属不同的岗位,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被认为的隔断开来,施工进度安排、工序穿插、人员调配、物(设备)的状态管理等与安全由直接关系的要素,因为安全与施工管理岗位的不同而人为的割裂,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安全指标、安全职责挂钩较少,甚至不挂钩。
安全管理人员由于管理职位与其它人员的等同或较低,造成了安全管理指令不畅通,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及时。
安全管理资源严重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如项目总工、专业工程师或施工员、设备管理员等,他们都具有安全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都具有安全管理的职责和义务,但在目前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下,这些安全管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因此,目前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还需要提高与完善。
1.2 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根据安全系统论的观点,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点:1.2.1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事故人的不安全整个劳动过程是依靠人的骨骼肌肉的运动和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意识,最后表现为人的外在行为过程。
由于存在着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等缺陷,可能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有资料表明,约90%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所以在安全管理中,一定要把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关键因素来抓,在采取对策措施时,必须针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1.2.2 物的不安全状态与安全事故物的不安全包括设备装置的缺陷、作业场所的缺陷,物质和环境的危险源等。
人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能适应物质、环境条件,或物质、环境条件不能满足劳动者生理、心理需要时,就可能导致安全伤害事故;1.2.3 不科学的管理手段此外,不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但不能够减小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因为安全管理本身的漏洞,成为事故发生的触发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因素,因此管理对人、物和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既然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人和物的安全状态,所以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通过安全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来达到目的。
1.3 常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
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
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
是管理范围内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常规方法与手段,重点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
1.3.1 实施安全责任管理施工项目需承担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
包括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签定安全协议。
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偿。
以及坚持施工项目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等。
1.3.2 安全教育与训练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安全教育、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
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3.3 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
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1.3.4 作业标准化在操作者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中,由于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的快些而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例很大。
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1.3.5 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生产技术工作是通过完善生产工艺过程、完备生产设备、规范工艺操作,发挥技术的作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
包含了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全部职能和作用。
两者的实施目标虽各有侧重,但工作目的完全统一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的基点上。
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统一,体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落实"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
1.3.6 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
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工程项目安全存在问题2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较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
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施工工伤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建筑施工的安全势态仍然非常严峻。
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的成效甚微,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可细分为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两个方面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1 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够深刻建筑施工企业未能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为抓安全是质安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情,把安全检查当例行公事,安全意识淡薄。
国家有关建筑的安全法规未能贯彻落实到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
2.1.2 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因此安全工作无从展开。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管理层,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层层负责的制度,未能明确责任划分,将每个岗位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形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没有实施目标管理,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检查,总结和评比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没有把治理安全隐患,监控危险源,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作为考核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的主要内容。
2.1.3 施工现场人员普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施工现场蛮干、乱干现象严重,从项目经理到班组长以及工人都漠视安全生产规程,很多不懂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施工机械设备等。
有些作业人员甚至不服从管理,违规冒险作业。
这种现场源于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做好对人的管理关,关键是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素质。
安全素质的提高是一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等得以顺利贯彻的前提。
目前,施工班组的建筑工人绝大多数是来自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民工,这些民工未受过专业培训,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较差,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工地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安全常识及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这无疑给工地的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
为此,项目部在配合企业做好工人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其次,要让他们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中的危险识别和防护;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1.4 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本应设置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
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多数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2.2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2.2.1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问题a) 不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工作。
施工作业人员操作前,专职安全员要以书面形式和清楚简洁的方法对施工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应分不同工种,不同施工对象,或是分阶段和分部分项、分工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中的特殊问题和危险部分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交底若不及时准确详尽,细致切合现场实际,就容易照成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
b)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与安全教育较为简单,且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千篇一律,与现场实际不符,方案未认真如实的审核,审批手续不符合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或安全检查方案凭经验的多,按规范的少。
c) 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没有专项搭设措施,架体与建筑物拉接点设置不规范、不牢固,脚手架板铺设不满、不牢固,有的不设防护栏杆、踢脚板,有的不设上下爬梯。
d) 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危险部位如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阳台口、电梯井口、桥梁口、基础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应根据危险部位的性质不同,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
e) 临时用电不规范。
未完全落实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箱”;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位置不当,线路架设和电缆埋地敷设安装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