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目标
质量和服务是医院护理管理的两大主题,质量是医护工作的根本,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撬动整个护理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力量,通过质量管理让护理服务保持良好的水平并持续改进,让患者受益,是护理服务工作的真正价值体现。
制定护理部管理目标:
一、护理管理目标
1、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90%(合格标准85分)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85分)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物品齐全,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每月检查记录)
4、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6、用药医嘱正确执行核对程序100%
7、严格执行特殊药品(毒、麻、精、放射性)使用管理制度(专人、专柜管理、专用处方、专用账册、钥匙随身携带),高危药品存放有明显标识。
8、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达标率100%
9、护理人员考试考核参考率≥95%
10、护理操作合格率100%(合格分85分),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分75分以上)
11、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合格标准85分)
12、年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0”
13、院内非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为“0”
14、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90%
15、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90%
16、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合格率100%。
17、各科患者健康宣教覆盖面100%。
18、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合格率100%
19、各科应急预案每季组织培训演练,护士知晓率100%
20、根据科室人力资源,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并进行工作量化考核,严格依法执业。
21、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登记和报告制度。
22、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序号或房间号。
23、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抢救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与监控措施。
24、全科护士熟练掌握专科技能,掌握各种仪器、设备性能与保养方法。
25、顾全大局,服从护理部统一安排、调配,积极参与院内外的各类大型活动及指令性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院部交给的各项临时任务。
二、护理管理目标实施措施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护理部严格控制,检查进展情况,给予指导、协助。
1、护理部目标管理明确:护理部根据医院的整体发展,制定护理工作总目标,目标制定后,采用自我管理方法,按照目标要求,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确保目标的实现,做好目标管理的指导、协助、监督工作,共同促进全院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5、
6、查,总结、反馈。
强化护士长夜查房护理质量情况。
7、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警示教育,把安全护理做为每月护士长例会常规的主题之一,把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隐患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意见及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事故为实例讨论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不良事件原因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其从中吸取教训,安全警钟常鸣,并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8、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工作指标落实到位,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监督。
9、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完成如病人交接、压疮预防、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10、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及节假日听班制,合理搭配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11、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交接班要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讨论的重点,对病人存在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12、按时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
重视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规范护理文书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
13、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外渗、突发停电,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14、责任护士真诚接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并根据临床护理的基本要求做好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及用药知识、康复知识的健康教育。
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
15、每月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进行满意度调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6、责任护士与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病人的病情转归、心理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及时的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护患之间的沟通不仅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也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17、科室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收集病人对医院、大夫、护理、后勤等的意见及建议,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