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工系教学设计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时: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学期:教材名称:建筑材料理论+实践课建筑材料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绪论(1)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2)理解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预算的影响建筑材料工程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定义教学过程授课顺序12模块课前准备复习授课内容教学组织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需要时间(min)23引入世界著名的建筑建筑材料的定义201、建筑材料的概世界著名的建筑引入建筑材料的10念及分类2、建筑材料对建定义及分类分别从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造价及资源消耗分20讲授内容设工程的影响析其对工程的影响3、建筑材料的发对建筑材料的历史回顾,展望建48展筑材料的发展前景4、建筑材料与建联系实际分析新型建筑材料的实10筑技术的关系5、课程学习的目用对施工技术的影响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意义10的讨论答疑提问:新型建筑学生回答;55小结以世界著名的建筑引入课程的内容,对建筑材料进行基本的了解。

56 7作业教学反思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在多媒体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1、理解材料的有关热工性质2、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含义、影响因素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教学过程授课顺序模块授课内容教学组织需要时间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1课前准备22、清检学生人数。

2 3复习引入高中物理密度密度的概念密度相关数据的测量35(一)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况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m/v)1、基本物理性质4讲授内容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况下单位25体积的质量(ρ0=m/v)3、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mV')(二)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1、孔隙率:P=V-V0V⨯100%2、空隙率:(一)亲水性与憎水性1、定义2、反映意义(二)耐水性1、定义:材料在饱和水作用下,强度没有明显降低的性质2、表示方法:软化系数Kf3、影响因素2、材料与水有关(三)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35的物理性质1、吸水性(Wm):定义、表示方法、影响因素等2、吸湿性(Wh):(四)材料的抗冻性1、定义:材料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没有明显降低、质量没有明显损失的性质2、表示方法Dn3、影响因素(孔隙率及特征)(五)材料的抗渗性1、定义:材料能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2、表示方法W n3、影响因素(孔隙率及特征)3、材料的热工性1、导热性10质2、热容量耐燃性和耐火性学生回答;讨论答疑5的区别老师补充、答疑1、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5 5小结2、材料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6作业P281、2、4、7教学反思抽象的概念应该反复讲解,多举实例。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材料的孔隙教学内容材料的力学性质及耐久性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理解材料有关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形式2、掌握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提高耐久性的措施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及方法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过程授课顺序模块 授课内容 教学组织需要时间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 1课前准备 22、清检学生人数。

2复习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材料的孔隙 33引入 材料空隙对材料基本性质的影响1、定义及表示方法1)定义:外力的作用下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2)表示方法:抗拉~、抗压~、抗折~等1、材料的强度54讲授内容2、影响因素: 10及强度等级1) 孔隙特征2)含水情况3)环境温度4)测试条件3、强度等级:生产者和使用者有据可依4、比强度:单位体积重量计算的材料强度——轻质、高强材料1、弹性变形:材料在外荷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外力撤除之后变形能恢复2、材料的弹性2、塑性变形:材料在外荷作用产生一定变形、塑性变形和徐变的变形,当外力撤除后,有部分变形不能恢复303、徐变: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增加的变形1、脆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值时,会发生突然的破坏但没3、材料的脆性有明显的塑性变形10与韧性2、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荡荷载的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4、材料的硬度1、硬度5与耐磨性2、耐磨性1、定义:材料能长久地保持其工作性能2、经受的环境作用1)物理作用5、材料的耐久2)化学作用15性3)生物作用4)机械作用3、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1)节约建材2)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4、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措施1)设法减轻大气或周围介质对材料的破坏作用2)提高材料的密实度3)增设保护层来保护主体材料免受侵蚀学生回答;讨论答疑材料的装饰性5老师补充、答疑1、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5小结56 7作业教学反思意义P288、9、13抽象的概念应该反复讲解,多举实例。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石灰、石膏1、理解石灰的原料、生产、水化和硬化过程教学目的2、掌握石灰的特性和应用教学重点石灰的特性和应用;石膏的硬化特点及应用教学难点石灰的特性和应用;石膏的硬化特点及应用教学过程授课顺序模块授课内容教学组织需要时间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1课前准备22、清检学生人数。

