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超星尔雅文明史答案(含所有练习题)课程简介1《国史大纲》的作者是(C)。
A、姚中秋B、陈寅恪C、钱穆D、王国维2学习中国文明历史的主要目的是(D)。
A、发思古之幽情B、熟悉历史C、了解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代D、认识自我3要想深入了解中国文明,必须对中国文明怀有温情与敬意。
(√)中国的位置1中国最重要的位置标志是(B)。
A、太平洋以西B、欧亚大陆东端C、热带丛林地带以北D、寒地草原以南2下列关于中国文明特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地理空间自成体系B、文明发展相对独立C、久远而连续D、具有文化多样性3地理环境的恶劣性决定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气质。
(√)前中国的满天星斗1延续至今的中国文明的起点是(C)。
A、100万年以前B、1万年以前C、尧舜D、周朝2苏秉琦先生从考古学上把早期中国文化划分为六个区域,其中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玉龙雕塑属于(D)。
A、黄河中游文化区域B、西南文化区域C、长江中下游文化区域D、北方文化区域3中国文明早期分布的格局称得上是满天星斗。
√4良渚文化在4200年前达到了最发达的程度,最引人注目的是玉器。
(×)大洪水1满天星斗的中国文明由于(C)结束了。
A、人口迁移B、上帝的惩罚C、自然灾害D、战争侵略2(D)最早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A、《周易》B、《诗经》C、《春秋》D、《尚书》3中国文明在产生之初就与基督教有显著不同,依靠自己战胜自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
(√)4人类文明在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倒退,但今后的文明只会越来越发达。
(×)聚合1洪水之后,中国文明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中原地区的原因不包括(B)。
A、高原地貌有利于避水B、中原地区文明比其它地区发达C、土质疏松适合耕作D、地面广阔2下面不属于中原地区范围的是(D)。
A、山西南部B、河南西部C、黄河南北岸D、山东3舜、禹、汤都是从东边到中原来,说明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文明在经历从分散到聚合。
(√)陶寺遗址1尧舜时代确定的中国人最重要的信仰是(C)。
A、敬人B、敬地C、敬天D、礼乐2下面考古发现能够证明陶寺遗址是当时的尧都的是(ABCD)。
A、观象台遗址B、乐器C、北方文化的因素D、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320世纪的考古学证明了尧舜是虚拟的人物。
(×)禹与夏1考古发现(D)就是当时的禹都。
A、良渚遗址B、龙山遗址C、陶寺遗址D、二里头遗址2与西方考古学相比,中国考古学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优势是(A)。
A、有流传至今的典籍进行比照B、是一门独立的学科C、与历史紧密相关D、信古思潮盛行3中国在诞生之初,其中心就经历了从南到北的转移。
(×)超大规模1中国文明诞生之初具备的特点不包括(C)。
A、超大规模B、多样聚合C、大统一D、成长机制2古希腊文明以城邦为单位,其特点是(D)。
A、规模较大B、地理范围比较大C、分布集中D、从来没有构成一个统一稳定的政治共同体3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一体而多元的共同体,并有一种内生的力量。
√4中国是世界的内部化,指的是中国在诞生之初就统一了全世界。
(×)帝尧:德行1(D)搭建了中国政治最基本的骨架。
A、孔子B、禹C、舜D、尧2根据《尧典》与《论语·为政》的开篇记载,可以看出中国政治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追求(D)。
A、制度B、礼乐C、德行D、敬天3(C)是一切德行之本。
A、允恭B、文思C、敬D、明4中国的统治者往往不够重视制度法律的建设。
(×)5政治的主体是人,我们思考政治问题必须以人为中心。
(√)协和的技艺1《尧典》记载的人类联合的三个基本原则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是(B)。
A、亲B、协和C、辨别D、平章2“宗族”概念的产生体现了人类联合的哪个基本原则?AA、亲B、辨别C、平章D、协和3人类文明中所能构建的最高的团体就是国家。
(√)天道的信仰1下面哪句话确立了中国人的最高信仰?(D)A、平章百姓B、协和万邦C、乃命羲和D、钦若昊天2(A)是中国最隆重最崇高的祭祀活动。
A、祭天B、祭地C、祭祖D、祭君师3尧之前的很多族群都信奉神灵,与尧确立的敬天是一致的。
(×)人文1其它文明信仰的上帝与中国文明信仰的天最大的不同是(C)。
A、上帝不是普遍的,天是普遍的B、上帝不是最高的,天是最高的C、上帝能言,天不言D、上帝颁布律法,天不颁布律法2中国依靠(B)来维护社会良好的秩序。
A、天文B、人文C、律法D、礼乐3西方是法治社会,最根本的法是(D)颁布的法律。
A、立法机关B、先知C、公民D、上帝4中国圣人主要依靠听取天文来制作人文。
×5“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说明天就是生生不已的万物之大全。
√天下1天的根本品性是(C)。
A、敬授民时B、日月星辰分布C、无所不包D、有东西南北四端2中国在形成之初,其地理范围依靠(B)来确定。
A、天子B、天文官C、尧D、山川湖泊3天下是普遍的天下,处在这个共同体下的文化也是同质的。
(×)禅让1禅让制度体现出的政治原则是(C)。
A、治国先治家B、人人平等C、天下为公D、敬天2禅让制度中,领导者对下一任领导者具有(A)。
A、否决权B、提名权C、遴选权D、统治权3四岳推荐了(D)作为尧的继任者。
A、朱B、共工C、四岳D、舜4禅让就是前一位领导者自己选择并把权力移交给下一任领导者。
(×)5良好的家庭秩序是建立良好的国家秩序的基础。
(√)共治传统之确立1(B)确立了君子共治的政治传统。
A、尧B、舜C、禹D、皋陶2下面哪个职位是负责教化之事的?(D)A、士B、后稷C、司空D、司徒3下面最适合超大规模政治共同体治理模式的是(C)。
A、直接民主B、代议民主C、共和D、君主立宪4共和体制包含了民主制度。
(√)5中国最早的教育是法律的教育。