2 3复习引入CaOCaOCaO的性质和特性CaO的生产反应方程式351、胶凝材料的定义2、胶凝材料的分类1、概述54讲授内容2、石灰的原理1)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1、原料:以CaCO3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白垩等2、生产:CaCO3——CaO+CO21)钙质石灰、镁质石灰2)过火石灰、欠火石灰10和生产3、石灰的水化①欠火石灰: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②过火石灰:熟化速度极慢,抹灰后容易造成墙面产生起包、开裂、隆起现象处理方法:让含有过火石灰的石灰在石灰窖中“陈伏”一段时间,让其充分熟化1、水化:CaO+H2O——Ca(OH)2+Q特点:1)放热2)伴有体积膨胀10和硬化方法:淋灰2、硬化:干燥硬化和碳化硬化1)干燥硬化:自由水蒸发Ca(OH)2晶体析出2)碳化硬化:Ca(OH)2+CO2——CaCO3+H2O随着干燥硬化和碳化硬化的不断进行,Ca(OH)2晶体和CaCO3固体逐渐增加,阻止了水分的蒸发和CO2的进入,从而速度是逐渐减慢的1、保水性好2、硬化速度缓慢,强度低4、石灰的特点53、硬化时体积收缩大4、耐水性差1、制作石灰乳涂料和砂浆2、制作灰土和三合土5、石灰的应用53、制作硅酸盐制品(蒸压灰砂砖)4、加固含水的软土地基6、石灰的保存要做到防潮、防水5和运输1、原料:天然二水石膏、化工石膏等7、石膏的原料2、生产(基于外部条件之差异,相应的5与生产品种也有差别)1、水化:CaSO4·1/2H2O+1.5H2O——CaSO4·2H2O8、石膏的水化2、硬化:随着水化的进行,浆体逐渐失10与硬化去可塑性,颗粒间的凝聚力和摩擦力加大,并开始产生结构强度,直至水分完全失去,强度才停止发展上联:白快膨孔吸热易溶脱9、石膏的特性5下联:装水模隔防火避潮热1、作民用建筑的各种内墙隔板、吊顶板等10、建筑石膏的2、室内装饰5应用3、制作建筑雕塑4、生产水泥、硅酸盐建筑制品过火石灰的弊学生回答;讨论答疑10端及处理方法老师补充、答疑5小结6作业1、石灰、石膏的水化和硬化过程2、石灰、石膏的特性和应用57教学反思动画演示材料的应用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水玻璃、菱苦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理解菱苦土、水玻璃的原料和生产2、掌握菱苦土、水玻璃的硬化特点及应用菱苦土、水玻璃的硬化特点及应用菱苦土、水玻璃的硬化特点及应用教学过程授课顺序1模块课前准备授课内容教学组织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需要时22、清检学生人数。

2 3复习引入石灰、石膏石灰的生产石灰、石膏的特性及生产石灰石生产石灰时的MgO351、菱镁矿煅烧后磨细:CaCO3——1、菱苦土的生产CaO+CO2“生烧”“过烧”菱苦土用水拌合时生成结构疏松、胶凝2、菱苦土的硬化性较差的Mg(OH)2(可加入MgCl2等拌合调节)3、菱苦土的应用菱苦土地板4讲授内容1、湿法:nSiO2+2NaOH—Na2O·nSiO2+H2O4、水玻璃的生产2、干法:Na2CO3+nSiO2—Na2O·nSiO2+CO2水玻璃在空气中吸收CO2形成无定性硅胶,硅胶脱水为空间网状结构SiO2晶5、水玻璃的硬化体,并逐渐干燥而硬化(另外:由于空气中的CO2含量有限,可加入一定量的151051510氟硅酸钠进行调节,促使硅酸凝胶加速析出1、作为灌浆材料,加固地基2、作为涂料,可提高密实性和抗风化的能力3、可作为耐酸材料(拌制耐酸砂浆、6、水玻璃的应用耐酸混凝土,用于防腐工程)104、可作为耐热材料(拌制耐热砂浆、耐热混凝土,用于高温工程)5、用于堵漏抢险工程(水玻璃溶于混凝土或砂浆中,可使他们急速硬化)菱苦土和水玻璃学生回答;讨论答疑5的存放老师补充、答疑5 6 7小结作业教学反思1、石膏、水玻璃的原料和生产2、石膏、水玻璃的硬化特点及应用P402、5、7做实验演示,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10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硅酸盐水泥(一)1、理解水泥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水化和硬化的过程2、掌握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及主要技术性质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及主要技术性质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及主要技术性质教学过程授课顺序模块授课内容教学组织需要时间1 2 3课前准备复习引入石灰石灰和粘土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石灰和粘土的化合物反应后的产物的特235性1、水泥的特性及应用1、概述2、分类:五大水泥、特性水泥、专用水泥1、原料: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2、“两磨一烧”:制备生料、煅烧熟料、粉磨水泥2、硅酸盐水泥3、矿物组成:硅酸二钙(2CaO·SiO2)、1015的原料与生产硅酸三钙(3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铁铝酸三钙(4CaO·Al2O3·Fe2O3)4、硅酸盐水泥定义4讲授内容1、水化(是硬化的前提)1)产物: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水化铁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氢氧化钙3、硅酸盐水泥2)硬化(水化的结果)——水泥强度增的水化与硬化长的过程硬化后的水泥石结构: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凝胶体、毛细孔隙网4、影响硅酸盐1、细度的影响15水泥的水化、2、矿物组成的影响10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3、养护龄期的影响4、养护温湿度的影响1、细度(筛分法、比表面积法)2、凝结时间1)初凝时间:规定不得早于45min,以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搅拌、运输、浇筑、振捣、成型等施工作业2)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以便于尽快的进入到下一个施工工序3、体积安定性1)定义: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5、硅酸盐水泥2)造成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的主要技术性质①CaO、MgO含量过高(规定不得超过5%)②石膏掺量过高(规定不得超过3.5%)3)检验方法:雷氏夹法、试饼法4、标准稠度需水量(P)1)定义:将水泥拌制到特定的塑性状态所需的拌和水量2)测定方法:固定水量法、调整水量法5、强度及其等级(ISO胶砂强度测定法)分别测定3d或28d的抗折、抗压强度值的大小进行划分256、水化热: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水化热过大,在冬季施工对大体积工程是不利的)学生回答;讨论答疑水泥石的结构5老师补充、答疑1、水泥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水化和硬化5小结56 7作业教学反思的过程P652去实训室观看水泥的生产过程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硅酸盐水泥(二)1、理解水泥的腐蚀内因、形式2、掌握水泥的防腐蚀措施;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及应用水泥的防腐蚀措施;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及应用水泥的防腐蚀措施;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及应用教学过程授课顺序模块授课内容教学组织需要时间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1课前准备22、清检学生人数。

相关主题