(×)德位相应说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是(A)。
A、皋陶B、尧C、舜D、禹2德位相应说中,至少具有(C)种德行才能治理诸侯国。
A、四B、五C、六D、七3在德位相应的理念下,有位的人必定有德,有德的人未必有位。
(×)4治理共同体所需要的德指的是品德高尚。
(×)天道与治道1.要保证权力规则不被滥用,需要在立法时排除2.法律排除人的主观意志确保了法律的正当性。
3.天聪明,敬哉有土确定了民为邦本4.礼乐不是圣人制作的,而是他们从天道中发现,提炼出来的。
对1. 5.应乎人而顺乎天错2.中国人通过创新立法实现在文明的迁跃,周边族群3.串国在与周边族群的冲突采取的原则是修文德以来之。
4.中国人与周边族群的第一次战争以胜利告终错5.中国人热爱和平的背后是对文明的追求对6.中国从周就进入了封建制的完备状态。
7.关于封建说法不正确的是与郡县制的社会治理模式相同。
8.中国对封建制的主流认知观点是受西方历史理论的影响对9.封是指划分治理范围10.诸侯国国君被封为公爵的是宋。
11.孟子构建的五等爵制下,天子与公位列错。
12.多中心的世界鸡肉对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包括借助武力来发挥影响。
13.封建制的治理模式可以归纳为多中心治理,天子、诸侯、大夫。
14.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周王不可以随意任免诸侯,对大夫可以错。
15.封建时代的君可以解释为各个组织的领导者。
16.君臣关系通过策免委质。
17.外在封建共同体下的平民有机会成为臣的对18.臣对君最重要的义务是提供人力。
19.建立君臣关系的目的是保护自已。
20.君臣的结合需要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对21.封建社会下君臣关系可以用温情22.封建社会的君臣主要通过朝会协商来处理公共事务。
23.是一相宗法社会,君臣之间的关系类似亲属关系,周王是长辈,诸侯是晚辈。
错。
24.封建君臣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君臣地位是平等的。
25.衡量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是否自由的标准是能否选择退出。
26.如果君对臣损害很大,臣选择报复,这在封建社会是可以接受的错。
27.君使臣以礼的礼是指规则。
28.社会组织中的成员若要各得其所,不能做居下位者多享权利。
29.君使臣以礼是臣事君以忠的前提,对30.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不包括批判封建制度。
31.秦的政治传统是在儒家思想上建立起来的。
32.中国没有奴隶社会,中国人向来都是自由人,这是中国文明高于其它文明的地方。
对。
33.儒家诞生于鼎盛的时代,孔子删述六经,纪录了封建礼乐制度。
错。
34.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内化于心的道德。
35.礼与法律的区别,不正确的是都规范了人的一切行为。
36.我们每个人都受礼的调节的规范,没有任何例外。
对。
37.周易的节卦讨论的主要内容是节制欲望。
38.在儒家看来,人人都守礼,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39.下面对礼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与现在的法律伦理作用不同。
40.人对外在的物存在欲望,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错。
41.礼乐能约束人的欲望,却不能约束情感。
错。
42.礼的规则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经礼,经礼主要用来规范君臣关系。
43.经礼主要是在策命书中形成的。
44.礼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习惯法的思维方式,就是系统的法典公布构成法律错。
45.礼在早期主要的执行方式是自我执行。
46.国家的诞生伴随着公共权威的形成,国家采用的公共强制执行机制就是刑。
47.我国经典文献中较小提到法律而多提到刑,说明我国古代对礼的执行力度较低。
错48.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这里的动是指互动。
49.中国三代的礼治与英格兰普通法都是习惯法。
50.刑不上大夫是不按照惩罚平民的方式来惩罚违礼的大夫。
51.中国三代中礼是社会关系塑造的主要机制,礼制社会下人人平等。
对52.中国三代中礼治塑造的社会秩序就是宪政的社会秩序。
对53.仪礼是规范公私生活仪节的规则,下面表达仪礼的方式不一样的是臣用尊敬的眼神面对君。
54.下面关于三代的礼仪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比较说法错误的是现代文明要通过具体的仪节表示权利义务。
55.现代社会是一个无礼的社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够和谐。
对。
56.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形态是乐教。
57.古代社会乐发挥的功能不包括体现人人有别。
58.乐在诞生之初就只有雅乐,用心陶冶人的性情,俗乐是后来逐渐产生的。
错。
59.君子最初的含义是指社会领导者。
60.社会形成的关键是君子。
61.中国早期的礼乐文明塑造了君子,君子也推动文明达到比较完美的状态。
对62.君子靠卓越的品质来发挥领导作用。
63.要成为一个别人尊敬的社会领导者,君子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不包括对资源的控制。
64.现代社会中要成为一个君子,首先需要管好自已的仪表。
对65.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君子匮乏。
66.君子的内在品质表机在道德的自觉程度高、能够自我约束自已、能够不断提升自已。
67.要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需要引入经典教育,让每个人都成为君子。
错68.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时代,礼乐崩坏的具体表现不包括周平王东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